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怎样抑制癌痛?
--------作家陶靖------
癌症患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癌痛。可以说晚期癌症患者是被活活痛死,活活饿死、活活困死的。晚期癌症患者面对难止、难忍的阵发性疼痛,心如死灰,悲观绝望,心灵崩溃,情绪恶劣,而且从根本上长期抑痛,是古今中外医学界面临的大难题,也是全球医学界至今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大挑战。癌症与常规疾病不同的根本特征是疼痛难抑、疼痛难忍。晚期癌症患者甚至可以发展到“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程度。刻骨铭心的晚期癌痛让患者雪上加霜,本已衰弱不堪的身体,在剧痛折磨下,死亡走向不可逆转。那么癌痛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疼痛的复杂病因(源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长期抑痛。控痛的漫漫长途中,避免单纯片面地从局部病灶和具体症状着手调控,而是从全局、整体和系统高度、从内外环境高度考察和调控。
癌痛的源头因素如下:
(1)气血不畅导致疼痛。古人告诉我们“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由于晚期癌症患者身体衰弱不堪,步履艰难,运动锻练艰难,气滞血淤,血流不通畅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态,晚期癌症患者天天痛苦不堪,常常卧床不起,器官功能日益衰弱、血管不通畅直接导致缺血性疼痛。因此“痛死+饿死+困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真实写照。
(2)肿瘤破溃导致疼痛不堪。晚期癌症患者因为外力刺激、运动过度、辛劳过度、体内其它疾病恶化等因素导致肿瘤破溃出血,反复破溃出血。肿瘤是个大血胞是对恶性肿瘤的外在形象描述。由毛细血管网和大血胞组成的恶性肿留,因破溃出血引发失血性疼痛,减少肿瘤破溃,才能减轻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战略,患者与肿瘤“长期共存、与狼共舞”。预防和降低破溃发生概率,通过化疗法、呼吸新鲜氧气法等办法缩小体内肿瘤,由溃烂脓变转化为数量减少和体积缩小,抑制肿瘤扩散。
(3)血管破裂导致疼痛。动脉血管破裂、静脉血管破裂、毛细血管破裂都会导致出血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气血衰竭导致血管脆化现象,在外力刺激、食物刺激、内在疾病刺激、情绪刺激冲击下,特别容易血管破裂出血。血管脆化性出血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大难题和大挑战,也为医学界的医生和专家带来巨大的手术风险。晚期癌症患者血管脆化现象,以预防为主,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能量和营养供应及其吸收利用为主题,同时减少药物损害血管和疾病损害血管,从血管机能方面降低血管硬化和脆化现象发生的概率。
(4)气候突变导致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因为内环境日益恶化,各器官衰弱不堪,面对气温骤变,例如下雨、下雪、打霜等天气突变,刺激机体,引发身体严重不适,导致疼痛发生。包括阵发性疼痛、周期性疼痛、规范性疼痛、不规范性疼痛等等。抑制气候突变性疼痛,以预防为主、改善人体内环境和器官功能为核心,晚期癌症患者虽然经受疼痛和乏力双重打击,仍然要利用疼痛间隙坚持身体锻练(包括自己主导的主动锻炼和家属主导的被动锻炼),尤其坚持每日到大自然中大量呼吸空气中的新鲜氧气。通过每日大量补充新鲜氧气,改善体内严重缺氧状态,通过“吸吸呼”模式吸氧抑制肿瘤进一步发展。
(5)药物刺激导致疼痛。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服药或静脉点滴刺激性针剂(包括化疗药物)引发的剧烈反应,尤其是化疗药物刺激肌体,因其毒副作用导致疼痛加剧,甚至难以忍受。同时也会导致食欲衰竭(恶心呕吐)、精疲力竭等等副作用。医治过程中依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具体病况实际,实施针对性、特色治疗,避免盲目机械照搬国外临床指南,不顾患者个人实际,盲目用药,提高治疗中的针对性,减少患者痛苦,切实降低临床“治死率”,提高临床“生存率”。
(6)器官外伤导致疼痛。因手术导致气官外伤,因疾病、病毒侵袭器官,因化疗药物刺激等外在因素,都会导致器官或肌肉组织疼痛。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用药失当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器官伤害性疼痛,做到防患于未然。
