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吧 关注:14,609贴子:323,576

郑国才是郑州的文化母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25-02-28 13:59回复
    长期以来,郑州文旅喜欢宣传”商都“,但这么多年来,其效果与预期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一个是缺乏名著背书,一个是与如今的郑州过于断裂,实在应该转变思路了。


    IP属地:河南2楼2025-02-28 14:00
    回复
      所以我建议,效仿”南阳四圣“的成功经验,郑州应该推出”郑国五杰“品牌,并以此为基础,复兴郑国文化,让郑州找到自己的根。


      IP属地:河南3楼2025-02-28 14:00
      回复
        而”郑国五杰“,便是郑庄公、子产、列子、弦高和烛之武。


        IP属地:河南4楼2025-02-28 14:00
        回复
          春秋首霸——郑庄公
          翻开《左传》,第一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其讲述了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争夺郑国而进行的一场尔虞我诈的斗争,左丘明以其作为春秋礼崩乐坏的标志,实际上也是郑庄公称霸的开始和郑国崛起的序幕,衍生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掘地见母”等典故,曾是我国早期的一篇课文,明朝归有光在《世宗实录》里称其为“此左氏笔力之最高者。”清朝余诚在《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一引吴荪右语:“文章之祖。”


          IP属地:河南5楼2025-02-28 14:01
          回复
            而郑庄公之所以能称之为“春秋首霸”,从这篇文章里也可见端倪。
            南宋吕祖谦在《东莱博议》中讲“导之以逆,而反诛逆;教之以叛,而反讨其叛!庄公之用心亦险矣!”,这个评价无论褒贬,都证明了郑庄公确实有作为一代霸主的才能,于是才有了后来“繻葛之战”大败周天子联军,甚至射王中肩,让周朝彻底威严扫地的壮举。
            教员评价道“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而我认为,郑庄公亏就亏在生的太早,且生在了强国环绕的郑国,否则齐桓、晋文、楚庄甚至秦始皇的成就,都要在其之下。


            IP属地:河南6楼2025-02-28 14:01
            回复
              古之遗爱——子产
              前522年,子产病重,以水火为喻,告诫继任者子太叔为政要宽猛相济,数月后子产去世。郑国的青壮年痛哭失声,老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老百姓将来依靠谁!” 另有记载说,子产死后,郑国的男子舍弃玉佩,妇女舍弃缀珠的耳饰,在民巷中聚哭了三个月,娱乐的乐器都停了下来。 孔子闻讯而泣,评价子产道:“古之遗爱也。”


              IP属地:河南7楼2025-02-28 14:01
              回复
                子产主持郑国期间,为田洫,作丘赋,铸刑书,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使郑国呈现出了中兴之势,一时间成为了各国学者的偶像,孔子便是其一。
                孔子评价道“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惠人也。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古之遗爱也。“
                如今的郑州金水河之所以叫做“金水河”,其实便是因为子产,由于一生清廉,其死后儿子只能简办葬礼,郑国百姓闻后纷纷捐助财物,但儿子拒不接受,于是只能抛入子产封邑的河中以纪念,抛的多了,河水都泛起了金光,故而有了“金水”之名。


                IP属地:河南8楼2025-02-28 14:01
                回复
                  御风而行——列子
                  列御寇,生于郑国,是道家承上启下的人物,道教将其尊为“冲虚真人”,《吕氏春秋》则将其列为“天下十豪”之一,著有《列子》八卷,他虽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隐居郑地40年,但却能闻名于天下,深刻影响了道家的发展,甚至成为了一个传说,《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IP属地:河南9楼2025-02-28 14:01
                  回复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的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
                    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IP属地:河南10楼2025-02-28 14:02
                    回复
                      位卑未敢忘忧国——烛之武、弦高
                      秦穆公一心想要染指中原,公元前630年,大军压境,郑国国君慌了神,有人推荐了年迈的养马官烛之武,烛之武虽一生怀才不遇,心有愤怨,但在国家危难之时,还是选择只身前往秦军军营,烛之武对秦穆公陈述了郑亡之后,由于秦国相距遥远,郑地必被其他诸侯占据,做大之后,秦国也将危险的利害关系,成功与秦国讲和,秦穆公便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领兵回国了。
                      第2年2月,秦军卷土重来,进入滑国地界时,被本要去洛邑做生意的贩牛商弦高拦住了去路,弦高谎称自己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并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以犒秦师,实则已经派人回郑国报信,秦国主将孟明视大吃一惊,以为郑国早有防备,于是只能悻悻而归,顺便灭掉了滑国,当郑国国君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IP属地:河南11楼2025-02-28 14:02
                      回复
                        烛之武和弦高,一个养马官,一个贩牛商,是郑国相对底层的人物,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却能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阻挡了强大的秦军,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现代尤其显得弥足珍贵,是非常值得宣扬的。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2-28 14:02
                        回复
                          郑国的国力虽然不如五霸七雄,但人才济济,名士众多,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诗乐文化闻名于世,国祚长达500年,垫定了郑州的文化基础。
                          而”郑国五杰“,就是郑国的文化代表,他们或为一代雄主,或恩泽百姓,或超凡脱俗,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作为郑州人,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更应当让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象征。


                          IP属地:河南13楼2025-02-28 14:03
                          回复


                            IP属地:河南14楼2025-02-28 14: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15楼2025-02-28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