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吧 关注:18,195贴子:686,476

回复:圣人无常心,以宝贝心为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场论】
场论,物理学中把某个物理量在空间的一个区域内的分布称为场,如温度场、密度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等。
❶如果形成场的物理量,只随空间位置变化,不随时间变化,这样的场称为【定常场】;
❷如果不仅随空间位置变化,而且还随时间变化,这样的场称为【不定常场】。
在实际中,一般的场都是不定常的场,
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在一段时间内物理量变化很小的场近似地看作定常场。

❸根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绝对运动变化发展》,这世上,除了【公道场】,哪有〖恒定场〗?
然而,【公道场】不可思议,超乎想象,完全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5-04-08 16:12
回复
    【观察者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
    广义上,是指:
    我们几乎没办法不影响我们观察的事物——只不过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观察者的【场/能量/信息】的干涉,纠缠,影响效应。
    〖观察者影响,根本就完全无法消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4-08 16:23
    回复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物理学原理。
      其指出:不可能同时精确确定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动量不确定性的乘积必然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除以4π9
      (公式:ΔxΔp≥h/4π)。
      这表明:
      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

      此外,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
      “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4-08 16:31
      回复
        在【凝聚态物理】领域,
        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不同于量子霍尔效应,
        【它不依赖于强磁场,而由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产生】。
        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
        更容易应用到人们日常所需的电子器件中。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只是利用【拓扑物理】,没有外来磁场的介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4-08 20:48
        回复
          ❶【反常霍尔电导】是由于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而产生的,因此是一类新的重要物理效应。
          反常霍尔效应与普通的霍尔效应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因为这里不存在外磁场对电子的洛伦兹力而产生的运动轨道偏转。

          ❷,反常霍尔效应,1881年,霍尔在研究磁性金属的霍尔效应时发现,即使不加外磁场也可以观测到霍尔效应,这种零磁场中的霍尔效应就是反常霍尔效应。
          ❸,北京时间2013年3月15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文,宣布中国科学院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1881年,距今140多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4-08 20:58
          回复
            1,张祥前的统一场论,
            把空间赋予主观性的?
            是对量子纠缠的很好的解释,甚至是唯一的解释?
            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3,唯人主义,唯谁主义??

            一,原文语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原文如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二,解析与背景
            ❶语境与背景
            王阳明在游览南镇(即浙江会稽山)时,与友人讨论“心外无物”的哲学观点。友人质疑,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人心无关,王阳明则通过“此花与你同归于寂”的比喻,阐释了心与物的关系。
            ❷哲学内涵
            心与物的关系:王阳明认为,事物的存在与人的感知密切相关。未看花时,花与心处于“寂”的状态,即未被感知;看花时,花的颜色“明白起来”,说明花的存在通过心显现。
            “心外无物”:并非否认外物的客观存在,而是强调外物对心的意义。花的存在是唯物的,但其意义与价值通过心显现。
            ❸哲学流派
            王阳明的观点常被误解为主观唯心主义,但其核心是“唯我”哲学,融合了理学、心学和佛道思想,强调心与物的统一。
            ❹现代解读
            感知与存在: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感知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性。未被感知的事物,对个体而言如同不存在;感知后,事物才在个体心中显现。
            人生哲理: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感知与体验,外在事物的意义源于内心的赋予。
            三,总结
            王阳明的“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不仅是哲学命题,更是对心物关系的深刻洞察,启发人们思考感知、存在与意义的关系。

            四,万法唯心造,相由心生。
            眼中有美,万物可爱,而你胜过万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5-04-08 21:15
            回复
              ❶最高境界的【物理,科学,技术】,
              是道法自然物理,尊道贵德物理,
              是无为而治物理,合道合理物理,
              是大道至简物理,删繁就简物理,
              是尽量地减少复杂,尽量地减少人为因素参与的物理。
              也即是【从0干涉→尽量减少复杂干涉】的道法自然物理。
              譬如:拓扑物理。

              【拓扑学】
              拓扑学是数学的分支学科,其核心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形变(如拉伸、扭曲但不撕裂或粘合)下保持不变的整体性质。这种特性使得拓扑学能够穿透物体形态差异,揭示隐藏的结构本质。
              一,定义与核心思想
              拓扑学(Topology)通过抽象研究空间的连通性、紧致性与洞的数量等不变量,将不同形状统一归类。
              例如,咖啡杯与甜甜圈因都含有一个洞而被视为等价。其分析方法关注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具体形状与尺寸。
              二,数学特性与应用领域
              在数学框架中,拓扑学表现出以下特征:
              ❶连通性:区分空间是否整体相连,如七桥问题无法连贯通过七座桥。
              ❷欧拉示性数:通过公式 V-E+F=2V−E+F=2(多面体顶点数-边数+面数)揭示空间结构特征。
              ❸维度与邻接关系:分析高维空间性质及点集间的相邻方式。
              三,应用领域涵盖:
              ❶物理学中量子场论的规范场框架。
              ❷数据分析通过拓扑特征提取高维模式。
              ❸材料科学设计拓扑绝缘体等新型材料。
              四,历史发展与重要定理
              拓扑学起源于18世纪对以下问题的突破性研究:
              柯尼斯堡七桥问题(1736):欧拉开创图论并确立拓扑等价思想雏形。
              多面体欧拉定理(1750):揭示空间形变中的恒等式规律。
              黎曼面理论(1851):奠定微分拓扑学基础并影响现代物理学发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5-04-09 08:22
              收起回复
                仙人指路,
                教你如何把任意一个普通贴,
                迭代升级成【超级精品贴】。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言之及义,言之有序。
                有理有据,合道合理,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5-04-11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