(7)肿瘤导致疼痛。癌症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体“内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免疫力、自愈力、抵抗力逐渐衰竭,肿瘤体积不断增长,晚期癌症患者肿瘤四处扩散侵袭占位,导致肿瘤压迫器官,压迫血管,堵塞器官引发持续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压迫性疼痛(包括梗塞性疼痛),通过手术和服药、锻炼调理等综合手段从系统、整体解决,患者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自已的抗癌自救能力,力争从源头上解决疼痛问题,做到减轻疼痛、降低疼痛发生的概率。
(8)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疼痛。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器官失能失用,引发疼痛。癌症患者最大的难题是器官功能在癌魔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双重夹击下走向逐渐衰竭,甚至呈现不可逆趋势。因为器官的功能衰竭,导致能量和营养衰竭,内力枯竭,随之而来的内环境也日趋恶化。改善器官功能,抑制器官功能衰竭关键要保护人体的吸收能力。患者的吸收机能改善,食欲也会随之改善。通过改善患者的内外环境,保障物质和精神双重能量供应,从而从根本上抑制器官功能衰退。
(9)能量和营养衰竭导致疼痛。癌症患者从发病初期开始,首先表现的是食欲逐渐衰竭(厌食),由于顽固性厌食导致肿瘤患者各器官和肌体所需要的食物能量严重缺乏,肌体和器官需要的营养也逐渐匮乏。长期阵发性疼痛也标志着能量和营养衰竭了,能量衰竭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疼痛产生了。保护和维持人体各器官的良好功能,前提条件是患者要拥有充足的食物能量和食物营养供应,保障器官所需。
(10)情绪恶化导致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承受癌痛、食欲衰竭等打击,往往精神意志力逐渐衰竭,心态逐渐崩溃、心理抑郁、悲观绝望。癌痛导致心态恶劣,而心态恶劣又加剧了疼痛,因此,癌症患者要及时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对癌症本质要树立正确认识,树立抗癌信心、决心、恒心和勇气,面对疼痛折磨,既不悲观绝望,也不消极等死,树立“战略上藐视癌症,战术上重视癌症”的新观念,避免被癌魔的攻势吓倒、吓死。长树良好乐观的抗癌自救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分夺秒抗癌自救,才能调动自已的意志力抗癌,才可能根本抑痛。
(11)其它疾病导致疼痛。癌症患者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在难以控制肿瘤扩散的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一些关联性疾病,不少晚期患者没有死于癌症本身,最终死于关联性疾病,关联性疾病也会导致疼痛产生或加剧疼痛,同时也能够促使“内环境”进一步恶化,例如因病产生血管栓塞性高血压、心脏病或尿毒症等等疾病,让本来已经衰竭不堪的晚期患者雪上加霜。控制相关疾病,才能减轻或抑制疼痛。从单纯控制病灶和症状,转化为从整体高度,系统高度和内外环境角度着手调控疼痛,才可能产生长期实效。因此抑制癌症疼痛,首先要找准疼痛的原因,从源头上抑制,当药物抑痛无效后,应从非药物抑痛领域(自然疗法领域)寻找抑制癌痛的新方向、新路子、新办法。实施直接抑痛和间接抑痛相结合,局部病灶抑痛和系统整体抑痛相结合,精神能量抑痛和物质能量抑痛相结合,药物抑痛和非药物抑痛相结合。从战略意义上减轻癌痛,从根本意义上减轻癌痛,才能实现长期抑痛目标。
(12)癌细胞快速分裂并且侵袭占位导致疼痛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力进一步衰竭,导致癌细胞快速分裂占位,出现压迫性疼痛、转移性疼痛,占位性疼痛和严重身体不适。例如癌细胞骨转移、肝肾转移、脑转移导致的剧烈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肿瘤失控,癌痛发作频率增加,时间延长,疼痛加深,甚至痛彻骨髓,而且药物难以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并且失控,标志着癌痛也会失控,常常让癌症患者感到生不如死,心态绝望悲凉,抗癌意志力彻底崩溃,患者不可逆地走向死亡。坚持中西药疗、食疗、体疗、精神疗法相结合,改善内外环境的自然疗法相结合,整体疗法、系统疗法相结合、综合调控癌痛、抑制内环境恶化。
(13)不良食物刺激导致疼痛。癌症患者坚持食物忌口的原则,不胡吃海喝,不滥吃乱喝,克服只顾食物的营养,不顾食物的药性的不忌口饮食习惯。不吃硬质食物(坚硬食物)、滚烫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发物”坚持不食,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例如摄入疏菜汁、水果汁、新鲜玉米汁、新鲜芋头汁、新鲜红薯汁等流质食物。民间谚语也告诉我们“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不适合的食物刺激肿瘤发展,适合患者的食物有利于改善内环境,对肿瘤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癌症患者忌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中晚期癌症患者不宜饮酒、不宜吸烟、不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发物”,多吃红薯、芋头、绿豆、茄子、玉米等有利于抵抗癌症的食物。坚持不吃“发物”,多吃抗癌食物,从而降低疼痛爆发的概率,减轻疼痛。
