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吧 关注:22,158贴子:103,185
  • 3回复贴,共1

如何有效饲养种母鹅以提升种蛋品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发展养鹅产业,关键在于养好种母鹅,从而获取优质的种蛋。鉴于不同品种的鹅在生产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成熟期、产蛋季节以及每窝产蛋时长等,因此,各地在饲养种鹅时需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下是针对产蛋前期、产蛋期及休产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简要概述:
一、产蛋前期管理
此阶段涵盖两种类型的鹅群:一种是以放牧为主且进行限制饲养的后备种鹅;另一种是经历过休产期、年龄超过2岁的种鹅。这两类鹅群体质较弱,故需在产蛋前1个月开始增喂精料,每日2至3次,以迅速恢复体力、增加体重,并为产蛋储备营养。饲料配方中,除了增加谷物和饼类饲料外,还应适当添加砂砾和贝壳等。通过观察鹅粪可判断精料补充是否适宜:若鹅粪粗大松散、易分段,则表明精料与青料比例得当;若鹅粪细小坚实,则可能精料过多、青料不足,需适时调整。成年种鹅通常比后备种鹅提前2至3周开始产蛋。在此期间,仍需充分放牧,以利用天然饲草资源、降低成本,并锻炼鹅群、防止过肥。但考虑到鹅已接近产蛋期、体型较大且行动迟缓,应缩短放牧路线、避免长时间驱赶。
此外,此阶段还需对种鹅进行一次驱虫,并为母鹅接种小鹅瘟疫苗。


IP属地:安徽1楼2025-01-31 19:43回复
    二、产蛋期管理
    刚进入产蛋期的母鹅应与未产母鹅分开饲养。产蛋期的管理要点涵盖饲料配制、配种管理、产蛋管理、放牧管理、光照管理以及就巢鹅的管理。
    饲料配制需科学,以提高饲料质量,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尽可能按饲养标准配制。在产蛋高峰期,可在饲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以提高产蛋率。
    配种管理需注重公鹅的健康状况和公母比例(1:6~10),并掌握鹅的下水规律以提高受精率。
    产蛋管理需关注母鹅的产蛋时间,避免上午外出放牧,并在鹅舍附近选择放牧地点以便于母鹅及时回舍产蛋。同时,需训练母鹅在固定地点产蛋以避免漏捡和污染。
    放牧管理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并选择路近平坦的放牧地以避免蛋破裂等病害。
    光照管理需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以弥补自然光照不足,从而促使母鹅在冬季增加产蛋量。
    当发现母鹅就巢时,应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醒巢恢复产蛋。


    IP属地:安徽2楼2025-01-31 19:44
    回复
      三、休产期管理
      鹅的产蛋期通常仅5个月左右,而休产期则长达4至5个月。在南方,每年的6至9月几乎全群停产。此时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包括拔除主翼羽、副主翼羽和主尾羽等。拔羽后需加强饲养管理直至鹅体恢复健康。公鹅的强制换羽应比母鹅提前2周进行,并在换羽期间分群饲养。在种鹅休产期可进行多次人工拔羽以优化羽毛质量。


      IP属地:安徽3楼2025-01-31 19:45
      回复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饲养种鹅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指导。同时,对于种鹅人工强制换羽技术服务等相关需求,可联系老胡进行咨询。


        IP属地:安徽4楼2025-01-31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