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吧 关注:9,773贴子:191,684
  • 3回复贴,共1

慈禧的治国水平真的水吗?晚清真的是腐朽无能才遭受“屈辱”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慈禧政治水平肯定是良好甚至是优秀的,你们觉得慈禧不行是没有站在慈禧或者说满洲的整体角度看问题。

慈禧登上历史舞台始于二次鸦片战争。当时什么状态?近有太平天国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税源告急,远有英法联军近逼北京火烧圆明园。正常情况下这就是亡国的剧本。咸丰直接被吓死了(不是形容词是真的死在了热河)。慈禧派人(这人叫啥名我忘了评论区回复一下)跟英法俄三国谈判签条约稳住英法俄三国(即北京条约),八旗绿营已经指望不上了,火速放权给地方,让地方汉臣自筹粮饷跟英国人洋枪队共同扑灭了太平天国。即教科书上那句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中(满清)外反动势力走向了联合。太平天国期间成长起来汉臣武装有曾国藩的湘军跟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在战后很识时务解散了军队。而李鸿章借鉴西方工业革命成果通过购买、引进自产等方式兴建了一大批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唐山开滦煤矿都是这个期间建起来的。后来这场近代化被我们称为“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被武装起来的不管是淮军、湘军虽然名义上都是清军,但军队实际只效忠于曾、李、左个人,而且这些地方团练成员除了个别满洲人,基本清一色的汉人。这些汉人跟之前满洲权贵一样分享帝国的权力,成为满洲权贵不得不倚重但又十分忌惮的存在,满洲权贵们在借助汉臣镇压了太平天国后时刻不忘当初被迫交出去的权力,日思夜想的都想把这些被迫交出去的权力重新收回来(这群尼堪看着实在是不老实),而且一直想办法,听说朝鲜那边出了点状况日本还介入了,机会这不就来了。不要觉得满清的担忧是多余的,如果不是日本人帮忙解决了北洋军,谁又能保证东南互保、辛亥革命不会在十九世纪末提前发生呢?甲午战争不仅顺利联倭平汉环渤海地区的汉臣武装被暂时逼退还培养了日本这个备用方案以防不测。满清算是被从鬼门关拉回了ICU,当然你想叫削(汉)藩也行。
甲午战争之后,把满清视为中国正统并愿意为其效忠的读书人站了出来,史称“公车上书”,历史上这场变法被称为“戊戌变法”,又因为前后坚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慈禧光绪联合镇压戊戌变法并不像广为宣传那样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权力欲望。慈禧不傻,这里边涉及到保大清还是保中国的二选一。
“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包藏祸心,潜图不轨,前日竟有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幸经察觉,立破奸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朕恭奉慈闱,力崇孝治,此中外臣民之所共知。”
这是梁启超在自己所著《戊戌政变记》一段记录。

站在皇汉立场,如果不是因为一个极端仇华的外夷满清接手的话,谁TM在乎大明亡不亡?

站在满洲人立场,如果清亡了,接手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满洲王朝。想必除了爱新觉罗家,没有几个满洲人会在乎清室的覆灭,但看看当时的形式。满洲人有那个能力在终结了清室然后再建立一个压制汉人的满州王朝吗?如果不能话为什么要保中国呢?所以慈禧作为一个满州王朝的政治人物是合格甚至可以说优秀,你们觉得人家不行是因为没站到满洲整体立场看问题。所以我们过去认为满清近代以来遭受的“屈辱”不是因为满清什么腐朽无能而是因为满清足够利己(坏)。但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清粉们鼓吹的康熙平三藩、乾隆强迫汉军旗出旗、乾隆编写贰臣传、李鸿章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戊戌六君子菜市口单程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的下场及袁世凯的“足疾”其实是一回事。
“因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以明顺逆。今事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若既降复叛之李建泰、金声桓,及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是比于人类矣。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当然了今天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李某肯定不服乾隆的,这不就来了?

李治亭质问乾隆:“这些贰臣们为清朝成功地打天下,乾隆帝不但不感谢,还反咬一口,痛斥他们不忠明,这是什么逻辑?他们投清投错了吗?清朝不值得投吗?乾隆帝连他的祖宗也给否定了!”——————李治亭《清朝"贰臣"辨》
这样一来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中国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宣布满清政府罪状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8 00:44回复
    因为满清皇族的利益和🕰️的利益是冲突的,慈溪必然选择前者。等于是能力用在阻碍社会进步了,所以它能力越强,负面影响反而越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8 09:26
    回复
      民国继承的清朝的法理这个毋庸置疑的,证据1,清帝的退位诏书,颁布的五族共和,明确的表明了,民国继承大清的人口疆域,证据2.波兹坦和开罗会议也明确表示了,民国继承大清的法理与疆域,来傻B皇汉来解释解释


      IP属地:辽宁4楼2025-03-03 16: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