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吧 关注:4,327,708贴子:21,875,799

回复:携孙去旅行之五:2024年夏的蒙晋自驾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点17分我们刷身份证进入云冈石窟景区。


IP属地:北京307楼2025-02-20 12:44
回复
    一进大门就是礼佛大道,十三对千佛列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神柱高8.73米,系黄沙岩雕刻,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精致亘绝,在两侧浓密的松林掩映下,矗立的神柱气势雄伟、蔚为壮观,仿佛通天入地,也仿佛唯有这样的神柱铺成的路才可以叫作礼佛大道。


    IP属地:北京308楼2025-02-21 20:32
    回复
      千佛列柱的原型在第9、10窟,第12窟,第14窟等处,均以大象、狮子等神物驮承,立体而又恢宏,呈现出平城时期北魏皇宫的恢宏模样。



      IP属地:北京309楼2025-02-21 20:34
      回复
        孙儿看到这宏伟的建筑景色,便要拿出他自己的相机来拍照,然后继续往里走。


        IP属地:北京310楼2025-02-21 20:37
        回复
          前面是灵岩寺,她坐落于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寺前是古朴典雅的七孔桥,寺庙周围两侧林立的4座角楼、6座配楼,蜿蜒曲折的回廊映衬下,加上典型的“一斗三升人字拱”的风格沿袭,使这处始建于北魏年间的古建群显得格外引人入胜。


          IP属地:北京311楼2025-02-22 20:00
          回复
            石桥的一侧正在维修,本想进去观望一下,但带着孙儿不太方便,回头看他们直奔观光车购票处去了,便连忙跟上。


            IP属地:北京312楼2025-02-22 20:07
            回复
              其实到石窟群只有几百米,但考虑节省时间及带着小孩,我们还是买了观光车票,15元一人往返,小孩免费。


              IP属地:北京313楼2025-02-22 20:44
              回复
                几百米的距离观光车很快就到了石兵美术馆观光车站,司机说从这里上去就是石窟群。石兵美术馆是一座独立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美术馆内展示了石兵的艺术作品、遗物及历史资料,全方位展现了他的艺术生涯和成就。


                IP属地:北京314楼2025-02-22 20:54
                回复
                  云冈石窟群入口处矗立“昙媚石壁”。原物“比丘尼昙媚造像记”是1956年整修第二十窟时发现的,嵌在该窟前室壁上。这块造像记略呈方形,魏碑楷书10行,每行12字,共110字。昙媚石壁全文如下:夫光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言鉴觉。家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


                  IP属地:北京315楼2025-02-22 21:02
                  回复
                    石窟群入口为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门额题写“入佛知见”四字。两侧对联:于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进入山门,就是步入佛门圣境,与佛祖同在。
                    “入佛知见”四个字是由宋代书法家米芾(字元章)所写。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在云冈石窟的这块牌匾上,他题写了“入佛知见”四个字,这四个字在佛教中有深刻的含义:“入”是入门、进入的意思,“知”是能知所知,即能知的是心,所见的是相。牌匾上还有一句“放下我见”,强调放下个人的偏见和执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和领悟佛法的智慧和见解。


                    IP属地:北京316楼2025-02-22 21:05
                    回复
                      随后来到了石窟群,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第1、2窟辽代以前窟前曾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


                      IP属地:北京317楼2025-02-23 20:59
                      回复
                        第1窟俗称“石鼓洞”。外壁明窗东侧保留了清代朱廷翰题刻的《游云冈石佛寺》诗句。洞窟平面呈长方形,中央方塔为仿木构屋顶塔檐,分上下两层。下层四面各开圆拱龛,龛内雕坐佛;上层四面均开三间盝形帷幕龛,南北雕坐佛,东西雕交脚弥勒菩萨。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开大型三间式盝形龛,明间主像为高3.15米的交脚弥勒菩萨,左右梢间为对称设置的舒相坐势思惟菩萨。东壁下层是反应孝道《睒子本生》的佛经故事浮雕,大部分风化严重,现仅存2幅。南壁窟门、明窗两侧屋形龛内,雕刻了《维摩诘所说经》的“文殊问疾品”佛教题材造像。门拱顶部雕刻二龙缠绕,这种雕刻在门拱上的雌雄双龙造型,明显体现了佛教的护法思想,在云冈石窟中独此一例。顶部南侧雕刻直径1.4米的三朵浅浮雕大团莲。窟顶飞天曼舞环绕团莲,富丽而庄严肃穆,严谨而巧丽活泼,在宣示了一定佛教意义的同时,也为洞窟增添了强烈的艺术动感。


                        IP属地:北京318楼2025-02-23 21:45
                        回复
                          第2窟俗称“寒泉洞”,因其北壁西端常年有细泉流出。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云深处”。洞窟内三级方形浮屠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层层瓦垄出檐,上层四角镂空雕刻八角棱柱,形成了周匝回廊,为研究北魏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洞窟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龛内的伎乐天人手持筚篥、琵琶、琴、排箫等各种乐器呈演奏状。壁面依次雕刻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北壁主像为交脚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雕刻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描述了释迦牟尼为太子时与他人张弓射箭比武的场面。


                          IP属地:北京319楼2025-02-23 21:46
                          回复
                            山坡下有一潭碧水,它就是石窟寒泉。为云冈石窟第二洞“寒泉洞”北壁脚下的一清泉。该景点是大同八景之一,因窟左为1窟称石鼓洞,故当地又有“石鼓寒泉”之称。


                            IP属地:北京320楼2025-02-23 21:50
                            回复
                              前面在岩石地面上遗存有一条交通参道,称之为“古道车辙”,现存车渠中心矩1.3米,车渠(石头壕)深0.16米,此车道在金代以前正是铁轱辘车的轨迹,是古驿道参合径的遗迹。
                              “古道车辙”,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古迹。从汉代以来,这条路就是大同通往内蒙的一条古道,上面是山,下面临河,只有这么一条狭窄的路,这条路是北魏定都于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最东端的一条道。在全国都很难找到历史上的保存下来的原路,这就是“古道车辙”的弥足珍贵之处。


                              IP属地:北京321楼2025-02-24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