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785贴子:1,329,020

中游记:河北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浩然


IP属地:河南1楼2025-02-12 08:53回复
    浩然《圆梦》(2024年,73章)
    这条小路是我熟悉的,今天却又显得陌生;此情此景本是以往无数情景的重复,倒变得在记忆里遥远而又新鲜。在以前,在当着村干部那时候,我们夫妻俩常常这样相跟着在这条小路走过去或者走回来,有时候是同去同回,有时候是我送妻子走娘家,有时候是我从娘家把妻子接回自己的家。
    每一次都是出村口之前默默地迈步行路不开口,等到离开村庄,才接续着那些永远也说不完的体己话。特别是分别了几天,我从刘吉素村把她接回自己的家,就更有好多我们都感兴趣的话要说。这一次分别了这么久,想法和心情变化得这么大,我有不少重要的话急需对她说;在心里掂量一下,又想放到后边再说,先说点别的为好,反正有许多话是我想说的,也是她想知道的。


    IP属地:河南2楼2025-02-12 08:56
    回复
      脚步轻轻。轻轻的脚步彼此也能听得见。从那脚步声中,不用回头看,我就能猜到身后的妻子距离我有多远。过了头一道砂河沟,前后左右再不见房屋院落,也没有过往行人,我忍不住地回过头去。妻子已经靠近了,几乎跟我脚跟挨脚跟。
      我有些兴奋地停住两只脚。妻子也收住步子。我盯着她,忍不住地低声问她:“离开这么多日子,想我没有?”妻子被问得红了脸,羞臊地瞥我一眼,低下头回答:“净说傻话,不想你想谁呢?快走路吧,小心让人家看见。”我拢住激动的心,继续往前走。


      IP属地:河南3楼2025-02-12 14:52
      回复
        妻子在后边跟上,小声告诉我:“你走这几个月,咱们王吉素村出了好多新事儿,光新媳妇就娶了四五个。”“是吗,都是谁家呀?”“对门儿的老吴家,就有两个老光棍儿办了喜事儿。别的那几家我不熟悉。”
        姓吴的两家挨着住,亲叔伯兄弟十个,以前由于穷,全在外村扛活,三十多岁都娶不上媳妇。土地改革以后他们分到土地,先后有两个找的寡妇,有两个娶上大姑娘,连不务正业、不干好事的吴二都混上个没有结过婚的媳妇。这几年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使王吉素村又少了两个打光棍儿的男人。


        IP属地:河南4楼2025-02-12 14:53
        回复
          童年时期成了孤儿,无依无靠,日子过得艰难而又寂寞。因此就打算继续上学,刻苦读书,能像地方戏曲和民间传说里的一些落难之人那样,只要中了状元做了高官,灾难就会完全消解,变得满门荣耀、一生富贵。别人知道了我这个想法,都嘲笑我是白日做梦;结果这“梦”因为没有人花钱供我上学而破灭。


          IP属地:河南5楼2025-02-13 06:01
          回复
            浩然《弯弯的月亮河》(2024年,23章)
            有一回,几个年岁比柳顺稍大一点的乡邻,到月亮河东岸打短工铡牲口草,柳顺求人家把他也带上闯练闯练,在望山疃(tuǎn)一个姓田的老爷爷家里借宿。
            头一年秋季歉收,冬天没下雪,开春就闹饥荒。柳顺从河东到河西,转了好几个村庄,不仅没找到个月工干,就连短工也没干两天;挣几个钱都填肚子了,空着两只手回到小杨树屯,坐在家对面的土坡上抹眼泪,不敢进家。


            IP属地:河南6楼2025-02-13 06:09
            回复
              铁凝《大浴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章,56页)
              【第一章】
              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一篇小说和一个写小说的人付出了多么大的诚意和热情。那热情也许是幼稚的浅薄的,却带着一种永不再现的清白和纯正。上铺无疑会得到尹小跳的羡慕,她本该就此打住自己,但她却欲罢不能,她必须要与人分享她这隐秘的幸福。


              IP属地:河南7楼2025-02-13 06:28
              回复
                她没有恋爱,校园里还没有出现值得她为他费神的人,那么就走出校园去吧。有一天上铺说她要给尹小跳介绍一个人,她说那人虽然不是作家或诗人,但离诗人很近,一个诗歌杂志的编辑。她说听他聊天你会觉得很有意思。


