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吧 关注:11,572贴子:364,620

关于白起为什么不去邯郸(史料详细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各种颠倒黑白的搞得受不了了
简而言之就是,因为被背刺的很彻底啊。但凡去了 ,第一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那些对自己都很忠心的手下和亲信,第二秦国本身战略方向与他自己的严重冲突且秦廷战略决策错误,第三是确实身体情况非常糟糕去不了。
天天刻意忽略老白去长平之前特地预警忽略卫先生这些各种一系列事然后颠倒黑白是第一次就想派他去他不去,然后一顿说什么得听领导话的是不是跪久了
一、
去长平之前–白起担心秦王虽然授予官职但是又得不到信任,特地提醒预警,得到口头答复。
也就是长平之战之前就存在微妙的信任问题,而且已经能明显察觉出来。
以防有的人看不懂故意歪曲有的话的意思,翻译一下。
恐授事而不见任–担忧授予职位但不被信任。
授事:授予职位。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韩非子·八说》)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任:信任 “王甚任之”(《屈原列传》)
参考资料:
若仲舒抑于孝武,贾谊失于汉文,盖复是其轻者耳。故白起有云:‘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得贤而不能用,用而不能信,功业岂可得而成哉!《晋书》
牧曰:“武安君谓秦王云:‘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武安君欲为秦王并兼六国,恐授事而不见任,故先陈此言。秦王既许而不能,卒陨将成之业,赐剑杜邮。 《三国志》裴注引会稽典录
两句话一句为华谭所说,一句为钟离牧所说,两个人也互相不认识,引用场景也不一样,且两人活动时间早,所处时代所存资料多,非孤证,且后世文献整理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等也都有收录。
二、
长平决战刚打完–直接迎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背刺,整个中国军事史找不出第二例,大胜之后主帅还在前线领兵,后方害了人派回去的亲信谋士。
臣闻 ‘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愿大王孰察之。 西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活动时间非常非常非常早,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在《史记》成书之前,上书对象梁王就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刘武。而且他给苏秦的定位完全准确,是燕昭王的臣子。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太白食昴八年一次,在长平之战当年确实有发生,根据天文学家推测发生于3月21日,换算为秦国的颛顼历为二月十四日,以古代的思维,天象可以帮助战事,但是又能导致人祸,卫先生之事即是如此。
卫先生是白起的亲信谋士,在九月长平之战决战结束后,十月秦军分兵取太原、武安,白起派卫先生回去求军粮,准备攻下邯郸灭赵。
卫先生的事迹在两汉魏晋不乏资料记载,因此也有南北朝的奏疏或者唐代的诗文、宋初的庙文会有提及,战国策在宋朝失传,经过曾巩重新搜集整理为现在版本,但是卫先生要粮的资料宋代未收集到,幸运的是唐代的综合性文献收录部分,所以保存了一点点资料下来供研究观察。比较巧的是,《长短经》(《反经》)的作者是李白的朋友,李白也有诗文描述长平之战的太白食昴一事。
疑似失传的战国策策文:
(唐《长短经》收录,收录的后半部分与战国策基本一致,本篇前前后后其他段落在《史记》、《战国策》均能看见)
(武安君破赵长平军)进围邯郸,而军粮不属,乃遣卫先生言于秦昭王曰:“赵国右倍常山之险,而左带河漳之阻,有代马车骑之利。民人气勇,好习兵战,常会诸侯而一约为之纵长,明秦不弱则六国必灭。秦所以来得志于天下者,赵为之患也。今赖大王之灵,赵军破于长平,其信臣锐卒莫不毕死。邯郸空虚,百郡震怖,士民咸怨其主。诚以此时遣转输、给足军粮,灭赵必矣!灭赵以威诸侯,天下可定,而王业成矣!”秦王欲许之,应侯妒其功,不欲使成,言于秦王曰:“秦虽破赵军,士卒死伤亦众,百姓疲于远输,国内空虚。楚、魏乘虚为变,将无以自守,宜且罢兵。”王从之。
字数问题楼中楼继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7 16:42回复
