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3岁了,离开山阴老家已十五年,得益于网络发达,近几年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在快手直播上看家乡闹元宵,记得过去我们小时候叫闹玩意儿,现在改称文艺汇演。时过境迁,愈加发现改了的并不仅是名称那么简单,犹记得小时候十五晚上早早吃过饭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路跟着大部队从立交桥往上走,到了岱岳乡门口已是人山人海,那时候的玩意儿多,有鼓足了劲气扭秧歌的、大花轿、舞狮子、踩高跷、舞龙、踢鼓拉花、挠阁。。。真可谓是“百家争鸣 异彩纷呈”。但是近几年不一样了,尤其是今年,虽然身在异乡,通过直播能感受家乡的节日氛围确实很温暖,可还是比较失望。因为看了一晚上,节目很多,但好像又一样,都是各机关单位从外面聘请上排舞教练,集中人马排练成的一个个广场舞方阵,说实话,从我的审美来看,整体效果既无美感又不接地气,因为一个个貌似歌舞盛世华章的团体操表演实在是看得太多了,审美疲劳是一方面,同质化过于严重也是一方面,同时呢,又丝毫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各单位职工和父老乡亲们的参与度,仿佛只是为了应付过这个节而刻意去做个秀。当传统节日丢掉传统、不接地气,所谓的“热闹”、“红火”被当成是一项任务去完成时,意思可能也就变成没意思了。家乡这几年发展真快,祝愿我们山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