(14)生活环境恶化导致疼痛。环境致痛包括内环境致痛和外环境致痛。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身体衰弱不堪,难以适应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例如外部震动导致肿瘤破溃出血性疼痛,环境噪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水质、空气污染、幅射污染等不良外环境因素加重病情,诱发疼痛产生和加剧。不少癌症患者选择到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坡月村、长寿村疗养就是利用了巴马县良好而独特的自然环境疗养身体,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延长生命的疗养目标。癌症患者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体内环境改善,实现“带瘤生存”的战略目标。
抑制癌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一、综合锻练抑痛法。抑痛方法包括直接抑痛法和间接抑痛法。综合锻练法并不能直接抑制癌痛,但是通过体能锻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改善人体机能,改善人体内环境,实现间接抑痛的目的。体能锻练法包括:散步法、竞走法、太极拳法、五禽戏法、八段锦锻练法、站桩法、打坐法、郭林新气功锻练法、穴位按摩法等等传统方法。患者适宜采用综合锻练法,不宜采用单一锻练法,才能提高体能锻练成效。
二、环境抑痛法。这是一种间接抑痛方法。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源头因素,不仅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也有人体内部环境因素恶化所导致。内环境不断恶化是致痛的根本原因,但是恶劣的外环境也是致痛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患者顽固性疼痛的内因,外环境里的不良因素是致痛的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外环境也包括患者生活的宇宙大环境、生活小环境和工作小环境。改善外环境也能够促使内环境改善。同理,外环境恶化,也能促使人体内环境恶化。因此癌症患者选择良好的外部环境疗养,通过疗养缓解症状,改善内环境,达到减轻疼痛,延长寿命的目的。例如不少癌症患者积极奔赴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甲篆镇坡月村、长寿村疗养,通过患者的主观努力,不少患者获得了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疗养实效。
三、食疗抑痛法。这也是间接抑痛法。古人告诉我们:食物也有药性,药食同源。所谓“食疗”是指通过摄入适当的食物调理身体机能、改善内环境,达到间接抑痛的目的,这也是癌症患者养生保健康的饮食方法。在食疗过程中患者充分利用食物的药性调理器官机能,同时也为身体补充必需的食物能量和食物营养。例如癌症患者常吃抗癌食物红薯、芋头、玉米、绿豆、山楂、苹果、茄子等抗癌食物,不吃癌症“发物”,例如不吃母猪肉、羊肉等易于刺激肿瘤生长的肉制食品。不饮酒、不吸烟、不食辛辣食物,远离这些刺激肿瘤生长的“发物”。平时坚持忌口原则,不胡吃海喝、乱吃滥喝、暴饮暴食。摄入无污染的山泉水、深井水、无污染的野菜,或者由家属种植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四、药疗抑痛法。这是直接抑痛办法。药物抑痛包括西药抑痛法、中草药抑痛法。例如采用中药杜仲、三七直接抑痛,或者采用培根护本的中草药配方直接抑痛,也采用吗啡、杜冷丁、止痛片等西药直接抑痛。晚期癌症患者采用中西药物直接抑痛往往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很快复发。因为内环境日益恶化、器官功能衰竭、人体能量和营养枯竭、内力也衰竭等因素造成抑痛困难重重,单凭药力又很难根本改善日益恶化的内环境。
晚期肿瘤患者仍然要坚持身体锻练,通过改变或选择外环境疗养、食疗、精神疗法、氧疗等方法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五、外科抑痛法。中西医的手术法、拔罐法、针灸法、穴位按摩法、理疗法、热敷法(热疗法)等等方法,这是直接抑痛法,直接针对疼痛的病灶,对症施治的办法。外科法只针对病灶和症状,只能起一时之效,或者暂时减轻痛苦,不能根本抑痛,也不能长期抑痛。但外科抑痛法能为晚期患者衰弱不堪的身体赢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赢得锻练和调理的机会,赢得患者抗癌自救的机会。
六、氧疗抑痛法。
由于晚期癌症患者体内严重缺氧、缺营养、缺能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癌细胞又极其厌氧,因此天天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大量呼吸空气中的新鲜氧气,通过吸取氧气抑制体内的癌细胞发展,从而间接抑痛。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吸吸呼”模式,每天至少坚持4小时以上的室外深呼吸吸氧活动。例如到空气新鲜的树林、河边、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抑制肿瘤发展。氧疗法是晚期癌症患者需要天天坚持不懈的自然疗法。
