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开疆拓土:司马懿是杰出军事家,是中国统一功臣,开疆拓土百战百胜,是唐太宗称赞的兵动若神,孙权评价是用兵如神、所向无前。司马懿在给曹操当谋士时就学司马错平蜀,建议曹操在攻占汉中后攻占蜀地,和诸葛亮让刘备先占蜀地的战略相仿,都是认识到当时的战略核心要害,可惜未被采纳,所以毛主席评价曹操的错误就是没听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参加军事征战亲自开疆拓土,为统一发展建功立业。司马懿的主要功绩是守住北方统一成果,多次击退蜀吴进攻,并且仍非常重视战略要害地区的争夺。司马懿开疆拓土攻占的地区多数都是要害,多次挽救民族危机和曹魏。司马懿首次重要的开疆拓土是攻占上庸、新城、魏兴、南乡等郡,解除蜀吴联军对洛阳的威胁。司马懿驻防关中前征战开疆夺取子午谷南的汉中地区,占领新丰县、丹口和朐忍等地。司马懿坚守关中也并非误解的仅防御,仍有开疆拓土的功绩,击败匈奴叛乱挽救民族危机时攻取陕北的朔方等地,在关中北部设立朔方郡。司马懿还招降苻双和強端,收复武都郡,为后来邓艾经武都袭取阴平奠定基础。司马懿最重要的开疆拓土是平辽东,这场战役是不仅收复辽东,而且平定整个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后世陆游评价是风驰电掣般的闪电战,仅一年就行程上万里攻取数千里的地区,在古今都是非常出色的战绩。司马懿完成北方统一,他开疆拓土的面积几乎占曹魏领土四分之一,他最后的开疆拓土是南征占领长江以北的领土,也树立他在当时最强军事地位。司马懿开疆拓土代表士族武装在当时乱世中成为统一的主力,魏国北方士族和豪族的联盟,挡住蜀国门阀和吴国士族的联盟,逐渐掌握了统一的领导权。司马懿的开疆拓土改善的民族地位,减轻了民族危机,也为自己树立了崇高的声望,选拔任用众多贤才,让众多盼望统一和反对分裂的众多进步人才逐渐聚集在司马懿身边,形成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司马懿代表的士族更多是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和广大人民,比起门阀和豪族更进步,更加积极地推动统一和抗击异族侵略,而且生产力和战斗力更强,没有腐朽落后的恶政,成为维护民族和百姓利益的主要政治力量,司马懿开疆拓土也保障了中国在内乱内战中没有丢失前朝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