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广西日报》的教育通讯:
上思县“外向合作”给民族教育插上希望之翼(教育通讯)
作者:黄 秋 陶 靖
上思县十万大山深处有一个瑶族乡,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过山瑶,由于受历史和观念等因素制约,瑶族女童教育多年来面临系列难题和挑战。近年来,该县教育部门经过科学考察,并结合当地实际,以瑶胞女童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出寄宿制全免费外向合作型教育新模式,破解了多年来制约瑶族女童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十万大山瑶族女同胞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多年来,一直受“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等陈旧观念束缚,加上受旧风俗、自然条件、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大多数瑶族女童小学毕业即辍学在家,失去了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失去了教育这把改变命运的“金钥匙”。过去该县女瑶童大多分散在各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就读。为进一步提高瑶胞受教育程度,尤其是女瑶胞受教育程度,推动瑶族教育进一步发展,上思县把瑶胞女童分散教育转变成集中寄宿制全免费教育,并设立奖学基金,激励女瑶童发奋学习。2008年7月,洪锡标先生、民进两广省(区)委的领导来到上思考察调研。他们深入高山瑶寨,当得知十万大山里瑶族同胞因受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影响,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辍学现象严重时,洪锡标先生现场拍板决定,解囊资助鼎力支持上思县民族中学开办首届“瑶胞女子班”,并承诺在该县民族中学设立“佛山生生上思县民族中学瑶胞女子班助学金”,帮助瑶胞女孩重燃求学梦。“生生瑶族女子班”首届招收56人。2009年9月增设“广西民进瑶胞女子班”又一批56名女瑶童入校集中学习。根据该县“寄宿制民族班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扩大女瑶胞接受全免费寄宿制教育的人数、扩大教育影响面。与此同时,广西民进、广东佛山市生生水产公司、广西鑫凤置业投资公司、广西联润置业公司等单位先后捐资30多万元(含奖学金1.5万元)助学。
寄宿制全免费女童教育、外向型合作教育新机制扩大了山区瑶族教育的社会影响,拓宽了瑶族教育的新路子。 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瑶胞女生们在上思县民族中学快乐地生活、学习,这些带露的山花,在爱的阳光下将更加绚丽多姿。
-------该文发表于2009年10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上思县“外向合作”给民族教育插上希望之翼(教育通讯)
作者:黄 秋 陶 靖
上思县十万大山深处有一个瑶族乡,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过山瑶,由于受历史和观念等因素制约,瑶族女童教育多年来面临系列难题和挑战。近年来,该县教育部门经过科学考察,并结合当地实际,以瑶胞女童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出寄宿制全免费外向合作型教育新模式,破解了多年来制约瑶族女童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十万大山瑶族女同胞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多年来,一直受“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等陈旧观念束缚,加上受旧风俗、自然条件、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大多数瑶族女童小学毕业即辍学在家,失去了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失去了教育这把改变命运的“金钥匙”。过去该县女瑶童大多分散在各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就读。为进一步提高瑶胞受教育程度,尤其是女瑶胞受教育程度,推动瑶族教育进一步发展,上思县把瑶胞女童分散教育转变成集中寄宿制全免费教育,并设立奖学基金,激励女瑶童发奋学习。2008年7月,洪锡标先生、民进两广省(区)委的领导来到上思考察调研。他们深入高山瑶寨,当得知十万大山里瑶族同胞因受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影响,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辍学现象严重时,洪锡标先生现场拍板决定,解囊资助鼎力支持上思县民族中学开办首届“瑶胞女子班”,并承诺在该县民族中学设立“佛山生生上思县民族中学瑶胞女子班助学金”,帮助瑶胞女孩重燃求学梦。“生生瑶族女子班”首届招收56人。2009年9月增设“广西民进瑶胞女子班”又一批56名女瑶童入校集中学习。根据该县“寄宿制民族班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扩大女瑶胞接受全免费寄宿制教育的人数、扩大教育影响面。与此同时,广西民进、广东佛山市生生水产公司、广西鑫凤置业投资公司、广西联润置业公司等单位先后捐资30多万元(含奖学金1.5万元)助学。
寄宿制全免费女童教育、外向型合作教育新机制扩大了山区瑶族教育的社会影响,拓宽了瑶族教育的新路子。 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瑶胞女生们在上思县民族中学快乐地生活、学习,这些带露的山花,在爱的阳光下将更加绚丽多姿。
-------该文发表于2009年10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