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吧吧 关注:1,604,257贴子:40,685,792
  • 9回复贴,共1

【文字】◇25-01-29◆〖闲谈〗【速时评】20250129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速时评##人工智能##春晚##好运来# 说起最近几天最国际化火爆乃至引发了“恐慌”的肯定就是新升级的deep seek无疑了。确实刚看到相关消息的时候一向对此不以为然的我也深受震惊,因为其经过一定调校(比起调教,我更倾向于这是对机器进行校准的调校,尤其是看了更新一期的bee文,发现初始作品质量远不够水平之后)后模仿bee星球公号的作品虽然谈不上是出神入化(的确也许是对新生物的标准降低让惊艳感得到提升,要是说它出自名家之手说不定我还会吹毛求疵批评一番),但言语之间力道似乎不只是以假乱真,更是似乎有了高于原作者平均水平的“机胜于人”之感。这样的感受自然是让人恐惧又不得不钦佩的,可接下来不断看到的其他信息则是一面加深着某些部分的震撼一面冲淡了某些部分的恐惧。比如除了形成文字上堪称文采飞扬的能力之外,许多简单的计算和数据搜索汇总能力上DS还是会暴露出捉襟见肘的短板。而这种好像有些“重文轻理”的偏科实际上指向的就是一种既可怕又正好可以把未知化解为已知的解除恐惧的意向,既为人工智能其实只不过是人。它是对人的模仿与放大,所有对


网络交友需谨慎,天降馅饼即陷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29 17:55回复
    #速时评##人工智能##春晚##好运来# 说起最近几天最国际化火爆乃至引发了“恐慌”的肯定就是新升级的deep seek无疑了。确实刚看到相关消息的时候一向对此不以为然的我也深受震惊,因为其经过一定调校(比起调教,我更倾向于这是对机器进行校准的调校,尤其是看了更新一期的bee文,发现初始作品质量远不够水平之后)后模仿bee星球公号的作品虽然谈不上是出神入化(的确也许是对新生物的标准降低让惊艳感得到提升,要是说它出自名家之手说不定我还会吹毛求疵批评一番),但言语之间力道似乎不只是以假乱真,更是似乎有了高于原作者平均水平的“机胜于人”之感。
    这样的感受自然是让人恐惧又不得不钦佩的,可接下来不断看到的其他信息则是一面加深着某些部分的震撼一面冲淡了某些部分的恐惧。
    比如除了形成文字上堪称文采飞扬的能力之外,许多简单的计算和数据搜索汇总能力上DS还是会暴露出捉襟见肘的短板。
    而这种好像有些“重文轻理”的偏科实际上指向的就是一种既可怕又正好可以把未知化解为已知的解除恐惧的意向,既为人工智能其实只不过是人。
    它是对人的模仿与放大,所有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29 17:56
    回复
      #速时评# #人工智能# #春晚# #好运来# 一个全知全能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超人的恐惧,在这种认识下都会被消解为回归到对人的恐惧。
      当然这并不意味它的可怕程度就有多低,一个拥有了过大的能量与权力的个人在失控的情况下会造成多大的灾难,已经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过的事实。只是一言一行的人为干预之下,多少人就会被消灭被取代。真正令人恐惧的现实就在身边时刻发生着,这是最使人不安又能让人面对问题的觉悟。
      而人智的发展是会加速和强化这样的进程,当科技的进步使个人影响力被增强的时候,失控所造成的颠覆性危害则必然随之增加。在不得不承认更多不确定的世界里,找到能够抓握住的不会被人云亦云的冲击所轻易左右的东西,就变得更为至关重要。
      在这个觉得有必要更加认清自己的前提之下,谈论人人都在批评的话题并表达出不同的观点,似乎就成了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因为不管多么不够全面与规整,独特才是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的手工之能。
      确实说起来春晚的问题有再多的批评也都是正常的,信息极度爆炸尺度不断收紧的当前时代之中,期望还能看到以往那样兼具艺术与话题性表达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1-30 18:47
      回复
        #速时评# #人工智能# #春晚# #好运来# 全民共鸣作品已经很难实现。这不仅是因为客观上尺度的缩紧与个人边界的独立分化,更是由于流媒体影剧与自媒体短视频更快变现的方式必然会提前掏空创作者的储备,就算有像借伞这样经过修改后好于原版的作品,在狭隘的原作粉丝来看也不会承认它的优秀。
        而撇开这些不利因素来说,现在春晚的乐趣其实还是在于对传统喜剧演技的体验和某些或许并非出自创作本意的抽象邪点乐趣。
        这里面前者的感受是既需要又无需被验证的个人审美体验,同样的段子用什么样的技巧来演绎产生的效果天差地别,是确实大多数也许“没要求”的观众所不能体会的。而后者比如像前年“我的,史代感”这样能让我笑够终身的神级断句歧义,其实是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奇迹意味的。