    补充:关于卫先生的相关注解
    臣闻 “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愿大王孰察之。 西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集解】:苏林曰:“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乃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於天,故太白为之蚀昴。昴,赵地分野。将有兵,故太白食昴。食,干历之也。”如淳曰:“太白乃天之将军也。”
    【索隐】:服虔云:“卫先生,秦人。白起攻赵军於长平,遣卫先生说昭王请益兵粮,为应侯所害,事不成。精诚感天,故太白食昴。昴,赵分也。”如淳云:“太白主西方,秦在西,败赵之兆也。食谓干历之也。”又王充云:“夫言白虹贯日,太白食昴,实也。言荆轲之谋,卫先生之策,感动皇天而贯日食昴,是虚也。”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原知,【集解】:张晏曰:“尽其计议,原王知之也。”左右不明,【索隐】:言左右之不明,不欲斥王。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原大王孰察之。
    白起派卫先生回去要粮,但是后方却害了人家的亲信谋士,无论用了什么理由,大战大胜之后大将在外,后方谋害别人派回去的亲信,在中国军事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使劲靠一下能找到的只有一个战败派谋士回去报信的。当然不排除鲨卫先生是为了逼白起先回咸阳的可能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7 16:42
    回复
      第三,
      秦王一棵树上吊死三次,第三次被赵国毁约,于是秦廷派一个五大夫去打灭国战,白起想劝现在时机不合适不适合发兵,结果被说不用你管(现在很多人是不是因果颠倒了第一次就没考虑他去,老头在家养病呢,已经准备好了要发兵了老头才知道)
      《战国策》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尅,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餽,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勠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
      “赵未可伐也”得到的回答是,“既以兴师矣”,根据上郡守夌戈、四十八年上郡假守戈,王陵当时是上郡郡守,而且应该不是兼职 ,爵位是五大夫,根据秦纪与爵位,王陵之前没有过独立领兵作战记录,但是本年直接派他去打一国国都,两万亩+而且是双城制,严重反映出秦廷当时对赵国的轻视。且直接派兵经上党走羊肠道攻邯郸,整体战略部署完全不周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7 16:43
      回复
        到底哪里传的第一次就像让白起去啊,明明第一次都准备好了要发兵了白起才知道,是秦廷觉得自己行了膨胀到觉得一个五大夫就能去打灭国战结果翻车了好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27 16:44
        回复
          第四,
          打得不好作战失利,这时候看到白起病稍微好了一点,想着让人去前线当救火大队长,遭到拒绝之后,让之前害白起亲信卫先生的主谋之一跑去白起家里指责白起,在范雎被说得惭而退之后,立flag说不需要白起也能打赢。
          《战国策》
          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
          应侯惭而退,以言于王。王曰:“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复益发军,更使王齕代王陵伐赵。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27 16:44
          回复
            第五,
            前线损失惨重数次失利,大军甚至被李同三千人敢死队逼到后撤三十里,靠在人家家里搞监听偷偷听别人的时事评价,结果破防跑别人家卧室大闹折磨病号。
            围邯郸八、九月,死伤者众,而弗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武安君曰:“不听臣计,今果如何?”
