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极评点胡玫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胡玫电影从主题到剧情,都是拥林派那套俗不可耐、愚不可及的阴谋论。本质上就是《红楼梦》作者最鄙视的那种“宝黛谈恋爱、坏人搞破坏”、“才子佳人加小人”的恶俗三角恋模式。用曹雪芹的原话说,就是所谓“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从这个立意上看,胡玫的宣传网文有一点倒是讲的很对:胡玫电影跟87版骨子里是相通的。胡玫电影和87版都十分热衷于宣扬这些捧林诬钗的阴谋论,都是曹雪芹所最为鄙视的这种“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的反原著俗套。区别只是在于,87版竭力造谣诋毁的主要是宝钗、袭人、王夫人三人,胡玫电影则扩大为造谣诋毁贾家、薛家两个家庭,但依然不脱拥林派最为沉迷的这种“宝黛谈恋爱、坏人搞破坏”的俗套。
按理说,胡玫电影如此竭力宣扬阴谋论,投合拥林派的阴暗心理,电影上映后应该很受拥林派欢迎才对。但事实上的效果却完全相反。胡玫电影遭到了绝大多数拥林派的一致踩踏,从导演到演员,从剧情到服化道,拥林派把胡玫电影骂的狗血喷头。而且这种痛骂很多属于非常典型的玩双标。对照87版,胡玫电影很多地方都跟87版高度相似,也就是一样的差、一样的烂、一样的反原著。但同样的又差又烂,到了拥林派口中,87版就是万世经典,胡玫电影就一无是处。比如说剧情,胡玫电影固然颠三倒四地胡改,87版的剧情不也是大量删除脂本原著尊钗抑黛的情节,到后六集更是不顾脂本提示、疯狂魔改吗?但拥林派却只说胡玫电影乱来,完全不提87版反原著魔改。又比如角色定位,张淼怡说林黛玉“离经叛道”,当然是不着边际的造谣胡扯。但87版对林黛玉的定位,不就是所谓的“反封建叛逆者”吗?拥林派却只是痛骂张淼怡,完全不提张淼怡的这些反原著谎言就是顺着拥林派一贯宣扬的捧林诬钗谬论来讲的。再比如演员,拥林派痛骂张淼怡颜值不高,但陈晓旭不也是颜值不高?当年陶慧敏的颜值可是碾压陈晓旭的,连王扶林也承认陈晓旭不够漂亮。足见,胡玫电影虽然确实很差很烂,但痛骂胡玫电影的拥林派却大多是为黑而黑。因为胡玫电影最差最烂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迎合拥林派口味来的。换了87版出现了同样的又差又烂的情节,拥林派不仅不会骂,还会如痴如醉地沉迷。
为啥胡玫电影会出现这种讨好不成反倒挨打的情况?因为胡玫电影的生态位已经被87版牢牢占据了。现阶段拥林派只认87版,根本不会用正常心态去看待其它的《红楼梦》题材影视剧。本来,拥林派就是一个高度情绪化、不断自我催眠的反原著粉圈。绝大多数拥林派是根本没有鉴别是非优劣的能力的,也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脂评本《红楼梦》原著原文,甚至连程本《红楼梦》都未认真看过,甚至包括很多著名的拥林派红学家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拥林派需要的是制造一个粉圈谎言,虚造一个书中根本不存在的假“林黛玉”,通过不断偷窃宝钗等其他人物的优点,来对这个虚假“林黛玉”无限拔高。书中真实的林黛玉是怎样的,对于拥林派来说毫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护这个虚假“林黛玉”的光环。在现阶段,拥林派是把这个反原著的虚假“林黛玉”投射在87版和陈晓旭身上的。只要你不是87版、不是陈晓旭,哪怕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异,也等于是动摇了那个虚假“林黛玉”的光环。所以,胡玫电影再怎么迎合拥林派,也根本不可能受到拥林派认同,只会遭到拥林派本能反应式的疯狂撕咬。谁让胡玫不是王扶林、张淼怡不是陈晓旭呢?即使你真的比王扶林、陈晓旭更强更好,人家拥林派也根本不认账。
具有讽刺性的是,胡玫电影目前的状态,也正是87版初播之际的遭遇。87版自身也是竭力迎合拥林派阴谋论的作品,对宝钗、袭人、王夫人这三个剧组认定的“反面人物”竭力造谣诋毁,甚至不惜编造出很多跟脂本提示完全相反的魔幻情节来加以诬蔑抹黑。按理说,87版也应该很受当时的拥林派欢迎才对。但事实上,87版播出以后,却在拥林派当中恶评如潮。官方红学会公认87版是失败作品,认为87版后6集自创剧情乃是“令人失望的新结局”。拥林派评家纷纷指责陈晓旭没有表演出林黛玉的诸多美好,一味尖酸刻薄。甚至有很多拥林派观众认为87版的倾向是“美化宝钗”、“贬低黛玉”。这种情况也让当年的王扶林大跌眼镜。就像现在的胡玫破防一样,王扶林也是气得痛骂那些看了87版反倒喜欢宝钗的观众“思想落后”。直到1996年白盾编撰《红楼梦研究史论》,官方拥林派对87版的评价都是以负面恶评为主的。为啥87版当年也曾经落入过如今胡玫电影这种讨好不成反挨打的境地?因为那时候的拥林派是把上述那个虚假“林黛玉”投射在62版越剧《红楼梦》的王文娟版林黛玉身上的。陈晓旭跑去演林黛玉,也等于是戳破了虚假“林黛玉”的光环。自然一样会遭到那时候拥林派的为黑而黑式的痛骂!
