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761贴子:1,328,976

回复:淮阳子(7.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静宜《海德格尔的最后之神——基于现象学的未来神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23年)
尼采晚年不断构想一种“未来哲学”,写了不少多笔记,并且把他1886年出版的《善恶的彼岸》的副标题立为“一种未来哲学的序曲”。海德格尔提出,尼采的“超人”是一个否弃超越性理想、直面当下感性世界、通过创造性的瞬间来追求和完成生命力量之增长的个体。


IP属地:河南61楼2025-02-14 11:00
回复
    否定神学强调人是有限的,人背后的无是无限的。有限的东西,无论空间上有多大、时间上有多久,都是可以言说的。反过来说,言说也只能指向有限的东西。否定神学认为上帝是无限的,他必然不能被我们人领悟和言说;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有限和无知,在神秘的直观中,在类似禅宗的顿悟中才能认知上帝。


    IP属地:河南62楼2025-02-14 11:04
    回复
      当下文化产品选择权已经充分向消费者发生转移。也就是说,大众不再傻傻的被动接收别投喂的东西,其是否买单越来越能影响文化内容生产,这就是这么多年来的整体大趋向。2000年后,互联网逐步的普及已经培养了大众主动选择的意识。
      几乎所有现象级IP都在构造非现实的充满想象的虚拟世界设定。想象力消费需求提升,主要是因为人们需要脱离现实日常的体验来实现“补偿性满足”,尤其是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同时,在技术发展的加持下,与现实能形成差异的虚幻创作越发的有发挥空间。


      IP属地:河南63楼2025-02-21 01:15
      回复
        为什么传统文化复兴能够满足大众心理需求?因为首先,大国崛起的国民自信提升背景下其能唤醒“文化基因”构造的“情感共同体”;其次,这里还隐含着想象力消费的心理动因在加持。国风美学、民族意象的表达本身就是非日常化的,带着当下的想象的。


        IP属地:河南64楼2025-02-21 01:16
        回复
          影视有一个值得去发挥的特质,就是它能创造线下的公共话语空间。比如,一群人可以在某一个地方共同观看同一个影片并发生讨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某种社交需要。


          IP属地:河南65楼2025-02-21 01:18
          回复
            人类需要真正能够“看见”大众的,触达最广泛人心的文化产品。而AI和各种科技的发展,也会促进人类作为人类差异化的一面被关注被追求,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本身和人的精神世界。


            IP属地:河南66楼2025-02-21 01:27
            回复
              似乎我们现有的生存环境,都是要先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然后让自己去适应去生存。我们似乎不需要去了解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按部就班地长大学习,满足某种社会功能的需要就好。
              当我们还小还年轻,我们有想法,想要去与身边的环境碰撞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我们,小孩子不懂事、年轻人太鲁莽等等。但其实这恰恰是我们成长最自然的本能,是最真实的成长体验,是了解自己的开始,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必要过程。可是,当我们一再地被否定、被精神控制、被打压……我们最后还能剩下多少能量去重新开始真正地认识自己呢?


              IP属地:河南67楼2025-03-08 05:22
              回复
                认识你自己,这才是每个人生中最首要最重要的事情。不建立在真实自我之上的认知都是虚假的,就像是海市蜃楼一般。当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涌入,有多少人会迷失在海量的信息大潮中?有多少人会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有多少人能分辨真假虚实?
                首先了解自己,然后去跟这个世界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了解这个世界。真实地活着,必须要经历与世界碰撞的痛感。能不被本能驱使,在各种诱惑或者打击面前保持身心的定力,充分完整地了解自己,还能在与世界碰撞之后吸收有益的能量,摒弃消化负面的能量,而且能够圆融自洽地生活,这就已经是真正幸福的人生了。


                IP属地:河南68楼2025-03-08 05:22
                回复
                  愿力是生命的方向舵,指引我们驶向何方。心之所向,身必随之,愿力不仅决定目标,更塑造整个人生航程。真正的愿力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灵魂深处沉淀后的永恒召唤。当愿望足够强烈,整个宇宙都会为之让路。愿力的本质是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是对未来自我的一次塑造。


                  IP属地:河南69楼2025-03-24 10:45
                  回复
                    心力如同内在的火焰,点燃精神的热度,照亮前行的路径。心力并非情绪的波动,而是心灵深处持久的能量场。心之力量在于专注,一心不可二用,一念不可分散。所有的外在成就,都是内在心力的外化显现。强大的心力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障碍转化为踏脚石。心力培养需经历千锤百炼,唯有经受住考验的心,才能释放真正的力量。


                    IP属地:河南70楼2025-03-24 10:46
                    回复
                      业力是因果的网络,记录着每一个行动与选择的痕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业力是宇宙中最公平也最不可逃避的法则。人生的际遇并非偶然,而是过往行为的必然回响。改变业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播下不同的种子。业力不是惩罚,而是教育;不是束缚,而是引导我们走向更高觉知的阶梯。


                      IP属地:河南71楼2025-03-24 10:46
                      回复
                        能力是愿力、心力、业力的物质化体现,是理想落地的工具。真正的能力不在于技巧的堆砌,而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卓越的能力源于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磨砺。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与反思的螺旋上升。


                        IP属地:河南72楼2025-03-24 10:47
                        回复
                          人间充满了各种诱惑。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为了权力不惜背叛,为了肉欲不知廉耻。在许多人眼中,金钱已然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有钱人往往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崇拜,而贫穷者则常常遭到冷落和歧视;很多原本正直善良的人,在权力的诱惑下也逐渐堕落,丧失了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IP属地:河南73楼2025-03-25 11:14
                          回复
                            人性充满曲折与矛盾。一个人表面上可能温和善良,内心却隐藏着黑暗和邪恶的一面。相反,有些人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心地却出奇地善良。人性难以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刻板定义,往往是善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交织。


                            IP属地:河南74楼2025-03-25 11:15
                            回复
                              在浩瀚无垠的时空之海中,我们皆是能量的载体。每一个念头,都在向宇宙传递着独特的信号。特斯拉曾说:“要理解宇宙,须从能量、振动与频率思考。”这是万物运行的底层密码。


                              IP属地:河南75楼2025-03-31 0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