20 年的华子和 25 年的华子早不是一个样了。首先是造车业务:又想做博世成新能源的高标准供应商,又舍不得 to c 业务的利润,天天喊着不造车,结果转头搞个智选让 ceo 去天天打擦边球,车往授权店里一放,销售也不主动提,不明所以的谁不当你 x 界是华为的?结果几次敏感事件的回应,反而自己坐实了“卖车 x 为,出事儿 x 界”开个发布会也是口无遮拦,转头想做抖音又拉不下架子,做的视频出来看着跟“忏悔录”一个样了;
其次是手机和 3c 业务,那更是一团乱麻。除了天天逛贴吧微博的知道处理器有差别,一般消费者恐怕没有几个知道 m70 还在用上一代处理器,更没几个知道新出的“优享版”用的降频处理器。手机里面连个处理器型号都不标,消费者不用管你芯片是谁代工的,总得知道买的新品和上一代有没有差别吧,我不信用 hw info 就能查出来的芯片名称,手机里面不标出开能起到什么保密、保护代工厂的作用。后面两代 新品的销售,那更是搞了个大的, m60 搞个先锋预售口碑拉满,结果 p70 和 m70 还在搞这些套路,加上公司内部斗争让“先保经销商”成为既定策略,线上抢不到,线下没货,结果一问能不能搭售耳机、care 就能调货了,学奢侈品搞配货吗?
最后,也是宣传引起反噬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把华为整个集团和下属各个不同 bg 混为一谈,通信业务、消费者业务、造车业务、光伏业务等等在宣传中没有什么区分,放任自媒体动不动就拿着整个集团的研发投入去和其他基本以手机业务为主体与核心的公司对比,搞得旁人以为华为一年几千亿就整了个 p 和 m 出来。华为明明更多的是因为通讯基站和相关的业务遭受不公平制裁,但是默默做事儿悄无声息,倒是消费者业务这边因为和一般消费者更贴近,承担了更大的舆论压力,结果好不容易几年熬出头了,又因为消费者业务这边的问题导致整个集团舆论受损。
反正华子现在挺拧巴的,一个私企因为站在抵抗制裁前线的主动或者被动地站上了道德的高地;又因为私企要追逐利润的本质让其时常遭受攻击,加上内部不同派系明里暗里的斗争,外界看来就是现在这种混乱的样子咯。
(最后提一嘴,啥时候把运动健康 app 里的广告删一删啊,实在太多影响使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