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吧 关注:4,327,333贴子:21,875,278

回复:携孙去旅行之五:2024年夏的蒙晋自驾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主像体型庞大,菩萨举起右手作无畏手印的圆雕手臂不可悬空,云冈匠师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位四臂力士来托举巨臂。这一设计简直妙不可言,在稳妥解决了巨大手臂的支撑问题之余,将弥勒菩萨的伟岸与护法力士的神勇恰如其分地夸张表现,既入情入理,又震撼人心。


IP属地:北京367楼2025-03-06 14:15
回复
    东、西壁龛像,殿堂飞阁,流苏帷帐,神龙跃动,尽显汉风。


    IP属地:北京368楼2025-03-06 14:19
    回复
      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屋形大龛内,七立佛造像气韵高雅,个个褒衣博带,脚踏莲花,姿态飘逸,气势非凡。


      IP属地:北京369楼2025-03-06 14:21
      回复
        东壁下层胡跪式供养天人,整齐而划一;窟门两壁的护法金刚武士、明窗两壁的供养菩萨,以及窟顶华丽的蛟龙、环形忍冬等雕刻,成为洞窟佛教内容和艺术表达的主要构架。


        IP属地:北京370楼2025-03-06 14:26
        回复
          在第13窟中,无论是壁面下层的供养人行列大像,还是壁上不同佛龛下的供养人群小像,除了领队僧人之外,所有男女供养人均着鲜卑服装。头戴垂裙帽,垂裙及肩,在这个北方民族鲜卑化的时代,以鲜卑人为主导来开凿石窟也在情理之中。


          IP属地:北京371楼2025-03-06 14:27
          回复
            14到16窟破坏的都比较严重,加上光线不好,就没拍到什么好片子。第14窟是昙曜五窟形成之后再度补凿的石窟,规模不大,应该是根据有限的剩余山体而设计开凿的,属晚期工程。第15窟四壁齐耸,千佛排列,直达窟顶,俗称万佛洞。


            IP属地:北京372楼2025-03-06 19:52
            回复
              第17窟是云冈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脚菩萨大像窟,洞窟平面马蹄形,穹窿顶,前立壁上开明窗、下辟窟门。窟内地面低于窟外地面一米深,依旧保持了开凿时凹凸不平的糙面。洞窟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大像,菩萨高15.6米,头戴宝冠,发缕垂肩,胸配龙形项链及珠宝璎珞,臂戴钏,上身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


              IP属地:北京373楼2025-03-06 19:57
              回复
                第18窟设计严谨,造像组合完整,北壁中央立佛像高15.5米,臂膀宽阔、身躯雄壮,身披千佛袈裟,气宇轩昂,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东西壁的胁侍佛像对应而立,端庄肃穆,与主尊共同构成了三世佛格局。东侧胁佛头顶华盖,面庞浑圆,体魄伟岸。主佛与胁侍佛之间,雕有胁侍菩萨和十大弟子像。左胁菩萨头戴花冠,秀丽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这种以主尊大佛为中心,两侧胁侍佛、菩萨、弟子对称布局,大小区分,成双成对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幅尊卑有序、构图完整的经典画面,营造出极其神圣、庄严的宗教气氛。第18窟窟门西侧有造像题记《大茹茹造像记》,是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可汗南侵平城时,柔然皇后前来游览武州山石窟寺所留。


                IP属地:北京374楼2025-03-06 20:08
                回复
                  第19窟以三世佛为主像,主尊高16.8米,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第二大佛像。第19窟由中央主窟和两侧附洞三个洞窟组成,主窟由中央崖壁向内开凿,下辟窟门,上开明窗,窟内呈平面椭圆形,向上为穹窿顶。在两侧“八”字形的崖面,各开凿一座与主洞窟形制相同的较小洞窟,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对称结构的洞窟布局,并成为昙曜五窟中规模最大、洞窟形制最为特殊的洞窟。由于中央主洞外壁后退,较同期开凿的昙曜五窟外壁北移了约5米,因此有学者推测洞窟开凿时发生崩塌,被迫后移重建而成。


                  IP属地:北京375楼2025-03-06 20:10
                  回复
                    第19窟主佛像结跏趺坐,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着袒右肩袈裟,轻薄贴体,衣纹简洁明快。佛像右手举胸施无畏印,左手掌心向上握法衣于膝上,以表达佛法的无畏与传承。窟外东西耳洞中,各雕刻一尊倚坐佛像,西耳洞佛像,耳廓宽大垂肩,体魄挺拔劲健。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


                    IP属地:北京376楼2025-03-06 20:11
                    回复
                      第20窟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崩塌,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形成露天造像。主佛高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大佛两侧各一立佛与胁侍菩萨,西像惜毁。


                      IP属地:北京377楼2025-03-06 20:27
                      回复
                        这一形象成为云冈石窟“出镜率”最高的佛像,被称为云冈石窟乃至大同市的“形象大使”、“外交大臣”。游人来到这里,必要留影。我们也在这里拍了不少纪念照,并请其它游客帮我们拍了全家合影。


                        IP属地:北京378楼2025-03-06 20:31
                        回复
                          背光外缘上角的飞天着菩萨服装,手捧莲蕾,身段微屈,双腿并拢,两脚赤裸,姿态端庄沉稳,形象稚拙古朴。背光内外的胡跪捧物的供养菩萨(位置在飞天菩萨下),戴花冠,饰耳珰,胳膊略细,衣纹密集,表现出虔诚敬奉的姿态,具有浓厚的异域气息。


                          IP属地:北京379楼2025-03-06 20:35
                          回复
                            继续往前走有台阶可以上去到大佛的侧面拍照,因为角度好,有不少游客在排队留影,儿子俩也过去排队拍照。



                            IP属地:北京380楼2025-03-07 14:09
                            回复
                              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旷世佳作,将拓跋鲜卑的剽悍与强大、粗犷与豪放、宽宏与睿智的民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IP属地:北京381楼2025-03-07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