那么,87版在拥林派中间的口碑是如何翻盘的?其实翻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长时间反复重播洗脑。87版占据CCTV这个国内最大的电视播放平台,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反复重播,特别是每个寒暑假都会被各电视台反复重播。经过了二三十年以后,现在的拥林派都是从小看87版长大的,有先入为主的童年滤镜,在这些毫无鉴别能力的拥林派的眼中,87版自然就成了原著化身、万世经典,任何批评和质疑都不能容忍。而当年看着62版越剧《红楼梦》长大的那一批拥林派都已经老了、死了,也再也不会跳出来指责王扶林和陈晓旭“糟蹋林黛玉”了。原来属于62版越剧和王文娟的这个生态位,自然就被87版和陈晓旭占据了。于是,就轮到87粉拥林派跳出来指责别的影视剧“糟蹋林黛玉”了。所谓的“万世经典”,说白了,就是熬时间抢到了被拥林派心理投射的生态位。
所以,从理论上说,胡玫电影虽然现在口碑碎了一地,但拉长时间来看,也有可能是在拥林派当中获得翻盘的。不过,这需要持续投入。比如把电影拷贝无偿捐献给各电视台,甚至倒贴钱让各电视台在每个寒暑假反复重播。若能持续投入二三十年,熬到现在的这批87粉拥林派都老了、死了,新一代拥林派是看着胡玫电影长大的。胡玫电影自然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87版那样的“万世经典”。只是胡玫舍得下这样的老本吗?如果舍不得,那就干脆别想了。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胡玫电影从主题到剧情,都是拥林派那套俗不可耐、愚不可及的阴谋论。本质上就是《红楼梦》作者最鄙视的那种“宝黛谈恋爱、坏人搞破坏”、“才子佳人加小人”的恶俗三角恋模式。用曹雪芹的原话说,就是所谓“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从这个立意上看,胡玫的宣传网文有一点倒是讲的很对:胡玫电影跟87版骨子里是相通的。胡玫电影和87版都十分热衷于宣扬这些捧林诬钗的阴谋论,都是曹雪芹所最为鄙视的这种“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的反原著俗套。区别只是在于,87版竭力造谣诋毁的主要是宝钗、袭人、王夫人三人,胡玫电影则扩大为造谣诋毁贾家、薛家两个家庭,但依然不脱拥林派最为沉迷的这种“宝黛谈恋爱、坏人搞破坏”的俗套。
按理说,胡玫电影如此竭力宣扬阴谋论,投合拥林派的阴暗心理,电影上映后应该很受拥林派欢迎才对。但事实上的效果却完全相反。胡玫电影遭到了绝大多数拥林派的一致踩踏,从导演到演员,从剧情到服化道,拥林派把胡玫电影骂的狗血喷头。而且这种痛骂很多属于非常典型的玩双标。对照87版,胡玫电影很多地方都跟87版高度相似,也就是一样的差、一样的烂、一样的反原著。但同样的又差又烂,到了拥林派口中,87版就是万世经典,胡玫电影就一无是处。比如说剧情,胡玫电影固然颠三倒四地胡改,87版的剧情不也是大量删除脂本原著尊钗抑黛的情节,到后六集更是不顾脂本提示、疯狂魔改吗?但拥林派却只说胡玫电影乱来,完全不提87版反原著魔改。又比如角色定位,张淼怡说林黛玉“离经叛道”,当然是不着边际的造谣胡扯。但87版对林黛玉的定位,不就是所谓的“反封建叛逆者”吗?拥林派却只是痛骂张淼怡,完全不提张淼怡的这些反原著谎言就是顺着拥林派一贯宣扬的捧林诬钗谬论来讲的。再比如演员,拥林派痛骂张淼怡颜值不高,但陈晓旭不也是颜值不高?当年陶慧敏的颜值可是碾压陈晓旭的,连王扶林也承认陈晓旭不够漂亮。足见,胡玫电影虽然确实很差很烂,但痛骂胡玫电影的拥林派却大多是为黑而黑。因为胡玫电影最差最烂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迎合拥林派口味来的。换了87版出现了同样的又差又烂的情节,拥林派不仅不会骂,还会如痴如醉地沉迷。