                IP属地:河南8楼2025-02-13 06:33
                回复
                  她和这个编辑见了面,就像刻意要去寻求一种刺激。毕竟她只是一个学生,而对方是一个诗歌杂志的编辑。编辑的地位仅次于作家吧,也仅比作家低那么一点儿,小小的一点儿。


                  IP属地:河南9楼2025-02-13 06:34
                  回复
                    铁凝《无雨之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38章)
                    【第1章】
                    首先是深夜归来的普运哲不再把沙发上的葛佩云轻声唤起;然后当普运哲提出分房睡觉时,葛佩云也没有表示不愿分。从此他睡到了葛佩云的楼上。还有,从前普运哲的衣服都是衣柜里有什么就穿什么,现在他常常讲出款式写信让在北京念书的女儿购买。


                    IP属地:河南10楼2025-02-13 06:43
                    回复
                      普运哲换过鞋出了门,临出门前他对葛佩云说:“也许你应该出去工作,多接触接触外界。市外办新开办了出国人员服务部,那儿比较轻松,福利也高。”葛佩云独自坐在客厅里,内心充满前所未有的愁苦。
                      葛佩云上了班,就在那次早晨吵了嘴之后不久。她所谓上班就是每天在那个出国人员服务部坐一会儿。大家对她非常客气,每次还没进办公室就有人为她泡好了热茶。葛佩云守着别人为她泡的茶,总觉得像是有人为了“稳”住她,于是她便心神不定地奔回家中,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对头天已经检查过的角落进行重新搜索、观察。


                      IP属地:河南11楼2025-02-13 06:44
                      回复
                        葛佩云只读过四年小学,后来父母双双瘫痪,她就退学在家,一边照顾父母一边下地干活儿,成了全村最可怜的孩子。后来普运哲下放到葛佩云的村子,分配在生产队喂牲口,有村人打听到他的底细,知道他是城里一个工厂的技术员,在厂里犯了事才被打发来的,就把葛佩云给他做了介绍。那一年葛佩云26岁,普运哲比她大两岁。
                        葛佩云和普运哲成了家,有了女儿。不久葛佩云的父母双双病逝,普运哲充当孝子,按照乡间习俗为他们披麻戴孝,摔盆打幡送了终。普运哲的仁义孝顺赢得了村人的敬重。人们早已忘记他本是个被改造的对象。他们相信他的见解,乐意采纳他的主意。当方圆几百里的农民连赶集卖花生米都不敢时,普运哲已经半是公开半是秘密地为大队办起了塑料加工厂。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2-13 06:49
                        回复
                          普运哲的才能和内心,葛佩云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她只知道他是可以信赖的,跟着他她就受不了罪。既然守住丈夫过日子就是目的,她又有什么必要增加对他的了解呢?去年当惟一使她受过累的女儿顺利考上北大外语系之后,葛佩云就更没有什么可以挂心的事了。
                          她无所事事,隐约的自卑感又使她不愿意和其他几位市长夫人来往,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关起门来看电视。她常常把自己看得昏天黑地迷迷糊糊,直看到电视屏幕上下起雪花,她也歪在沙发上睡了过去。深夜开会归来的普运哲几次见过电视“下雪”而葛佩云昏睡的场面,这场面令他心中充满无奈的疲惫。


                          IP属地:河南13楼2025-02-13 06:50
                          回复
                            他闭掉电视轻声叫醒她——只有他自己明白他的这种轻声与其说是对妻子的关怀,不如说是职业习惯所致——他时刻留意着自己在市民面前的形象,这种留意甚至转化成在家庭里的下意识。这时他觉得葛佩云像是随意沦落在街头或者车站的一个市民。


                            IP属地:河南14楼2025-02-13 06:51
                            回复
                              【第2章】
                              星期天早晨,陶又佳照例是不起床的。她似睡非睡地躺着,思绪正如她此刻的身体:散漫而又自在。五月的阳光透过亚麻窗帘洒向陶又佳的大床,她从床的这头滚向床的那头。


                              IP属地:河南15楼2025-02-13 0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