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deck oled我首发买的,可以看我之前帖子,已经玩了一年多了,很满意,大部分游戏性能够用,对我来说最大缺点就是不能玩xgp的游戏。
rog ally我一共买过4台,最早的一台是我自己玩,但是因为那时候的奥创实在bug很多,加上win也不好用,后来就卖了。但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在我们这ally大降价,全新机也不到3000块人民币,而且听说固件也稳定了很多,就又买了几台,一台自己玩,其他当礼品。买完之后发现这货的毛病依然不少啊。

Ally优点不用说了吧,性能不错,用新的小黄鸭3.0结合15w几乎静音的TDP就能跑大表哥2, 最终幻想7重制(非重生) 1080p60帧。结合着效果拔群的扬声器,沉寂感还是很强的。
所以直接说缺点:
缺点1: 品控实在太渣了。
每一台机器摇杆都有松动的问题,是每一台都有。就是转多了会有那种咔咔响的声音,或者感觉突然转空了一样。这个只能打开后盖贴东西解决,但是有的摇杆轴本身就有异响,贴东西也不管用。我都遇到了。我之前就知道这个问题,我以为新批次机器修复了,没想到还是一样,而且新机器也是23年9月份产的。 也就说明,ally一代估计在23年9月10月左右就已经停产了,现在卖的都是库存机。
而且不光是摇杆,我有一台机器,LB肩键和LT有摩擦,按压力度很奇怪。SD卡的问题据说9月份的机器解决了,反正我是换的2T SSD,没用过SD卡,无所谓了。

图上大的给ally x,小的给Sd oled。
PS:我单单是因为品控问题换了allyX
缺点2:原生win加奥创依然是一坨,缺失宏功能,无法稳定睡眠。
当年我就觉得这win用起来垃圾,直到x上市以后,有个评测博主说x以后的奥创和win的睡眠很稳定了,不会睡死,于是我信了他的邪。没想到依然垃圾,这博主也是胡说八道,ally x的原生系统依然和之前ally的一样,轻松睡死。
后来也是和之前一样,试了很多方法,包括改成休眠,一样都会有问题,原生系统没法实现哪怕近似sd和switch那种睡眠效果。

后来刷了野蛮系统,睡眠问题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可以实现近似sd和switch的睡眠,但也不完美,也会有偶尔被唤醒的情况,但是这种唤醒就是电源键亮起几秒钟,有时候风扇会转几秒。另外野蛮系统带一堆盗版软件我也不太赞同。
奥创的宏功能完全就相当于没有。首先就是竟然连手柄按键都不能编辑宏,这叫个毛线宏功能。而且每个按键也不能设置一直连发。这么弱的宏我是好多年没见到了。我以为我外星人鼠标的宏已经够垃圾了,rog这更刷新了我的认知。
缺点3:屏幕略小。我从sd oled的7.4换到ally x的7,明显感觉小了一些,虽然不多,但是感知挺强的,我感觉8寸左右玩pc游戏比较完美
具体说说ally X:
我因为ally品控太差,所以干脆换了allyx。玩了这几个月发现,我其实是想多了,ally x的摇杆依然有松动的问题。而且屏幕也是一样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印象有偏差,我总觉得ally x这喇叭不如ally的饱满。
ally的电池确实硬伤,比x要差很多,不过ally系列是支持旁路充电的,需要在my asus里面打开电池保护。
Ally x的右边摇杆其实是更靠近屏幕的,这对手大的人其实并不友好,因为很容易会误触到屏幕。
一代和x风扇噪音其实差不多,x的噪音更柔和些。
Ally X的背键我觉得是个严重的退步,尤其是对我这个背键重度用户,我习惯将摇杆按压设置到背键。Ally X的背键相对ally要小了很多,而且离得很远,你不是特意去按,根本按不到。我知道一代很多人说误触的问题,我也遇到过,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能在奥创里把背键屏蔽掉呢????这个明明是软件问题,但是就是不给解决。奥创无论如何也没法关闭背键和A的截图快捷组合。
24G内存我没太大的感知,x性能确实强一些,但是在小黄鸭面前,其实那点性能也无所谓。你要说非得3A拉到顶把16G拉爆,那我也无话可说。
X最好的除了电池外,支持2280的ssd也是亮点之一。
X的手感确实要饱满些,和SD很像,一代ally握持差一些。
总结:
Ally和X都是很不错的机器,如果结合现在的价格,我更推荐一代,性能足够用,各方面体验都不错。当然你要忍受那垃圾的品控。也要有动手能力去简单的修修。X其实我并不太推荐,感觉升级的点并不是大幅度提升体验的。但SD到SD oled我是很推荐的,单单屏幕巨大的升级已经让很多游戏的体验得到质的飞跃了。

rog ally我一共买过4台,最早的一台是我自己玩,但是因为那时候的奥创实在bug很多,加上win也不好用,后来就卖了。但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在我们这ally大降价,全新机也不到3000块人民币,而且听说固件也稳定了很多,就又买了几台,一台自己玩,其他当礼品。买完之后发现这货的毛病依然不少啊。