为啥胡玫电影会出现这种讨好不成反倒挨打的情况?因为胡玫电影的生态位已经被87版牢牢占据了。现阶段拥林派只认87版,根本不会用正常心态去看待其它的《红楼梦》题材影视剧。本来,拥林派就是一个高度情绪化、不断自我催眠的反原著粉圈。绝大多数拥林派是根本没有鉴别是非优劣的能力的,也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脂评本《红楼梦》原著原文,甚至连程本《红楼梦》都未认真看过,甚至包括很多著名的拥林派红学家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拥林派需要的是制造一个粉圈谎言,虚造一个书中根本不存在的假“林黛玉”,通过不断偷窃宝钗等其他人物的优点,来对这个虚假“林黛玉”无限拔高。书中真实的林黛玉是怎样的,对于拥林派来说毫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护这个虚假“林黛玉”的光环。在现阶段,拥林派是把这个反原著的虚假“林黛玉”投射在87版和陈晓旭身上的。只要你不是87版、不是陈晓旭,哪怕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异,也等于是动摇了那个虚假“林黛玉”的光环。所以,胡玫电影再怎么迎合拥林派,也根本不可能受到拥林派认同,只会遭到拥林派本能反应式的疯狂撕咬。谁让胡玫不是王扶林、张淼怡不是陈晓旭呢?即使你真的比王扶林、陈晓旭更强更好,人家拥林派也根本不认账。
具有讽刺性的是,胡玫电影目前的状态,也正是87版初播之际的遭遇。87版自身也是竭力迎合拥林派阴谋论的作品,对宝钗、袭人、王夫人这三个剧组认定的“反面人物”竭力造谣诋毁,甚至不惜编造出很多跟脂本提示完全相反的魔幻情节来加以诬蔑抹黑。按理说,87版也应该很受当时的拥林派欢迎才对。但事实上,87版播出以后,却在拥林派当中恶评如潮。官方红学会公认87版是失败作品,认为87版后6集自创剧情乃是“令人失望的新结局”。拥林派评家纷纷指责陈晓旭没有表演出林黛玉的诸多美好,一味尖酸刻薄。甚至有很多拥林派观众认为87版的倾向是“美化宝钗”、“贬低黛玉”。这种情况也让当年的王扶林大跌眼镜。就像现在的胡玫破防一样,王扶林也是气得痛骂那些看了87版反倒喜欢宝钗的观众“思想落后”。直到1996年白盾编撰《红楼梦研究史论》,官方拥林派对87版的评价都是以负面恶评为主的。为啥87版当年也曾经落入过如今胡玫电影这种讨好不成反挨打的境地?因为那时候的拥林派是把上述那个虚假“林黛玉”投射在62版越剧《红楼梦》的王文娟版林黛玉身上的。陈晓旭跑去演林黛玉,也等于是戳破了虚假“林黛玉”的光环。自然一样会遭到那时候拥林派的为黑而黑式的痛骂!
那么,87版在拥林派中间的口碑是如何翻盘的?其实翻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长时间反复重播洗脑。87版占据CCTV这个国内最大的电视播放平台,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反复重播,特别是每个寒暑假都会被各电视台反复重播。经过了二三十年以后,现在的拥林派都是从小看87版长大的,有先入为主的童年滤镜,在这些毫无鉴别能力的拥林派的眼中,87版自然就成了原著化身、万世经典,任何批评和质疑都不能容忍。而当年看着62版越剧《红楼梦》长大的那一批拥林派都已经老了、死了,也再也不会跳出来指责王扶林和陈晓旭“糟蹋林黛玉”了。原来属于62版越剧和王文娟的这个生态位,自然就被87版和陈晓旭占据了。于是,就轮到87粉拥林派跳出来指责别的影视剧“糟蹋林黛玉”了。所谓的“万世经典”,说白了,就是熬时间抢到了被拥林派心理投射的生态位。
所以,从理论上说,胡玫电影虽然现在口碑碎了一地,但拉长时间来看,也有可能是在拥林派当中获得翻盘的。不过,这需要持续投入。比如把电影拷贝无偿捐献给各电视台,甚至倒贴钱让各电视台在每个寒暑假反复重播。若能持续投入二三十年,熬到现在的这批87粉拥林派都老了、死了,新一代拥林派是看着胡玫电影长大的。胡玫电影自然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87版那样的“万世经典”。只是胡玫舍得下这样的老本吗?如果舍不得,那就干脆别想了。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