七、想像疗法(又叫观想疗法)。这是古人发明的方法。癌症患者在抗癌自救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想像力抗癌自救。发挥患者的想像力实质是调动自已的精神能量抗癌。基本原则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把患者的意念和精神集中于病灶或肿瘤部位,再发挥主观想象力,在想像过程中激发自已的抗癌斗志。在抗癌持久战中,患者不要神化自已的想像力,也不要片面依赖自已的想像力,但是也不能轻视自已想像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抗癌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想像有一种力量正在冲击癌细胞,或者冲击恶性肿瘤,或者想像一种神奇的药物正在攻击癌细胞、想像自已的癌细胞正在减少,恶性肿瘤正在缩小,想像自已能够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晚期癌症患者通过观想疗法调动自已的精神能量攻击肿瘤、攻击癌细胞,同时也能够振奋精神,提升抗癌意志力。
八、日光浴疗法。这是自然疗法,也是间接抑痛疗法。晚期癌症患者通过日光浴吸取宇宙中的太阳能量,尤其是吸收阳光中的维生素D。患者利用早晨和傍晚到太阳下晒太阳,让太阳光照射自已,吸取太阳光的光能,补充体内能量,达到间接抑痛目的。坚持经常性的日光浴有利于吸取维生素D,促进人体肌能改善和内环境改善。日光浴疗法,也是吸收宇宙能量疗养的一种方法。
九、欢乐疗法(又叫心理疗法)。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不仅产生日益严重的身体问题,也相应会产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晚期癌症患者,心灵常常被死亡的恐惧笼罩,家庭生活悲凉痛苦,患者常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抑郁、暴躁的恶劣情绪和不良心态。患者急需要用欢乐代替悲凉,用稳定乐观的心态抵御癌魔进攻。患者采用诗歌朗诵法、相声欢笑法、音乐欣赏法、唱歌法等方法,旨在调动自已乐观的情绪,振奋精神,提升抗癌意志力。同时要坚持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抗击癌痛,正确认识癌痛和癌痛的本质。患者利用治疗和疗养的间隙,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加入抗癌团队,通过吸取社会力量和集体力量,依靠集体智慧抗癌,充分吸取抗癌英雄的抗癌经验和抗癌失败者的教训。通过加入抗癌集体,通过奉献社会的公益慈善活动获得欢乐的源泉。
晚期肿瘤患者为什么常常服药无效?
中草药和西药都只能用于控制癌症的症状,不能治根。但是癌症所体现出的症状与普通疾病的症状相同。例如疼痛、失眠、厌食、乏力、消瘦等等症状。虽然症状相同,但是发病的内在机理不同,疾病的本质规律不同,病因也不同。因此利用治疗常规疾病的中草药或西药治疗控制癌症的症状,不一定产生疗效,有时根本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例如运用普通止痛片、止痛针剂、止痛汤药抑制普通疾病(常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能有效,甚至可以药到病除。但运用常规止痛药物抑制癌痛,理论上可能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晚期癌症患者厌食(恶心、呕吐、摄食疼痛)导致食欲衰竭,同时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也衰竭,此时运用普通开胃消食的片、汤、剂,往往无效,或者疗效甚微。因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自愈力、抵抗力已经衰竭,内因和外因不能共济互助,人体的能量和营养已经枯竭,药物的药力需要通过身体的内因配合才能产生根本实效。伴随着晚期患者的内因失调、失用、失能,作为外因的药物自然无效。内因衰竭、疗效自然也衰竭。因此,晚期癌症在各种药物面前显得十分顽强,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体内力衰竭了,器官功能衰竭了,能量和营养枯竭了,而且呈现不可逆地衰竭。因此维护人体内力和各器官的功能及其对各器官功能进行“及时止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治疗癌症要巧抓先机,先机丧失,治疗的良机丧失。因此,“及时治疗,及时止损”,“早治疗,早止损”十分必要。晚期癌症患者的手术要十分慎重,因为此时器官功能已经衰竭,手术意义不大。随着人体能量逐渐枯竭,人的精气神也逐渐衰竭,同时器官的肌肉组织溃烂、恶化、化脓(脓变)、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器官彻底失能失用。癌症本质上是不可改变,不可逆转的症状,特别是晚期癌症阶段,患者的器官功能已经衰竭,已经不可逆,不可改变了,也就是说不能根治了。因此晚期癌症是不能根治之症。