Ally优点不用说了吧,性能不错,用新的小黄鸭3.0结合15w几乎静音的TDP就能跑大表哥2, 最终幻想7重制(非重生) 1080p60帧。结合着效果拔群的扬声器,沉寂感还是很强的。
所以直接说缺点:
缺点1: 品控实在太渣了。
每一台机器摇杆都有松动的问题,是每一台都有。就是转多了会有那种咔咔响的声音,或者感觉突然转空了一样。这个只能打开后盖贴东西解决,但是有的摇杆轴本身就有异响,贴东西也不管用。我都遇到了。我之前就知道这个问题,我以为新批次机器修复了,没想到还是一样,而且新机器也是23年9月份产的。 也就说明,ally一代估计在23年9月10月左右就已经停产了,现在卖的都是库存机。
而且不光是摇杆,我有一台机器,LB肩键和LT有摩擦,按压力度很奇怪。SD卡的问题据说9月份的机器解决了,反正我是换的2T SSD,没用过SD卡,无所谓了。

图上大的给ally x,小的给Sd oled。
PS:我单单是因为品控问题换了allyX
缺点2:原生win加奥创依然是一坨,缺失宏功能,无法稳定睡眠。
当年我就觉得这win用起来垃圾,直到x上市以后,有个评测博主说x以后的奥创和win的睡眠很稳定了,不会睡死,于是我信了他的邪。没想到依然垃圾,这博主也是胡说八道,ally x的原生系统依然和之前ally的一样,轻松睡死。
后来也是和之前一样,试了很多方法,包括改成休眠,一样都会有问题,原生系统没法实现哪怕近似sd和switch那种睡眠效果。

后来刷了野蛮系统,睡眠问题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可以实现近似sd和switch的睡眠,但也不完美,也会有偶尔被唤醒的情况,但是这种唤醒就是电源键亮起几秒钟,有时候风扇会转几秒。另外野蛮系统带一堆盗版软件我也不太赞同。
奥创的宏功能完全就相当于没有。首先就是竟然连手柄按键都不能编辑宏,这叫个毛线宏功能。而且每个按键也不能设置一直连发。这么弱的宏我是好多年没见到了。我以为我外星人鼠标的宏已经够垃圾了,rog这更刷新了我的认知。
缺点3:屏幕略小。我从sd oled的7.4换到ally x的7,明显感觉小了一些,虽然不多,但是感知挺强的,我感觉8寸左右玩pc游戏比较完美
具体说说ally X:
我因为ally品控太差,所以干脆换了allyx。玩了这几个月发现,我其实是想多了,ally x的摇杆依然有松动的问题。而且屏幕也是一样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印象有偏差,我总觉得ally x这喇叭不如ally的饱满。
ally的电池确实硬伤,比x要差很多,不过ally系列是支持旁路充电的,需要在my asus里面打开电池保护。
Ally x的右边摇杆其实是更靠近屏幕的,这对手大的人其实并不友好,因为很容易会误触到屏幕。
一代和x风扇噪音其实差不多,x的噪音更柔和些。
Ally X的背键我觉得是个严重的退步,尤其是对我这个背键重度用户,我习惯将摇杆按压设置到背键。Ally X的背键相对ally要小了很多,而且离得很远,你不是特意去按,根本按不到。我知道一代很多人说误触的问题,我也遇到过,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能在奥创里把背键屏蔽掉呢????这个明明是软件问题,但是就是不给解决。奥创无论如何也没法关闭背键和A的截图快捷组合。
24G内存我没太大的感知,x性能确实强一些,但是在小黄鸭面前,其实那点性能也无所谓。你要说非得3A拉到顶把16G拉爆,那我也无话可说。
X最好的除了电池外,支持2280的ssd也是亮点之一。
X的手感确实要饱满些,和SD很像,一代ally握持差一些。
总结:
Ally和X都是很不错的机器,如果结合现在的价格,我更推荐一代,性能足够用,各方面体验都不错。当然你要忍受那垃圾的品控。也要有动手能力去简单的修修。X其实我并不太推荐,感觉升级的点并不是大幅度提升体验的。但SD到SD oled我是很推荐的,单单屏幕巨大的升级已经让很多游戏的体验得到质的飞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