        但其实二者结合的像去年的“狂标”和今年的借伞也都是堪称一定程度的经典了。这两部作品里除了演技方面绝对自然流畅的舒适度之外,前者的对双标的讽刺看似是指向家庭,实际上稍微深化一点就能想到“家国一体”的思想本质上。这种对模糊的标准失衡的批判虽然包裹在喜剧的软糖当中,可内涵的苦涩与裨益同样值得终生铭记。
        而后者出了是多年罕见的紧贴了蛇年主题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23 17:31
        回复
          #速时评##人工智能##春晚##好运来# 完成了一次相当有多元宇宙趣味的“白蛇全传(尤其是对不同剧种里女青蛇本为男黑鱼的呈现无疑指向了传统文化里对多元性别取向的多重讨论空间)”之外,其本身结构与主题以及表演细节的呈现都堪称是近年来最佳的代表。
          正如我总是强调的好的喜剧必须是好的戏剧,而好的戏剧构筑起的世界逻辑必须是高度自洽又高度自反的。而借伞的结构是极其高明的用某种模糊的扮演情景来创造了合理的超现实可能,甚至在最后还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突破审查尺度的“神鬼为灵”。可以说在神话新编的方面来说,它做到了这十几年来无人敢处理的真正产生了现代化的进步观念。
          至于再回到主题的核心情绪上而言,不断出现的由不理解到尴尬再到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沟通和礼貌拒绝的状态,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要融合就必然要存在的矛盾体验。对于许多传统的乃至于曾经是权威的东西,只能片面的保持距离的去有限的欣赏和接受,这正是所谓“人心不古”的不再食古不化。理性的面对必然的不完美与尴尬,是面对春晚也是面对人生都必须要具备的充足觉悟。
          而最后在这些丰富的意向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4 19:32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好运来# 之下串联起一切的就是表演细节上的微妙拿捏了。首先的确要让整部作品立得住,贯穿全场的男主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而其大量由迷惑不解到理性吐槽再到用魔法打败魔法的三连反应,几乎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妙到毫巅。
            其中尤其是最为实际上喜剧效果部分最强的最后一番
            (确实必须承认后面的川剧部分同样极其重要但动作属性高于了喜剧,至于再往后借流量的选择不是不美却也不能否认完全没有有效互动,而回到主线完成闭环的某个演员是符合个人喜好可在表演上却是相当无趣的量化浮夸也让人对原版毫无兴趣,当然结尾彩蛋的回忆杀是必要的并且不算太突兀的升华了超现实主题,可从整体结构上讲还是稍显冗长冲淡了巅峰体验)
            的那句“走这么慢吗?”里透露出的东西是复杂到不可思议的融会贯通。
            于角色情绪来说它表现出的几乎于绝望的疲惫,是人物的喜感必然扎根于悲惨的戏剧根源。而从结构上来说它的这种对轮番袭扰不堪折磨的当中发出的无力却有声的怒吼,实际上是代表着只要发出声音,很多看似不可动摇的铁幕都会有可能被改变。无论是演员最终离开念白的语言切换还是打破步法的由走到跑,都是对通俗化变革瞬间或早已接受的古为今用。
            当然最后将这所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25 14:08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趣味融会贯通并爆发于一点的就是它指向的最终还是家国一体的极度现实的对“遥遥领先”反讽的“走那么慢”。
              在某些方面确实极速发展的同时太多其它保障方面跟不上所造成的掉队与拖累,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该时刻警醒与反思的永恒思辨。
              到底是对传统的执着还是对文化的造成了这种困境也许是不能也无需多言的一体两面,但可能就像那一句疑问就能让一切恢复正常的“天真想象”一样,或许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问题被发现然后就能解决,这本该是最普通不过的正常程序,只是太多的压迫之下善良和公理被压迫为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而相信依然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充满勇气。
