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这位享年87岁的长者
郑鼎文
前几天儿子过来说:他加有老家群,这上面有个信息说,村上一位老人去世了,儿女们在群里发了讣告。我让他给我转过来。他转过来我一看,这位刚去世的老人享年87岁,其儿女所发的讣告最后说,希望人们送父亲最后一程。我一看,立即决定一定要回去参加吊唁活动。
这位老人,说起来还与我有一段时间的交集。他的父亲,曾是村上大名鼎鼎、受人尊敬的尊者。这位尊者,曾在旧社会创业成功,置有很多土地,解放后被确定为地主成分,受过不少磨难,但该人为人正值,疏财仗义,乐善好施,曾慷慨大方地帮助过许多人,并主持建成了村上的小学校,使村上学龄儿童得以就近上学,在村上享有好名声。有段时间,我曾想把我们村的村史写一写,为此,我曾专门找这位尊者的儿子,即这位享年87岁的老者了解过有关情况,与他座谈过几个钟头,边听边记录,为写好这段村史奠定了基础。记得我当时给这位长者送了几本书,这位长者说他很高兴,能把有关的情况介绍给我,觉得很有意义。他因为是地主的儿子,也曾经受过很多委屈,但该人胸怀宽广,大度包容,乐观开朗,把这些事都淡忘了。晚年他活得很潇洒,附近什么地方过会唱大戏,他就前去观赏。至于花费,他从不缺钱,他有三子一女,儿女们干得不错,又很孝顺,过段时间就给他钱以供花费。去年某一日,他的次子从广东东莞市回家,说是在那里教书,到了年龄,退休了。我们坐他的顺车时他说,他的父亲去高店跟会了,这高店距家20多个公里,他还不要儿子送,自己坐公交车去了。可后来,他的次子又因为教得好被返聘了。
这么好的家庭背景,我想她应该会活到90以上,可为什么87岁就走了呢?我今天中午吊唁时碰到一位熟人,他说这位老人自己不想活了,今春有病住了医院,医生给他挂了针他就拔掉了。据说他的老伴儿去世才过百天,这使我猜想到,可能老伴儿去世后她没有伴儿了,很孤独。儿子们与他分开住了,虽说不缺关心照顾,可毕竟更多的时候他要自己一个人生活,做饭、搞家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许他这么大年龄了,忍受不了这种一个人单独生活的困境吧,觉得一个人活着没啥意思,因而住院了也不愿意挂针,自觉自愿一个人提前走了,也不再孤独,也不拖累儿女们了。
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么我向这位老人致敬!他的选择确实有道理。作为87岁的老人,觉得自己已经活够了,既不愿意一个人孤苦地活着,也不愿意拖累儿女们,索性有病也不治了,早走早解脱啊!这,我觉得也是明智之举啊!





郑鼎文
前几天儿子过来说:他加有老家群,这上面有个信息说,村上一位老人去世了,儿女们在群里发了讣告。我让他给我转过来。他转过来我一看,这位刚去世的老人享年87岁,其儿女所发的讣告最后说,希望人们送父亲最后一程。我一看,立即决定一定要回去参加吊唁活动。
这位老人,说起来还与我有一段时间的交集。他的父亲,曾是村上大名鼎鼎、受人尊敬的尊者。这位尊者,曾在旧社会创业成功,置有很多土地,解放后被确定为地主成分,受过不少磨难,但该人为人正值,疏财仗义,乐善好施,曾慷慨大方地帮助过许多人,并主持建成了村上的小学校,使村上学龄儿童得以就近上学,在村上享有好名声。有段时间,我曾想把我们村的村史写一写,为此,我曾专门找这位尊者的儿子,即这位享年87岁的老者了解过有关情况,与他座谈过几个钟头,边听边记录,为写好这段村史奠定了基础。记得我当时给这位长者送了几本书,这位长者说他很高兴,能把有关的情况介绍给我,觉得很有意义。他因为是地主的儿子,也曾经受过很多委屈,但该人胸怀宽广,大度包容,乐观开朗,把这些事都淡忘了。晚年他活得很潇洒,附近什么地方过会唱大戏,他就前去观赏。至于花费,他从不缺钱,他有三子一女,儿女们干得不错,又很孝顺,过段时间就给他钱以供花费。去年某一日,他的次子从广东东莞市回家,说是在那里教书,到了年龄,退休了。我们坐他的顺车时他说,他的父亲去高店跟会了,这高店距家20多个公里,他还不要儿子送,自己坐公交车去了。可后来,他的次子又因为教得好被返聘了。
这么好的家庭背景,我想她应该会活到90以上,可为什么87岁就走了呢?我今天中午吊唁时碰到一位熟人,他说这位老人自己不想活了,今春有病住了医院,医生给他挂了针他就拔掉了。据说他的老伴儿去世才过百天,这使我猜想到,可能老伴儿去世后她没有伴儿了,很孤独。儿子们与他分开住了,虽说不缺关心照顾,可毕竟更多的时候他要自己一个人生活,做饭、搞家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许他这么大年龄了,忍受不了这种一个人单独生活的困境吧,觉得一个人活着没啥意思,因而住院了也不愿意挂针,自觉自愿一个人提前走了,也不再孤独,也不拖累儿女们了。
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么我向这位老人致敬!他的选择确实有道理。作为87岁的老人,觉得自己已经活够了,既不愿意一个人孤苦地活着,也不愿意拖累儿女们,索性有病也不治了,早走早解脱啊!这,我觉得也是明智之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