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村,位于壶关县城西2公里,隶属龙泉镇,全村450余户,2000余人,现有耕地1173亩。整个村庄座落在凹凸不平的山坡上,三面环山,北高
南低。
刚进程村,迎接我们的是平整的水泥马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威武气派的门楼。可当我们沿着马路由南向北深入村庄时,沧桑的气
息却扑面而来,坡陡路窄、蜿蜒曲折、蒿草丛生,随山就势、依土岸而建、横七竖八没有任何规划、颤颤巍巍的土窑洞横亘在我们面前。斑斑
驳驳的墙皮、呲牙咧嘴的裂缝、与窑墙角力的木桩、充当屋顶和墙体“红娘”的铁丝、扑下身子保护窑顶的塑料布随处可见,坍塌的窑洞也时
不时扑入眼帘。
记者了解到,程村目前有1000余村民散居在山腰900余孔残破的土窑洞里,近百名儿童在岌岌可危、随时有坍塌可能的教室里学习。村民所
居土窑洞内阴暗潮湿,没有一孔窑洞不开缝、不漏雨,村民被迫在窑洞内外打木桩、垒石柱、打支点。学校教室年久老化,开缝、漏雨、墙体
倾斜。每当雨季来临,学校被迫放假,胆小的村民便到县城或邻村租住房屋,胆大的便从自己居住年代更久远、更危险的窑洞中搬出来,借住
别的村民腾出的、比自家稍微好点的窑洞,村民们戏称“比比谁的胆子大”。
期盼摆脱困境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程村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基本没有规划过新建住房,积累至今便成为村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村民虽然
早已准备好盖新房的钱,有的甚至把盖房所用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但却苦于没有宅基地。而目前村民所居住的窑洞大都建在半山腰上,最少的
也已有50余年窑龄。有的窑洞建造在大坑道里,有的则是孤零零的一户或仅有几户相连,不但占地多,而且相当分散,给生产、生活带来相当
大的困难,所以近年来村民们强烈要求搬到山下来盖房居住,这便涉及到占用耕地问题。
2006年12月,刚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贾书义和村委主任张孝东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根据程村目前窑洞小、院子大,400余户村民所居
窑洞占地就达1000余亩的实际情况,决定对程村进行全盘规划,拆除占地面积大、地形不好的旧村窑洞,将土地复耕,在山下批地建设新程村
。这样改造的话,不但解决了村民迫在眉睫的住房问题,还能给国家新增近一倍的土地,更有利于推动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007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的方案得以实施,42家首批最严重的危房户在村边的空地上建成了属于自己的新房,拆除
的窑洞旧址也已复耕土地20余亩。然而,自那以后到现在为止,就再也没有解决过一户村民搬迁的问题。党支部书记贾书义和原村委主任张孝
东忧郁、无奈地对我们说:“我们也心急如焚,但农村建房拆旧建新中的土地征用,国家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层层审批手续。我们虽然不断重
复向有关领导紧急请示、报告,可到目前还没有得到落实,我们也急切盼望全村父老乡亲都能尽快住上自己的新房。”
亟待政策支持
2008年3月,程村村支两委征求镇里领导意见,并在镇相关领导参加会议的情况下,就拆旧建新房问题曾再次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
,最终形成方案:在不违反《土地法》的前提下,确保土地不减反增建设新程村,用3~5年时间逐步在旧村恢复耕地500亩,复耕涉及到的窑洞
住户,新房建成后自动拆除旧窑洞,原宅基地手续交与村委,恢复后的耕地由原住户耕种、承包,在本村的上东川地修建小学一座。这个方案也
曾得到壶关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但有关部门至今对村民占地盖房还未有实际的批示。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及时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给程村拆旧建新规划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快更
稳些!
南低。
刚进程村,迎接我们的是平整的水泥马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威武气派的门楼。可当我们沿着马路由南向北深入村庄时,沧桑的气
息却扑面而来,坡陡路窄、蜿蜒曲折、蒿草丛生,随山就势、依土岸而建、横七竖八没有任何规划、颤颤巍巍的土窑洞横亘在我们面前。斑斑
驳驳的墙皮、呲牙咧嘴的裂缝、与窑墙角力的木桩、充当屋顶和墙体“红娘”的铁丝、扑下身子保护窑顶的塑料布随处可见,坍塌的窑洞也时
不时扑入眼帘。
记者了解到,程村目前有1000余村民散居在山腰900余孔残破的土窑洞里,近百名儿童在岌岌可危、随时有坍塌可能的教室里学习。村民所
居土窑洞内阴暗潮湿,没有一孔窑洞不开缝、不漏雨,村民被迫在窑洞内外打木桩、垒石柱、打支点。学校教室年久老化,开缝、漏雨、墙体
倾斜。每当雨季来临,学校被迫放假,胆小的村民便到县城或邻村租住房屋,胆大的便从自己居住年代更久远、更危险的窑洞中搬出来,借住
别的村民腾出的、比自家稍微好点的窑洞,村民们戏称“比比谁的胆子大”。
期盼摆脱困境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程村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基本没有规划过新建住房,积累至今便成为村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村民虽然
早已准备好盖新房的钱,有的甚至把盖房所用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但却苦于没有宅基地。而目前村民所居住的窑洞大都建在半山腰上,最少的
也已有50余年窑龄。有的窑洞建造在大坑道里,有的则是孤零零的一户或仅有几户相连,不但占地多,而且相当分散,给生产、生活带来相当
大的困难,所以近年来村民们强烈要求搬到山下来盖房居住,这便涉及到占用耕地问题。
2006年12月,刚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贾书义和村委主任张孝东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根据程村目前窑洞小、院子大,400余户村民所居
窑洞占地就达1000余亩的实际情况,决定对程村进行全盘规划,拆除占地面积大、地形不好的旧村窑洞,将土地复耕,在山下批地建设新程村
。这样改造的话,不但解决了村民迫在眉睫的住房问题,还能给国家新增近一倍的土地,更有利于推动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007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的方案得以实施,42家首批最严重的危房户在村边的空地上建成了属于自己的新房,拆除
的窑洞旧址也已复耕土地20余亩。然而,自那以后到现在为止,就再也没有解决过一户村民搬迁的问题。党支部书记贾书义和原村委主任张孝
东忧郁、无奈地对我们说:“我们也心急如焚,但农村建房拆旧建新中的土地征用,国家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层层审批手续。我们虽然不断重
复向有关领导紧急请示、报告,可到目前还没有得到落实,我们也急切盼望全村父老乡亲都能尽快住上自己的新房。”
亟待政策支持
2008年3月,程村村支两委征求镇里领导意见,并在镇相关领导参加会议的情况下,就拆旧建新房问题曾再次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
,最终形成方案:在不违反《土地法》的前提下,确保土地不减反增建设新程村,用3~5年时间逐步在旧村恢复耕地500亩,复耕涉及到的窑洞
住户,新房建成后自动拆除旧窑洞,原宅基地手续交与村委,恢复后的耕地由原住户耕种、承包,在本村的上东川地修建小学一座。这个方案也
曾得到壶关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但有关部门至今对村民占地盖房还未有实际的批示。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及时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给程村拆旧建新规划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快更
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