--------作家陶靖------
癌症患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癌痛。可以说晚期癌症患者是被活活痛死,活活饿死、活活困死的。晚期癌症患者面对难止、难忍的阵发性疼痛,心如死灰,悲观绝望,心灵崩溃,情绪恶劣,而且从根本上长期抑痛,是古今中外医学界面临的大难题,也是全球医学界至今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大挑战。癌症与常规疾病不同的根本特征是疼痛难抑、疼痛难忍。晚期癌症患者甚至可以发展到“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程度。刻骨铭心的晚期癌痛让患者雪上加霜,本已衰弱不堪的身体,在剧痛折磨下,死亡走向不可逆转。那么癌痛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疼痛的复杂病因(源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长期抑痛。控痛的漫漫长途中,避免单纯片面地从局部病灶和具体症状着手调控,而是从全局、整体和系统高度、从内外环境高度考察和调控。
癌痛的源头因素如下:
(1)气血不畅导致疼痛。古人告诉我们“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由于晚期癌症患者身体衰弱不堪,步履艰难,运动锻练艰难,气滞血淤,血流不通畅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态,晚期癌症患者天天痛苦不堪,常常卧床不起,器官功能日益衰弱、血管不通畅直接导致缺血性疼痛。因此“痛死+饿死+困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真实写照。
(2)肿瘤破溃导致疼痛不堪。晚期癌症患者因为外力刺激、运动过度、辛劳过度、体内其它疾病恶化等因素导致肿瘤破溃出血,反复破溃出血。肿瘤是个大血胞是对恶性肿瘤的外在形象描述。由毛细血管网和大血胞组成的恶性肿留,因破溃出血引发失血性疼痛,减少肿瘤破溃,才能减轻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战略,患者与肿瘤“长期共存、与狼共舞”。预防和降低破溃发生概率,通过化疗法、呼吸新鲜氧气法等办法缩小体内肿瘤,由溃烂脓变转化为数量减少和体积缩小,抑制肿瘤扩散。
(3)血管破裂导致疼痛。动脉血管破裂、静脉血管破裂、毛细血管破裂都会导致出血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气血衰竭导致血管脆化现象,在外力刺激、食物刺激、内在疾病刺激、情绪刺激冲击下,特别容易血管破裂出血。血管脆化性出血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大难题和大挑战,也为医学界的医生和专家带来巨大的手术风险。晚期癌症患者血管脆化现象,以预防为主,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能量和营养供应及其吸收利用为主题,同时减少药物损害血管和疾病损害血管,从血管机能方面降低血管硬化和脆化现象发生的概率。
(4)气候突变导致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因为内环境日益恶化,各器官衰弱不堪,面对气温骤变,例如下雨、下雪、打霜等天气突变,刺激机体,引发身体严重不适,导致疼痛发生。包括阵发性疼痛、周期性疼痛、规范性疼痛、不规范性疼痛等等。抑制气候突变性疼痛,以预防为主、改善人体内环境和器官功能为核心,晚期癌症患者虽然经受疼痛和乏力双重打击,仍然要利用疼痛间隙坚持身体锻练(包括自己主导的主动锻炼和家属主导的被动锻炼),尤其坚持每日到大自然中大量呼吸空气中的新鲜氧气。通过每日大量补充新鲜氧气,改善体内严重缺氧状态,通过“吸吸呼”模式吸氧抑制肿瘤进一步发展。
(5)药物刺激导致疼痛。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服药或静脉点滴刺激性针剂(包括化疗药物)引发的剧烈反应,尤其是化疗药物刺激肌体,因其毒副作用导致疼痛加剧,甚至难以忍受。同时也会导致食欲衰竭(恶心呕吐)、精疲力竭等等副作用。医治过程中依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具体病况实际,实施针对性、特色治疗,避免盲目机械照搬国外临床指南,不顾患者个人实际,盲目用药,提高治疗中的针对性,减少患者痛苦,切实降低临床“治死率”,提高临床“生存率”。
(6)器官外伤导致疼痛。因手术导致气官外伤,因疾病、病毒侵袭器官,因化疗药物刺激等外在因素,都会导致器官或肌肉组织疼痛。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用药失当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器官伤害性疼痛,做到防患于未然。
(7)肿瘤导致疼痛。癌症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体“内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免疫力、自愈力、抵抗力逐渐衰竭,肿瘤体积不断增长,晚期癌症患者肿瘤四处扩散侵袭占位,导致肿瘤压迫器官,压迫血管,堵塞器官引发持续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肿瘤压迫性疼痛(包括梗塞性疼痛),通过手术和服药、锻炼调理等综合手段从系统、整体解决,患者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自已的抗癌自救能力,力争从源头上解决疼痛问题,做到减轻疼痛、降低疼痛发生的概率。