              确实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的先觉条件常常是极度偶然与荒诞的“骆驼稻草”一般个人的力量只是时代大潮下的注脚。但毫无疑问在不知什么才是必然的无法确定的命运当中选择了勇敢的迈出那敢于发声的第一步,这就可能是蝴蝶振翅卷起飓风的的关键一步。只要你愿意去思考去领悟去行动,就没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
              其实在谈完了对DS和借伞这个节目的看法之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2-26 15:27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再回到秧歌机器(没错我就是觉得能用中文说清的就没必要加别的语言)这个节目其实就等于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闭环。因为它自身的确是像深索(实际上DS的名字与后面的其它寓意还有关联,但目前还是先改用中文称呼)一样代表某种绝对事实上的登峰造极(承认它牛但遥遥领先应该是最没自信的自卑表达太急功近利了)。
                无论这是否是千金换一金(此时再看这又暗合的眼下的谷圣千谷事件,只是亘古不变之事不想再多讨论,体质之罪更不该以人为靶)的举国之力入不敷出,它的突破与创新都是必须在客观上予以承认的。
                而在被技术发展震惊的同时,其反向暴露出的许多可以当作笑点的不足也同样不容忽视。必须扶着肩膀掐着脖子才能蹒跚下台的样子像是老人又似乎是婴儿,但那搭着肩膀机器在前人类在后的样子有人说是押解犯人有人则能引申出“像是明眼人领着盲人,以后人类的未来要靠机器引领”。
                也正是在这些解读之下,这个节目的意义才真正变成了不只是一个节目的具备了值得讨论的理由。甚至用最过度解读的角度来说,往界仅仅是一两个节点可以用阴阳怪气的方法来解读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27 14:09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某些极度南辕北辙的弦外之音,可这次三个节目三点成一线的连贯起来,其言外之意的溢于言表可能真的意味着,在最黑暗的黎明前夕,反抗的力量抬头是无法被阻止的将要逃脱桎梏一飞冲天了。
                  当然从传统角度来看,过年本身面对年关与年兽的末日黑暗体验就是被热闹表象掩盖着的残酷现实,所以秧歌的“秧”本身的驱魔邪降意味是经常被人忽视的。可将这单一的秧字放到英文的前面,它自身的邪气意义就被特殊放大到了一个一旦察觉就不容忽视的程度。
                  这种邪是悲观来讲代表着要时刻警惕着机器的邪恶化进程可能,乐观来说则是承认有着以邪破邪用进步来对抗更危险世界的全新选择的存在。
                  至于用更为引申的角度继续延续这种意向的话,它直接勾连就是本届那首影响力最大也似乎已经被相当程度解读过的世界增予了。
                  以歌本身的质量而言曲唱词三方面它都是不值一提的,但从歌词的“一场病,一场空”开始它所指向的就无法不让人想到这几年间那百年不遇的大病冲击。
                  当然结合最后的“远去者”和歌者自身的经历,它可以被极度个人化视作是对亲人的思念缅怀。可这些个人的伤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01 19:06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放到人民既国家的体系之内来看的话,无论是在大浪中被吞没还是被余波所湮灭,个体的痛苦何尝不是全人类的疼痛,一个人的悲伤又怎么能被一个国家所忽视。
                    于是于这个视角之下,那造梦的“值得称颂”就必然是隐去部分前缀必须打上引号的不可言说了。而“雷霆”“莫打听”才是只能遵守的常态。
                    至于最后那“远去者的安心”当作是对逝者的祝福当然没错,可从对生者更有意义的角度来说说,它其实是肯定着那些逃离者的勇气,希望运气会永远眷顾勇敢的人。
                    不过由头至尾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还是那句“一场病一场空”。在应该喜庆的时刻提起难过的事情好像是不合时宜也没什么作用的,但很多时候悲伤就是客观的存在,只有正式面对并接受它,人才可以去做下一步的进步的事情。
                    人不能忘却历史,不沉湎其中不受困于过往是必要的,可错了就是错了,不为此抱憾终身也不能以此为傲。承认和体验那些不完美的部分,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完成完善自我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清楚得认识到了某些仪式的不必要,祛魅了童年或任何欲望期待的加成,回归到现实的坚硬当中,这才是一年又一年一关又一关,让年轮不断徘徊生长的意义。总是原地兜圈,也不停螺旋向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3-02 17: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