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准格尔后,乾隆就下诏对准格尔人进行招抚,特别是曾经的准格尔军人,乾隆以重金收编,将其改编为清军战斗序列。在平定大小和卓的战争中,准格尔降军就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天山南北既平,乾隆开始大力推广这个政策。
乾隆为这支新收编的部队命名为厄鲁特营。1767年7月,乾隆下诏将厄鲁特营按八旗编制重新整编,并授予番号称厄鲁特左翼,下辖厄鲁特镶黄、正黄、正蓝三旗,俗称“上三旗”。后来随着兵源的扩充,乾隆又增设厄鲁特右翼,下辖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五旗,俗称“下五旗”。他们与清军将士一起戍着广袤而肥美的新疆。“东北则有察哈尔,西北则有索伦,西南则有锡伯,自西南至东南则有额鲁特(厄鲁特),四营环处,各有分地”。
厄鲁特营的将士在之后捍卫辛疆的历次战役中也是浴血奋战,为华夏的领土完整付出了自己的鲜血。特别是在平定张格尔之乱(1820-1827年)中,因为清军正规军在辛疆的军备废弛,内地援军又迟迟不到,厄鲁特营的将士最前增援南疆,遏制了张格尔试图越过天山袭扰北疆的战略企图,并坚持到了清军主力到达,为彻底平定张格尔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诚可敬哉!
乾隆为这支新收编的部队命名为厄鲁特营。1767年7月,乾隆下诏将厄鲁特营按八旗编制重新整编,并授予番号称厄鲁特左翼,下辖厄鲁特镶黄、正黄、正蓝三旗,俗称“上三旗”。后来随着兵源的扩充,乾隆又增设厄鲁特右翼,下辖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五旗,俗称“下五旗”。他们与清军将士一起戍着广袤而肥美的新疆。“东北则有察哈尔,西北则有索伦,西南则有锡伯,自西南至东南则有额鲁特(厄鲁特),四营环处,各有分地”。
厄鲁特营的将士在之后捍卫辛疆的历次战役中也是浴血奋战,为华夏的领土完整付出了自己的鲜血。特别是在平定张格尔之乱(1820-1827年)中,因为清军正规军在辛疆的军备废弛,内地援军又迟迟不到,厄鲁特营的将士最前增援南疆,遏制了张格尔试图越过天山袭扰北疆的战略企图,并坚持到了清军主力到达,为彻底平定张格尔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诚可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