(8)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疼痛。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器官失能失用,引发疼痛。癌症患者最大的难题是器官功能在癌魔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双重夹击下走向逐渐衰竭,甚至呈现不可逆趋势。因为器官的功能衰竭,导致能量和营养衰竭,内力枯竭,随之而来的内环境也日趋恶化。改善器官功能,抑制器官功能衰竭关键要保护人体的吸收能力。患者的吸收机能改善,食欲也会随之改善。通过改善患者的内外环境,保障物质和精神双重能量供应,从而从根本上抑制器官功能衰退。
(9)能量和营养衰竭导致疼痛。癌症患者从发病初期开始,首先表现的是食欲逐渐衰竭(厌食),由于顽固性厌食导致肿瘤患者各器官和肌体所需要的食物能量严重缺乏,肌体和器官需要的营养也逐渐匮乏。长期阵发性疼痛也标志着能量和营养衰竭了,能量衰竭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疼痛产生了。保护和维持人体各器官的良好功能,前提条件是患者要拥有充足的食物能量和食物营养供应,保障器官所需。
(10)情绪恶化导致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承受癌痛、食欲衰竭等打击,往往精神意志力逐渐衰竭,心态逐渐崩溃、心理抑郁、悲观绝望。癌痛导致心态恶劣,而心态恶劣又加剧了疼痛,因此,癌症患者要及时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对癌症本质要树立正确认识,树立抗癌信心、决心、恒心和勇气,面对疼痛折磨,既不悲观绝望,也不消极等死,树立“战略上藐视癌症,战术上重视癌症”的新观念,避免被癌魔的攻势吓倒、吓死。长树良好乐观的抗癌自救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分夺秒抗癌自救,才能调动自已的意志力抗癌,才可能根本抑痛。
(11)其它疾病导致疼痛。癌症患者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在难以控制肿瘤扩散的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一些关联性疾病,不少晚期患者没有死于癌症本身,最终死于关联性疾病,关联性疾病也会导致疼痛产生或加剧疼痛,同时也能够促使“内环境”进一步恶化,例如因病产生血管栓塞性高血压、心脏病或尿毒症等等疾病,让本来已经衰竭不堪的晚期患者雪上加霜。控制相关疾病,才能减轻或抑制疼痛。从单纯控制病灶和症状,转化为从整体高度,系统高度和内外环境角度着手调控疼痛,才可能产生长期实效。因此抑制癌症疼痛,首先要找准疼痛的原因,从源头上抑制,当药物抑痛无效后,应从非药物抑痛领域(自然疗法领域)寻找抑制癌痛的新方向、新路子、新办法。实施直接抑痛和间接抑痛相结合,局部病灶抑痛和系统整体抑痛相结合,精神能量抑痛和物质能量抑痛相结合,药物抑痛和非药物抑痛相结合。从战略意义上减轻癌痛,从根本意义上减轻癌痛,才能实现长期抑痛目标。
(12)癌细胞快速分裂并且侵袭占位导致疼痛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力进一步衰竭,导致癌细胞快速分裂占位,出现压迫性疼痛、转移性疼痛,占位性疼痛和严重身体不适。例如癌细胞骨转移、肝肾转移、脑转移导致的剧烈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肿瘤失控,癌痛发作频率增加,时间延长,疼痛加深,甚至痛彻骨髓,而且药物难以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并且失控,标志着癌痛也会失控,常常让癌症患者感到生不如死,心态绝望悲凉,抗癌意志力彻底崩溃,患者不可逆地走向死亡。坚持中西药疗、食疗、体疗、精神疗法相结合,改善内外环境的自然疗法相结合,整体疗法、系统疗法相结合、综合调控癌痛、抑制内环境恶化。
(13)不良食物刺激导致疼痛。癌症患者坚持食物忌口的原则,不胡吃海喝,不滥吃乱喝,克服只顾食物的营养,不顾食物的药性的不忌口饮食习惯。不吃硬质食物(坚硬食物)、滚烫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发物”坚持不食,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例如摄入疏菜汁、水果汁、新鲜玉米汁、新鲜芋头汁、新鲜红薯汁等流质食物。民间谚语也告诉我们“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不适合的食物刺激肿瘤发展,适合患者的食物有利于改善内环境,对肿瘤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癌症患者忌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中晚期癌症患者不宜饮酒、不宜吸烟、不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发物”,多吃红薯、芋头、绿豆、茄子、玉米等有利于抵抗癌症的食物。坚持不吃“发物”,多吃抗癌食物,从而降低疼痛爆发的概率,减轻疼痛。
