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又名纸鸢,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据传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公输般的工匠,用木头做了一个木鸢用以窥探宋国的城市里面的情景,后来用纸代木,称为纸鸢。到了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声如筝(筝是中国一种传统民族乐器)鸣,因此又称为风筝。风筝式样很多,大多做成鸟、兽、虫、鱼的形状。

1980年5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风筝》的特种邮票,全套共4枚。这套邮票的图案,坊间盛传灵感来自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四款风筝的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装饰成彩色,更增添了其绚丽多姿的魅力。因后来陆续发行有该题材邮票,这一套,也就被集邮爱好者称为风筝邮票“第一组”。

(4-1) 雏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捕捉了初生燕子的可爱瞬间,胖胖的,非常萌。面值为8分,发行量达到了1500万枚。

(4-2) 瘦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展现了瘦长燕子的独特风采。面值同样为8分,发行量也是1500万枚。

(4-3) 半瘦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介于胖瘦之间,展现了不胖不瘦燕子的自然之美。面值8分,发行量1500万枚。

(4-4) 比翼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特别之处在于两只燕子相互依偎,象征着爱情和和谐。面值为70分,发行量仅100万枚。这枚邮票,曾在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亮相。

这套邮票,不仅展示了风筝的多样性,还通过燕子的形象,寓意了自由与和平。

1980年5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风筝》的特种邮票,全套共4枚。这套邮票的图案,坊间盛传灵感来自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四款风筝的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装饰成彩色,更增添了其绚丽多姿的魅力。因后来陆续发行有该题材邮票,这一套,也就被集邮爱好者称为风筝邮票“第一组”。

(4-1) 雏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捕捉了初生燕子的可爱瞬间,胖胖的,非常萌。面值为8分,发行量达到了1500万枚。

(4-2) 瘦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展现了瘦长燕子的独特风采。面值同样为8分,发行量也是1500万枚。

(4-3) 半瘦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介于胖瘦之间,展现了不胖不瘦燕子的自然之美。面值8分,发行量1500万枚。

(4-4) 比翼燕:这只硬膀型的风筝形象,特别之处在于两只燕子相互依偎,象征着爱情和和谐。面值为70分,发行量仅100万枚。这枚邮票,曾在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亮相。

这套邮票,不仅展示了风筝的多样性,还通过燕子的形象,寓意了自由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