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160贴子:1,237,016

回复:【辩论.辩论】以一个人的本质还是行为判断其善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有善恶,只有标定善恶的标准


IP属地:四川42楼2011-01-21 16:47
回复
    人的本质,这个定义估计就是鸡同鸭讲
    最好把题目改改


    43楼2011-01-21 18:15
    回复
      第一个逻辑:
      人的行为可以扩大为(所有)言行举止,
      我们通过行为来推断本质,然后给本质定性——善或者恶。而我们能否看到事物的本质呢?这个问题会被我们的教科书一棍子砸死——我们当然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因此我们通过行为看到本质,凭本质给出善或恶的结论,最终通过本质判断一个人的善或恶。
      我以为这个逻辑可以框住很多例子,比如:
      过失杀人,通过过失的行为判断此人不恶,但会反方说成通过过失行为判断出本质,再通过本质得出此人不恶,实际上是通过本质判断善或恶的。
      另外一个逻辑:如果我们不通过本质还能通过什么来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如果不通过一个人本质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判断一个人的善恶,那是对一个人极大的迫害和侮辱(这是站在道义的角度说的)
      似乎 辩行为的有点被动了,我们需破对方以上逻辑。


      IP属地:四川44楼2011-01-21 18:40
      回复
        先定义一下善恶的标准


        45楼2011-01-26 15:04
        回复
          例如,一个刽子手,明明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却是在进行杀人的行为,难道就可以说这个人是在作恶?
          行为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善恶,至少不够绝对。


          46楼2011-01-26 17:06
          回复
            诛行而不诛心,我认为还是行为重要,比起那些只会说不会做,那些能做出事的人更符合社会发展


            47楼2011-01-26 20:20
            回复
              不思善 不思恶 正当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冥冥之中 自有定数 (人算不如天算 塞翁失马 安知祸福?)
              低头默默勤耕耘 只问播种不问收


              48楼2011-01-29 23:59
              回复
                在下觉得题出的有问题吧。。。
                正方:应该以一个人的本质判断“其”善恶
                反方:应该以一个人的行为判断“其”善恶
                既然主语“其”指的是“这个人”,那么“这个人”是善是恶 肯定是 以“这个人”为根本出发点的啊。
                当您把“本质”作为辩方之一的时候,您等于在问:
                一个善人,是否应该因为“他是善人”,所以判断他是善人?
                或者
                一个恶人,是否应该因为“他是恶人”,所以判断他是恶人?
                自因自果,这还辩什么啊。。。
                小子一家之论,如有贻笑大方之处,望指正。谢谢。
                


                49楼2011-02-01 11:07
                回复
                  行为。
                  善恶本就是有相对性的。
                  本质,可以等价于,动机。
                  行为,可以等价于,过程。
                     出发点再好,但是,过程为人不齿。那么无疑,这是恶。
                  一个小孩,童真,但是出于调皮,把擦窗户的工人,推下了楼。那么这也就是饿。没人,会觉得小孩会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只是一种与人为乐的恶搞。但是,终究,造成的结果,却就是恶。
                  


                  50楼2011-02-05 01:18
                  回复
                    本质和行为哪个能改变。。。


                    51楼2011-02-05 02:07
                    回复
                      外表上看到的只是物理“本质”所以要以“行为”来进行“客观判定”。而单从行为做客观判定显然是不严谨的,所以鄙人感觉如此广义的问题还是不太好给力。


                      52楼2011-02-08 11:25
                      回复
                        反方:应该以一个人的行为判断其善恶
                        人的本质是什么,咱们百度一下本质这词的大义:本质基本释义为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如果把本质用在人的身上,难道就如是说人的外表,四肢和五官。如是说人体的结构人是由细胞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其实是细胞?如何判断一个细胞的善恶?这有必要一一细致地研究下去么?所以说正方的说法是很愚蠢的。
                        我们再换个角度来来分析,事无绝对,人也无绝对的好坏,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只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人的立场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善恶好坏的判断。但是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不是放在那里当摆设的,它们也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认知中,成为人们判断好坏的一个标准,一个人做了坏事我们才能知道他是坏人吧,法律也只会抓犯了法的人吧。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以一个人的行为判断其善恶。


                        53楼2011-02-08 13:06
                        回复
                          从投票结果,我感到很悲伤,原来多数人都是只看表面,好人真难做。


                          54楼2011-02-08 13:39
                          回复
                            应该这样感慨:
                            从投票结果,我感到很高兴,原来多数人都愿意看表面,好人真好做。
                            坚持正方立场。
                            对辩题所指的本质,多数人感觉茫然,这就对了,没有说假话。
                            搞清本质,靠说假话不,当然,说真话也不一定就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本质揭示需要相应认知力的支持,靠道德水准不成。然令人啼笑的是,本题所指的本质,恰好与道德有关。
                            善与恶仅限于对人的思想道德特质界定,辩题所指的本质,系指道德本质。人的道德水准有高低、道德结构有中有善有恶,搞清一个人的思想真相很难,不过每个人均有其独自的思想特质,思想特质的差异,从善恶的道德角度审视,就是道德特质差异,也即道德本质差异。每个人的道德特质性,就是其人的道德本质性。
                            人的思想道德具有持续一贯性,而行为则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人是受环境制约的机会主义者,思想随环境或对象的不同而渐变,行为却是突变。人的思想渐变与行为突变的差异或错位,导致思想解读者,出现认知障碍。现实操作性认知难度,只是认知问题,而不能据此否定事物本质的实际存在。
                            善恶是对人的道德界定,即便只审视其行为,结论依然是针对行为人思想道德的评判,评判客体还是人。
                            善恶不宜完全套用法律和道德作为衡量表尺,这至少是熟悉历史变革和文化革新者应有的共识性观点。
                            法律重视结果和其行为过程,只是为了降低司法操作难度与提高实践的规范性,司法实践层面淡化道德善恶,但在立法层面却不然。例如谋杀与误杀,在立法与定性上就全然不同。其实法律条款在制定时,对善恶动机的考量,贯穿制定全程,不过为了实现司法的严肃与规范,司法实践中不主张法官因情绪附加值而影响定性,故淡化受审人的行为善恶动因,而注重于结果和过程。
                            囚徒在法庭上哭诉自己的堕落,心底里却可能只为自己的失手而懊恼,甚至正总结教训,蛰伏待时地盘算着。
                            行为有蒙蔽性,不可取,挖本质虽然难,难就难一点,怕啥。
                            


                            55楼2011-11-19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