(14)生活环境恶化导致疼痛。环境致痛包括内环境致痛和外环境致痛。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身体衰弱不堪,难以适应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例如外部震动导致肿瘤破溃出血性疼痛,环境噪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水质、空气污染、幅射污染等不良外环境因素加重病情,诱发疼痛产生和加剧。不少癌症患者选择到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坡月村、长寿村疗养就是利用了巴马县良好而独特的自然环境疗养身体,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延长生命的疗养目标。癌症患者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体内环境改善,实现“带瘤生存”的战略目标。
抑制癌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一、综合锻练抑痛法。抑痛方法包括直接抑痛法和间接抑痛法。综合锻练法并不能直接抑制癌痛,但是通过体能锻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改善人体机能,改善人体内环境,实现间接抑痛的目的。体能锻练法包括:散步法、竞走法、太极拳法、五禽戏法、八段锦锻练法、站桩法、打坐法、郭林新气功锻练法、穴位按摩法等等传统方法。患者适宜采用综合锻练法,不宜采用单一锻练法,才能提高体能锻练成效。
二、环境抑痛法。这是一种间接抑痛方法。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源头因素,不仅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也有人体内部环境因素恶化所导致。内环境不断恶化是致痛的根本原因,但是恶劣的外环境也是致痛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患者顽固性疼痛的内因,外环境里的不良因素是致痛的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外环境也包括患者生活的宇宙大环境、生活小环境和工作小环境。改善外环境也能够促使内环境改善。同理,外环境恶化,也能促使人体内环境恶化。因此癌症患者选择良好的外部环境疗养,通过疗养缓解症状,改善内环境,达到减轻疼痛,延长寿命的目的。例如不少癌症患者积极奔赴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甲篆镇坡月村、长寿村疗养,通过患者的主观努力,不少患者获得了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疗养实效。
三、食疗抑痛法。这也是间接抑痛法。古人告诉我们:食物也有药性,药食同源。所谓“食疗”是指通过摄入适当的食物调理身体机能、改善内环境,达到间接抑痛的目的,这也是癌症患者养生保健康的饮食方法。在食疗过程中患者充分利用食物的药性调理器官机能,同时也为身体补充必需的食物能量和食物营养。例如癌症患者常吃抗癌食物红薯、芋头、玉米、绿豆、山楂、苹果、茄子等抗癌食物,不吃癌症“发物”,例如不吃母猪肉、羊肉等易于刺激肿瘤生长的肉制食品。不饮酒、不吸烟、不食辛辣食物,远离这些刺激肿瘤生长的“发物”。平时坚持忌口原则,不胡吃海喝、乱吃滥喝、暴饮暴食。摄入无污染的山泉水、深井水、无污染的野菜,或者由家属种植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四、药疗抑痛法。这是直接抑痛办法。药物抑痛包括西药抑痛法、中草药抑痛法。例如采用中药杜仲、三七直接抑痛,或者采用培根护本的中草药配方直接抑痛,也采用吗啡、杜冷丁、止痛片等西药直接抑痛。晚期癌症患者采用中西药物直接抑痛往往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很快复发。因为内环境日益恶化、器官功能衰竭、人体能量和营养枯竭、内力也衰竭等因素造成抑痛困难重重,单凭药力又很难根本改善日益恶化的内环境。
晚期肿瘤患者仍然要坚持身体锻练,通过改变或选择外环境疗养、食疗、精神疗法、氧疗等方法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五、外科抑痛法。中西医的手术法、拔罐法、针灸法、穴位按摩法、理疗法、热敷法(热疗法)等等方法,这是直接抑痛法,直接针对疼痛的病灶,对症施治的办法。外科法只针对病灶和症状,只能起一时之效,或者暂时减轻痛苦,不能根本抑痛,也不能长期抑痛。但外科抑痛法能为晚期患者衰弱不堪的身体赢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赢得锻练和调理的机会,赢得患者抗癌自救的机会。
六、氧疗抑痛法。
由于晚期癌症患者体内严重缺氧、缺营养、缺能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癌细胞又极其厌氧,因此天天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大量呼吸空气中的新鲜氧气,通过吸取氧气抑制体内的癌细胞发展,从而间接抑痛。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吸吸呼”模式,每天至少坚持4小时以上的室外深呼吸吸氧活动。例如到空气新鲜的树林、河边、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抑制肿瘤发展。氧疗法是晚期癌症患者需要天天坚持不懈的自然疗法。
