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献县有一村庄叫南皇亲,该村东北处有一片古城遗址。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一千八百米,面积近四平方公里,这座古城叫中水城。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感觉陌生,这也难怪,因为中水之名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那么,这座古城有何来历,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这座古城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最早的中水侯名叫吕马童,是西汉的开国将领。
当年,秦朝的统治走到了尽头,各路义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浪潮。在惨烈的搏杀之后,只留下项羽和刘邦争夺华夏的统治权。
经过四年的决战,项羽终于被刘邦击败,在垓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此时,项羽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眼看着汉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各种心情如同五味杂陈。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绝望间,他把宝剑横在自己脖子上,准备结束生命。
追兵来到近前,项羽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此人名叫吕马童,曾经是自己的部下。
然而,此时吕马童早已不归自己调遣,他是奉命来取自己性命的。虽然此时也只是一个中等将官,但总算是站在了胜利者一方。汉王刘邦有令,能杀掉项羽并得到尸体的将被封侯!
如果能得到项羽的人头,吕马童将会一步登天。 此时项羽才知道笼络人心有多么重要,只是有些晚了。他对着吕马童说:“你是一个好人,拿着我的脑袋去领赏吧!”
吕马童望着项羽,这位曾经的上级,心中顿时汹涌澎湃。人嘛,总还是有一份感情的。
正在迟疑间,其他几路将官也带兵赶到。项羽一咬牙,刎颈自尽。虽然吕马童心存不忍,其他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冲上去争夺项羽尸体,争斗中又有多人死伤。
吕马童由于慢了一步,只抢到一段残肢,而脑袋被王翳抢走了。
由于吕马童抢到了项羽的残肢,因此被封为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其他四人,吕胜为浥阳侯,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
究竟是先有的中水城,还是先有的中水侯,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遗址面积推测,按照当时的建制,中水古城的规模就是边长两公里左右。
西汉中水侯的撤销源于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叫“酎金夺爵”。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采取了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中水侯第五代传人吕宜成不幸中招,此后中水侯断代,西汉中水侯共传四代,延续89年。
中水侯断代了,中水城还在。于是,在若干年后又有了东汉中水侯。东汉首任中水侯是李忠。
说起李忠,他跟吕马童相似,也是开国将领,只是朝代不同。他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封为中水侯。
说到此人,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他老家本是东莱,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烟台市黄县。具体生于哪年,没有史料记载。
在王莽当朝期间,李忠就是“国家干部”了。他的官职比较特殊,是王莽独创的官名——属长,地点在新博。新博就是西汉的信都郡(今河北冀州),属长就是都尉(负责军事)。这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算得上高干了。
后来王莽政权被推翻,更始帝刘玄即位后,任命李忠为都尉,后与任光共辅光武帝经营河北,官拜右大将军,封武固侯。
这期间,李忠在帮刘秀拿到统治权的过程中战功显赫,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名列第二十五位。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李忠被封为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同年官拜五官中郎将。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忠任丹阳太守。
在丹阳,李忠显示了治理一方的特殊才能。此前,丹阳有很多人拥兵自重,难以管理,社会非常混乱。李忠到任后,恩威并施,杀一儆百,只用了十多天就稳定了局势。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三公(司空、司徒、司马)评定全国各郡财力,丹阳郡荣登榜首。因政绩卓著,改任豫章郡太守,后因病出缺,病愈调京师洛阳任职。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李忠去世。李忠去世后,中水侯传于儿子李威,李威去世,传于儿子李纯。
永平九年(公元66年),李纯因其母杀死其叔父,受到牵连,中水侯国在传承了两代后走到了尽头。
按说跟西汉没有区别,中水侯国没有了,中水城还在。它仅仅是改了一下名字而已。
这座古城后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哪个朝代因为何故被毁都成了未解之谜。
经过了上千年的风侵雨蚀,古城归于沉寂,只留下一片高地。
有文章说,抗日战争期间,城围尚有一米多高,但是现在几乎成为平地了。究其原因,建国后人口增多,当地人盖房取土,仅仅几十年就让这座古城遗址消失不见了。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感觉陌生,这也难怪,因为中水之名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那么,这座古城有何来历,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这座古城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最早的中水侯名叫吕马童,是西汉的开国将领。
当年,秦朝的统治走到了尽头,各路义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浪潮。在惨烈的搏杀之后,只留下项羽和刘邦争夺华夏的统治权。
经过四年的决战,项羽终于被刘邦击败,在垓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此时,项羽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眼看着汉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各种心情如同五味杂陈。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绝望间,他把宝剑横在自己脖子上,准备结束生命。
追兵来到近前,项羽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此人名叫吕马童,曾经是自己的部下。
然而,此时吕马童早已不归自己调遣,他是奉命来取自己性命的。虽然此时也只是一个中等将官,但总算是站在了胜利者一方。汉王刘邦有令,能杀掉项羽并得到尸体的将被封侯!
