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过度关注自己,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恐惧,自恋膨胀,藐视一切。其他人的喜怒哀乐从来不是NPD的关注点,他永远关注着自己的情绪。
从青春期开始,NPD的危害性变大,开始建立与其他共情者的共生关系。
当NPD到了青春期,开始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起初,他们非常欣喜,似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在热恋期,有人用整颗心关注着他们。终于被爱着了,这太美好了,他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寻求关爱与安全感,以填补过去的缺失。
理想情况下,只要一直被人爱着,给足安全感,正常人会逐渐建立与人相处的认知与原则。但很遗憾的是:NPD不再是婴幼儿,他们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NPD像个小孩一样异常粘人,他们需要的爱和关注特别多,需要全方位感受到自己很重要。他们就像黑洞一样,把外界对他的关爱、理解、夸赞……全部吸进去,却看不到提供这些爱的人的需求。N偶尔也会表现得对他人感情丰富,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这让共情者以为N具有了共情力,但其实,这是出于发展“游戏”需要,或更有利地让N体验他自己想要的感受(自恋供养)。
他们表现得自私自大目中无人,但又在另一些时候显得特别弱小无助,需要被关爱,这会唤起共情者的保护欲。于是,共情者在NPD恐惧自卑时,会觉得他们很可怜而试图理解他们,但又在N吸满能量变得自大狂妄时,被N踩在脚下,忽视贬损伤害。

从青春期开始,NPD的危害性变大,开始建立与其他共情者的共生关系。
当NPD到了青春期,开始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起初,他们非常欣喜,似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在热恋期,有人用整颗心关注着他们。终于被爱着了,这太美好了,他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寻求关爱与安全感,以填补过去的缺失。
理想情况下,只要一直被人爱着,给足安全感,正常人会逐渐建立与人相处的认知与原则。但很遗憾的是:NPD不再是婴幼儿,他们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NPD像个小孩一样异常粘人,他们需要的爱和关注特别多,需要全方位感受到自己很重要。他们就像黑洞一样,把外界对他的关爱、理解、夸赞……全部吸进去,却看不到提供这些爱的人的需求。N偶尔也会表现得对他人感情丰富,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这让共情者以为N具有了共情力,但其实,这是出于发展“游戏”需要,或更有利地让N体验他自己想要的感受(自恋供养)。
他们表现得自私自大目中无人,但又在另一些时候显得特别弱小无助,需要被关爱,这会唤起共情者的保护欲。于是,共情者在NPD恐惧自卑时,会觉得他们很可怜而试图理解他们,但又在N吸满能量变得自大狂妄时,被N踩在脚下,忽视贬损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