七、想像疗法(又叫观想疗法)。这是古人发明的方法。癌症患者在抗癌自救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想像力抗癌自救。发挥患者的想像力实质是调动自已的精神能量抗癌。基本原则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把患者的意念和精神集中于病灶或肿瘤部位,再发挥主观想象力,在想像过程中激发自已的抗癌斗志。在抗癌持久战中,患者不要神化自已的想像力,也不要片面依赖自已的想像力,但是也不能轻视自已想像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抗癌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想像有一种力量正在冲击癌细胞,或者冲击恶性肿瘤,或者想像一种神奇的药物正在攻击癌细胞、想像自已的癌细胞正在减少,恶性肿瘤正在缩小,想像自已能够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晚期癌症患者通过观想疗法调动自已的精神能量攻击肿瘤、攻击癌细胞,同时也能够振奋精神,提升抗癌意志力。
八、日光浴疗法。这是自然疗法,也是间接抑痛疗法。晚期癌症患者通过日光浴吸取宇宙中的太阳能量,尤其是吸收阳光中的维生素D。患者利用早晨和傍晚到太阳下晒太阳,让太阳光照射自已,吸取太阳光的光能,补充体内能量,达到间接抑痛目的。坚持经常性的日光浴有利于吸取维生素D,促进人体肌能改善和内环境改善。日光浴疗法,也是吸收宇宙能量疗养的一种方法。
九、欢乐疗法(又叫心理疗法)。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不仅产生日益严重的身体问题,也相应会产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晚期癌症患者,心灵常常被死亡的恐惧笼罩,家庭生活悲凉痛苦,患者常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抑郁、暴躁的恶劣情绪和不良心态。患者急需要用欢乐代替悲凉,用稳定乐观的心态抵御癌魔进攻。患者采用诗歌朗诵法、相声欢笑法、音乐欣赏法、唱歌法等方法,旨在调动自已乐观的情绪,振奋精神,提升抗癌意志力。同时要坚持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抗击癌痛,正确认识癌痛和癌痛的本质。患者利用治疗和疗养的间隙,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加入抗癌团队,通过吸取社会力量和集体力量,依靠集体智慧抗癌,充分吸取抗癌英雄的抗癌经验和抗癌失败者的教训。通过加入抗癌集体,通过奉献社会的公益慈善活动获得欢乐的源泉。
晚期肿瘤患者为什么常常服药无效?
中草药和西药都只能用于控制癌症的症状,不能治根。但是癌症所体现出的症状与普通疾病的症状相同。例如疼痛、失眠、厌食、乏力、消瘦等等症状。虽然症状相同,但是发病的内在机理不同,疾病的本质规律不同,病因也不同。因此利用治疗常规疾病的中草药或西药治疗控制癌症的症状,不一定产生疗效,有时根本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例如运用普通止痛片、止痛针剂、止痛汤药抑制普通疾病(常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能有效,甚至可以药到病除。但运用常规止痛药物抑制癌痛,理论上可能无效,或者仅起一时之效。晚期癌症患者厌食(恶心、呕吐、摄食疼痛)导致食欲衰竭,同时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也衰竭,此时运用普通开胃消食的片、汤、剂,往往无效,或者疗效甚微。因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自愈力、抵抗力已经衰竭,内因和外因不能共济互助,人体的能量和营养已经枯竭,药物的药力需要通过身体的内因配合才能产生根本实效。伴随着晚期患者的内因失调、失用、失能,作为外因的药物自然无效。内因衰竭、疗效自然也衰竭。因此,晚期癌症在各种药物面前显得十分顽强,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体内力衰竭了,器官功能衰竭了,能量和营养枯竭了,而且呈现不可逆地衰竭。因此维护人体内力和各器官的功能及其对各器官功能进行“及时止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治疗癌症要巧抓先机,先机丧失,治疗的良机丧失。因此,“及时治疗,及时止损”,“早治疗,早止损”十分必要。晚期癌症患者的手术要十分慎重,因为此时器官功能已经衰竭,手术意义不大。随着人体能量逐渐枯竭,人的精气神也逐渐衰竭,同时器官的肌肉组织溃烂、恶化、化脓(脓变)、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器官彻底失能失用。癌症本质上是不可改变,不可逆转的症状,特别是晚期癌症阶段,患者的器官功能已经衰竭,已经不可逆,不可改变了,也就是说不能根治了。因此晚期癌症是不能根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