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游戏吧 关注:22,671贴子:504,902
  • 8回复贴,共1

ML有关文学资源分享——中国的恋歌(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祝各位吧友情人节快乐!临时加更一期。
今天谈的题材是,《子夜歌》
《子夜歌》是故吴地民歌,不同于文人歌,民间百姓几乎不受礼法约束,歌咏自然,饶有意趣。在我所读的诸多诗歌之中,唯有《子夜歌》是最淳朴又满含激情的。
《子夜歌》主要收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以下引用均参考此书,朱避讳为硃的情况一应改回。
这个题材陆续会谈若干期,因为此题下的诗歌很多。本次取(1)(5)(8)(12)来鉴赏。


IP属地:北京1楼2025-02-14 19:48回复
    郗善、a5613950、qw1685.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摘引:
    (1)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2)年少当及时,嗟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3)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
    (4)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
    (5)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6)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7)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8)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9)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朱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10)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11)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
    (12)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


    IP属地:北京2楼2025-02-14 19:48
    回复
      (1)这一首我上次聊过。前半四句,是男子对女子说,后半四句,是女子对男子说。这一首极好,好在什么地方?双方传情说的很直白。但直白又不减诗意。前半讲的是什么?是男子在黄昏之间远望,看到女子经过。这个女子不仅好看,而且很香。单纯只有前半,只是像“琵琶流怨”一样的情况。用后半的返歌相配,恋爱的浪漫风味才真正显现出来。后半这种带点卑微的惊喜,很有一种恋爱的风味。
      后半是女子自谦,我这芳香是来自于香料,也说不上多好看。真是老天垂怜,满足我的心愿,才让我见到郎君。与上半结合起来看,这么美的一个女子,形容见到郎君都是“天不夺人愿”,衬托出这个郎君之美好。虽不直接说男子,却通过回话显示出了其多受喜爱。
      这种手法就很合适用来写麻辣,从女子的视角上来谈男子,通过侧面来写男子,体现其魅力。


      IP属地:北京3楼2025-02-14 19:48
      回复
        (5)(8)(12)放一起讲。(5)的处理很简单,天气好,明月朗。和郎君一起玩。怎么玩?对唱。很经典的传情方式。这个算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个部分,到现在的民歌里面都还有。(8)的处理也很简单,吃饭睡觉都不相忘,要坐一起坐,要起一起起。手臂若玉藕(即所谓藕臂),脸如芙蓉花,“莲子”即通怜子。取这首是证明朝夕相处是文化传统发一部分。以及经典的以莲子传情。(12)是讲一种处理方法的,睡醒之后头发的自然垂落,覆盖到郎君的膝盖上,这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情节和处理方式。


        IP属地:北京4楼2025-02-14 19:49
        回复
          所以说,诗歌一定是含蓄的吗?我看不是。这些诗歌传情传的多直白啊!这说明直白才是传统,就得是麻辣游戏才是文化正统!一些人嘴里的“太直白了”,反而是他们缺少基本的文化素养的表现。


          IP属地:北京5楼2025-02-14 19:49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4 22:05
            回复
              很遗憾的是,我现在大概知道为什么那些中文出身的反而不这么干了,以下引用自中国诗歌通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7 18:11
              收起回复
                大雅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28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