如果能得到项羽的人头,吕马童将会一步登天。 此时项羽才知道笼络人心有多么重要,只是有些晚了。他对着吕马童说:“你是一个好人,拿着我的脑袋去领赏吧!”
吕马童望着项羽,这位曾经的上级,心中顿时汹涌澎湃。人嘛,总还是有一份感情的。
正在迟疑间,其他几路将官也带兵赶到。项羽一咬牙,刎颈自尽。虽然吕马童心存不忍,其他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冲上去争夺项羽尸体,争斗中又有多人死伤。
吕马童由于慢了一步,只抢到一段残肢,而脑袋被王翳抢走了。
由于吕马童抢到了项羽的残肢,因此被封为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其他四人,吕胜为浥阳侯,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
究竟是先有的中水城,还是先有的中水侯,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遗址面积推测,按照当时的建制,中水古城的规模就是边长两公里左右。
西汉中水侯的撤销源于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叫“酎金夺爵”。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采取了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中水侯第五代传人吕宜成不幸中招,此后中水侯断代,西汉中水侯共传四代,延续89年。
中水侯断代了,中水城还在。于是,在若干年后又有了东汉中水侯。东汉首任中水侯是李忠。
说起李忠,他跟吕马童相似,也是开国将领,只是朝代不同。他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封为中水侯。
说到此人,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他老家本是东莱,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烟台市黄县。具体生于哪年,没有史料记载。
在王莽当朝期间,李忠就是“国家干部”了。他的官职比较特殊,是王莽独创的官名——属长,地点在新博。新博就是西汉的信都郡(今河北冀州),属长就是都尉(负责军事)。这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算得上高干了。
后来王莽政权被推翻,更始帝刘玄即位后,任命李忠为都尉,后与任光共辅光武帝经营河北,官拜右大将军,封武固侯。
这期间,李忠在帮刘秀拿到统治权的过程中战功显赫,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名列第二十五位。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李忠被封为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同年官拜五官中郎将。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忠任丹阳太守。
在丹阳,李忠显示了治理一方的特殊才能。此前,丹阳有很多人拥兵自重,难以管理,社会非常混乱。李忠到任后,恩威并施,杀一儆百,只用了十多天就稳定了局势。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三公(司空、司徒、司马)评定全国各郡财力,丹阳郡荣登榜首。因政绩卓著,改任豫章郡太守,后因病出缺,病愈调京师洛阳任职。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李忠去世。李忠去世后,中水侯传于儿子李威,李威去世,传于儿子李纯。
永平九年(公元66年),李纯因其母杀死其叔父,受到牵连,中水侯国在传承了两代后走到了尽头。
按说跟西汉没有区别,中水侯国没有了,中水城还在。它仅仅是改了一下名字而已。
这座古城后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哪个朝代因为何故被毁都成了未解之谜。
经过了上千年的风侵雨蚀,古城归于沉寂,只留下一片高地。
有文章说,抗日战争期间,城围尚有一米多高,但是现在几乎成为平地了。究其原因,建国后人口增多,当地人盖房取土,仅仅几十年就让这座古城遗址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