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文,是一名工业设计师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周三
由于我昨天发一些观点被很多人怼了,他们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用户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再说的更细一点:用户的研究在一个中小型公司初始做产品的阶段不重要,就算要做用户研究也应该在产品推向市场后,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再去做用户研究,服务好自己的用户!这里说的不是广义的设计,只是作为设计师能主导的部分。
用户调研不重要并不代表我们不倾听用户的声音,特别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对我们产品的反馈将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建立既需要实际的东西,也需要无形的东西,实际的东西比如功能,这个我认为是红线,一件东西必须要是有用的,才能谈其他。
这方面无印良品其实做的就不太好,它来到中国后一反日本便宜好物的经营理念,直接当成大牌来销售,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受到了很多人的拥趸。加之中国对东亚文化天然好感和认同,我们渐渐的被各种洗脑神话(我以前也被洗脑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渐渐发现无印良品并非大牌奢侈品,这种割裂的品牌形象深深的伤害的它的粉丝,加上电商的崛起,同类商店的竞争,在经济不好时,大家就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理念买单。
撕开它的面纱后,就发现其实他不太能满足文青的装逼需求,也不符合有钱人的消费习惯,还因为价格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至于其他爆出来的产品不符合中国大陆人群的生活习惯,产品尺寸与大陆的其他东西无法搭配使用,抄袭风波,等等。
无法倾听自己用户对产品使用的反馈,带着傲慢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用户,不将产品做本土化的改良,这种野蛮的方式确实很好的保证了品牌的统一和调性,但却也缺乏对用户的尊重(产品本身的功能问题,无印良品用来十多年才改过来)
其实就算他们倾听了用户的反馈,并且及时作出调整,但是在大势面前还是很难活下来(诺基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其实无印良品就很像饭圈文化,它如果价格真的便宜下来,执行便宜好物的经营理念,势必会让它现在的铁杆粉丝感觉不舒服,这么做虽然他的用户池子会变大,但是原来的粉丝会脱粉,而且在这么一个激烈的市场上,它还不一定能竞争的过其他企业。
总结:刚开始的时候不必太在意用户研究,做出自己的调性,然后再慢慢优化自己的产品,倾听用户的反馈。至于最后还是可能会被干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只是一名设计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和大家交流
#设计分享##设计思考#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周三
由于我昨天发一些观点被很多人怼了,他们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用户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再说的更细一点:用户的研究在一个中小型公司初始做产品的阶段不重要,就算要做用户研究也应该在产品推向市场后,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再去做用户研究,服务好自己的用户!这里说的不是广义的设计,只是作为设计师能主导的部分。
用户调研不重要并不代表我们不倾听用户的声音,特别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对我们产品的反馈将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建立既需要实际的东西,也需要无形的东西,实际的东西比如功能,这个我认为是红线,一件东西必须要是有用的,才能谈其他。
这方面无印良品其实做的就不太好,它来到中国后一反日本便宜好物的经营理念,直接当成大牌来销售,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受到了很多人的拥趸。加之中国对东亚文化天然好感和认同,我们渐渐的被各种洗脑神话(我以前也被洗脑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渐渐发现无印良品并非大牌奢侈品,这种割裂的品牌形象深深的伤害的它的粉丝,加上电商的崛起,同类商店的竞争,在经济不好时,大家就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理念买单。
撕开它的面纱后,就发现其实他不太能满足文青的装逼需求,也不符合有钱人的消费习惯,还因为价格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至于其他爆出来的产品不符合中国大陆人群的生活习惯,产品尺寸与大陆的其他东西无法搭配使用,抄袭风波,等等。
无法倾听自己用户对产品使用的反馈,带着傲慢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用户,不将产品做本土化的改良,这种野蛮的方式确实很好的保证了品牌的统一和调性,但却也缺乏对用户的尊重(产品本身的功能问题,无印良品用来十多年才改过来)
其实就算他们倾听了用户的反馈,并且及时作出调整,但是在大势面前还是很难活下来(诺基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其实无印良品就很像饭圈文化,它如果价格真的便宜下来,执行便宜好物的经营理念,势必会让它现在的铁杆粉丝感觉不舒服,这么做虽然他的用户池子会变大,但是原来的粉丝会脱粉,而且在这么一个激烈的市场上,它还不一定能竞争的过其他企业。
总结:刚开始的时候不必太在意用户研究,做出自己的调性,然后再慢慢优化自己的产品,倾听用户的反馈。至于最后还是可能会被干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只是一名设计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和大家交流
#设计分享##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