            王闻之怒,因见武安君,强起之,曰:“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武安君顿首曰:“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然惟愿大王贤臣愚计,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此所谓为一臣屈而胜天下也。大王若不察臣愚计,必欲快心于赵,以致臣罪,此亦所谓胜一臣而为天下屈者也。夫胜一臣之严焉,孰若胜天下之威大耶?臣闻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王不答而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27 16:45
            回复
              真的我说卫先生的事之后老头还耐心讲道理,真的很体面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27 16:45
              回复
                第六,
                持续跑白起家骚扰病号,与此同时增兵路线和白起的战略路线完全冲突。
                《史记》应侯请之,不起。
                (大哥你先让卫先生复活吧)
                《史记》其十月,将军张唐攻魏,为蔡尉捐弗守,还斩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
                在前线数次战败之后,魏楚联军到达邯郸,然后此时我们的大战略家想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作战路线,王龁路继续死磕邯郸哪怕已经损失惨重后撤几十里,同时派张唐去邺、宁新中一带,试图在魏军离开荡阴一带去邯郸之后,从南北夹击联军,实现他曾经攻东阳得邯郸的美妙计划。最后的结果是被联军逐个击破,联军先救赵邯郸,郑安平投降,再追击王龁路到汾城,收复韩上党,以及赵太原。魏国也趁机收复部分河东地并在接下来两年逐步攻略,甚至有疆域一直扩展到河东某处黄河边。王龁在汾城与联军作战取得胜利让联军没有进一步对河东郡北部的土地进行收复,之后又跑去宁新中一带和张唐一起攻下宁新中,此时联军已经收复上党、太原、部分河东,韩国也已经加入,一起去收回之前的邺、宁新中一带,魏国也攻占了秦国的陶郡,并于之后囚杀想联秦的卫怀君。加上接下来韩国收回秦汝南地、野王等,魏国占领河东郡南部部分地区,一顿操作下来,韩魏的疆域比范雎刚任秦相时大,韩国还有在三川地丢失的几城,魏国辟地接近千里,纯赚。
                但是白起在长平决战刚结束的战略路线是和这个时期不同的,白起的思路是,平定韩上党后,王龁部走羊肠路(滏口陉)夺武安,准备下一步进攻邯郸灭赵,与此同时白起嫡系司马梗北定太原,下一步就是攻取阏与等地,下井陉。一路羊肠邯郸一路太原井陉,与后世谋河北平原成功的那些案例战略思路完全符合。与范雎的开始只派军队从韩上党走羊肠路攻邯郸,战事几乎败局已定之后再派一路攻邺城、宁新中、东阳、漳水一带完全不符合,战略错误那么明显,为什么还要甩锅是白起的责任?不顾太原赵上党井陉的战略地位,不注意攻邯郸可能有的西北部侧翼威胁,只派军队往邺城一带作战,只要三晋团结,可以直接实现对秦军的“关门打狗”,败局是既定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7 16:46
                回复
                  补个图对比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27 16:46
                  收起回复
                    专门派秦军部队定太原,也可以截断北部代、雁门、胡地等对邯郸的及时支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7 16:47
                    回复
                      最后,
                      一顿操作下来把白起搞到觉得讲理也没有任何用对秦廷只剩纯恨的程度,已经上升到士可杀不可辱了。
                      《战国策》:
                      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东汉高诱注:难应侯,二万众还归于郿阳(曾作“二万众解于郿阳”,曾指曾巩),赐死于杜邮也。(最早一版对战国策补注)
                      和原文结合起来:
                      (欲伐赵)武安君难之,二万众还归于郿阳。
                      有一说一只是不让再征发的军队去填前线已经很理智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27 16:48
                      回复
                        补充说明一下,长平决战后,根据苏代以及《初见秦》的意思,白起应该是想让魏燕齐一起吃红利,就像曾经想伐陈郢也是要带着韩魏一起一样(最后没成没去)。
                        《初见秦》以代、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毕反为齐矣,中山、呼沲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
                        《战国策》今攻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楚、魏,则秦所得不一几何。故不如因而割之,毋以为武安功。
                        到底谁觉得他要独吞然后齐魏等诸侯会不愿意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7 16:48
                        回复
                          整个事情经过就是,打之前口头答应会信任会配合,刚打完决战就背刺沙人家亲信谋士,还否了人家的战略方针被赵国毁约了又要发兵去灭赵,被人家劝告现在不合适然后说不用他管,然后派个五大夫去打灭国战结果翻车了,又想着让人去收拾烂摊子当救火大队长,被拒绝了派害人家亲信的人去指责要求他必须去前线,被人有理有据怼得说不出话来,然后立flag说没有他也行。结果前线大翻车屡次失利,被人嘲了之后破防跑人家里要求就是生病躺着也要去前线还一直各种骚扰病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27 16:54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可以随便搬运只要是想辟谣洗脑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7 16:55
                            回复
                              小老头也是被坑惨了,就很喜欢小老头性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27 17: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