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58
  • 2回复贴,共1

大家好 大家吉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元宵 偏巧是2月12日 詩聖 杜甫先生的生日
古文人具備諸般高華之境 高潔之志 在年少時的王定源看來 是理應如此的 但 近些年 王定源得知西漢鑿壁偷光 長大後卻貪婪斂財的匡衡先生 北宋滿腹才學 書法不俗的奸臣蔡京先生 他們都深諳官場世故之道 甘於腐朽墮落 由此 王定源對杜甫先生之輩 愈發敬重
很多最基本的事理、是非準則 說起來容易 但 若 真要長期貫徹起來 卻是不太容易的 甚至是不太可能的 古今人事 無關仕宦 常見如此 是故 王定源覺得 還是多讀書 少交際 比較好 不管是在什麼年代 什麼地方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 王定源認為 更好的生活方式 就是長期保有閱讀習慣 如此 才更趨近真與美的高華之境 不易被濁世萬象蠶食、腐蝕 事實如此 沒有閱讀習慣的成年人 就是比較容易走向腐朽 平庸 墮落之境 太多太多人對此 習以為常 多麼可怕!
相較於東晉詩人陶淵明先生 北宋詩人林和靖先生的超然塵外 杜甫先生是相對入世的 胸懷家國天下 但 此類人無疑歷來易為世所傷 難以顧得周全 特別是像杜甫先生這樣經歷了安史之亂歷史重創的文人墨客 後世人往往只看到他們的文學成就 對於他們的人生輾轉及思想煎熬 是不太可能感同身受的
相較於常人 文人的精神世界更豐富 內涵更深遠 自然也就更為敏感多思 杜甫先生的家國情懷 也不是絕大多數市井中人可以體會的
位於成都的杜甫草堂 不僅能讓今人得以一窺唐風遺韻 還能切身感受不俗的文化底蘊 愛讀書、有內涵的人 心靈有所追求寄託 人生 勢必會大不一樣
杜甫先生健在時 文學成就並不曾受到多大重視 而在他謝世後 詩名遠播 千年流芳
這樣的人 似乎並沒遠去
以下杜甫肖像出自王定源以前看的《故宮畫譜.高士》 作者是元朝大才子趙孟頫先生
“頫”音、义皆同“俯”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2 06:55回复

    王定源2025.2.12 元宵凌晨
    展卷聽風臨窗下,
    錦書落墨染桃華。
    故園柳色春幾許,
    畫夢傾城都是他。
    “聽”就是“听” “錦書(锦书)”的文化内涵——象征爱情、思念与高雅情谊,指写在锦绸上的书信,代表深情厚意与文化传承,现代则泛指充满深情的书信或作品。 “園”就是“园” “幾”就是“几” “畫夢”就是“画梦”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2 06:55
    回复


      IP属地:上海3楼2025-03-25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