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17贴子:288,295
  • 17回复贴,共1

关于广府群体构建的问题及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联谊会成立,标志着“广府”这个与客潮并列的在广东省内的民系概念便由此确立起来,经过数十年间的宣传,尤以黎子流先生在他晚年时重视对粤语的保育行动以及部分稍有影响力的组织如超粤未来等,将广府话与粤语进行绑定后,使得广府这个民系概念逐渐在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传播开来并有不少人开始慢慢接受“广府人”这个标签,这样一个阶段性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相比于客潮,现实中并没有太多的人会自称自己是广府人,当然介绍自己时自称广府人或许有些笼统模糊,却也反映了广府认同仍不够深刻仅是属于区别客潮的被动形式。以下,是根据我在各大平台观察列举出的阻碍广府认同发展的问题以及个人的思考。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26 18:27回复
    一、广府人的定义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广府”这个名称最初出现于唐代的广州都督府简称,在今人的眼中更是等于明清时期的广州府。这意味着“广府”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名词,而是来源于行政区划的概括甚至是只针对于珠三角的行政概括,这就使得广府概念难以西进,比不得客家的海纳百川。我知道聊到这里肯定会有大谈特谈粤西桂东南不属于广府之类的论调,但是广府人联谊会中是有来自粤西广西的社团参与的,至少官方层面是把粤西及桂东南部分囊括进广府的。

    而我个人对粤西及桂东南亦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会过分排斥。此外还有一点是语言学上面的划分,似乎广州至佛山一带的粤语口音被定义为广府片,显然这个广府片起名跟广府人定义产生了冲突,结合广州话的强势会使人产生一种“只要不说广州话/广州口音就不是广府人”的感觉,很明显这也是一个妨碍团结的因素,广州话的强势以及其在粤语中的地位已达到极致,我个人当然认可广州话作为粤语中的代表,但其他口音的粤语同样值得被关注。换而言之,在保持广州话的地位同时是否可以加强对其他片区口音粤语的宣传,以及把广州口音称呼为广府片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更改?当然,我对语言学不甚了解,有这方面知识的同志欢迎前来讨论。


    IP属地:广东2楼2025-01-26 18:28
    回复
      二、粤语发源地之争
      网上关于发源地的争论尤为激烈,虽说从现实角度讲,粤语发源地在哪也不会给个人带来多大的收益,但是从民系构建来谈粤语发源地确实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好比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产生的深远影响,粤语发源地的背后是祖先认同、符号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等。在基因科学尚不发达之时,更反映了一个族群对祖先的美好想象,亦可称为祖先崇拜。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强调粤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关系,也能明白罗氏理论重塑客家群体的核心-----中原南下说。毕竟,古代中原确实是文明程度更高、拥有更高生产力水平的一方。而要完全厘清粤语的脉络,确定其发源地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在此探索的过程中亦有助于发掘广府或者操粤语之人共同的群体记忆。
      当然,以上只是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来谈考究粤语发源地的重要性,有些人认为争论发源地会导致广府群体内部出现分化,我虽亦有同感,可遗憾的是一旦这个话题被挑起要想收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结合如我以上所叙的考究粤语发源地对构建广府群体的重要性,因此,抱着和稀泥的态度对于平息争端的无帮助的。
      至于谈到粤语发源地,我自己的态度是不支持广信发源论的,我在其他平台以及贴吧都见到过反对广信发源论者,他们的论证都已经比较详细,我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我想从广东内部民系斗争的角度简单地谈谈,要知道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在贯穿古今的历史长河之中,是岭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文明之光。有人会说梧州的广信也曾经短暂地在岭南地区独占鳌头,又有人会说梧州的广信更古老诸如此类的言论,可问题是梧州广信流传下来了什么呢?除了那些大家都有的躺在历史尘埃中的文物遗迹之外,广信/苍梧/梧州目前的粤文化都是被珠三角强烈影响过的。
      如果把粤语发源地定为广信,是对珠三角的历史虚无以及文化虚无行为,谁会更得益自不必多说,同样潮汕与闽南也存在这种类似问题,至于客家,试想如果把客家话的发源地定在梅州,那散落各地的客家人又会作何感想呢?而客家群体的成功构建得益于其全盘嫁接到古中原身上,一句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将客家话与古代中原官话挂钩,相当于找了一个彼此都满意的拥有辉煌历史的祖宗,这样一来不同地域的客家人互相就免去争夺发源地的烦恼。
      实际上,如果广府能一直坚持珠玑巷南下论倒也是能走类似客家的路线,可令人惊讶的是,在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成立的同年,也就是1995年叶国泉、罗康宁发布了《粤语源流考》在没有直接的考古或语言学证据下,将粤语发源地论证为广信。如今广府群体迟迟无法整合,此二人实难辞其咎。而顺着二人的研究路线往上探寻,近代以来最先抬起梧州广信的竟然是罗香林的手笔,这背后是否存在广东内部民系争斗的因素?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下图为罗香林论文《世界史上广东学术源流与发展》。


      IP属地:广东3楼2025-01-26 18:30
      回复
        三、粤语与白话的称谓之争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935年桂系执政广西期间,当时的广西省省长黄旭初主持编纂的《广西年鉴》中,就有明确的记录。


        IP属地:广东4楼2025-01-26 18:31
        回复
          有见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6 22:34
          收起回复
            自称广东人的更多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27 06:30
            收起回复
              西汉地图…夜郎自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27 09:26
              回复
                再者,广州府包括什么地区,再就有记载,根本个广信广西有个毛线关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27 09:36
                回复
                  粤语广州话起源广州城,是不是古汉语,早有出土文物证实,根本就不需要广西人出来判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27 09:41
                  收起回复
                    明清两朝广东的广府客家之争(所谓的中原汉人血统)斗了几百年、文斗武斗。民国罗香林客家神棍谬论(文斗),把广东广府人源头神主牌摆去(赶去)梧州,意为粤东北客家民系在广东省争取得法统正统性。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粤西信宜罗康宁再拾人牙慧,以粤西叶国泉广西黄伟宗为首蹿上广东省文化参事借花敬佛(借刀)为他们的母语(勾漏)争取话语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27 21:08
                    收起回复
                      客家人就是想把广府形造为他们口中所谓的“水流柴”。而梧州人广西人又可以插一脚进来当起你的祖宗无限索取话语权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27 21:20
                      回复
                        广府被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整了几十年了。没办法经济太瞩目了!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部分粤人得益于财富滋润,口没遮拦,在地域上可能带有少许歧视和对普通话的反击,被部分国人视为逆鳞和港独捆绑起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27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