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植物人人有责吧 关注:216贴子:4,236
  • 0回复贴,共1

《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本呢,就,先说结论,我觉得从性价比,从信息密度来说,有点……也不至于到不值一看的程度吧,但是如果同样题材的有好看的,那这本还是别看了
虽然说有信息,有新鲜的东西,但是作者的设置太头重脚轻或者说主次不分了,语言也不够通俗精炼,该重点说的不说,该不重点说的非要重点说,说就说吧,还说的不够清楚
那些内容,我觉得是属于犯了科普或者说通俗读物(就是不是学术论文的那种通俗读物)的大忌,就是,讲的东西,对专业的人来说太浅显,对不专业的读者来说又太复杂
比如整本书前半段全都是生物学的讲述,我觉得从这个书的主题来说,没必要讲那么多占那么大的篇幅吧,其实读者只需要知道最后的结果就行了啊,这就是主次不分啊
就是,怎么说,其实读者想看的,只是后半段的人类的迁徙历史而已,前面的基因学的那些东西,说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讲到那么细
就是,啊怎么说,就比如通过dna找到了嫌疑犯,现在所有人关注的重点就是犯罪现场的dna跟这个嫌犯匹配上了,可以实施抓捕了,至于为什么dna可以确定嫌疑人,为什么dna是唯一的,乃至于为什么dna是遗传编码等等这些,不是侦探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啊,大家只要知道从科学上可以这么认定就行了啊
这本书的其中一个毛病或者说最大的毛病,就是现在大家想知道凶手是怎么犯案的接下来的一系列案情的,结果在法庭在法官在群众面前,检察官开始讲生物课了,讲什么双螺旋讲细胞讲线粒体了,一讲讲了整个审判的一半时间,后面重点的案情匆匆带过
不是说前情的关于如何用生物学的成果判定人类起源和迁徙不重要,而是,要分清主次啊!
这本书还是有一些新鲜的信息的,虽然有些也是一笔带过,但是还是挺新奇的
-------------------而旧世界猴的尾部不能卷曲,只会甩动。两者在4000多万年前分化。所以我们经常在动画片中看到猴子用尾巴倒挂在树上,那可能是巴西的猴子,而不会是中国的猴子。
-------------------汉语与藏缅语分开,其起源上可能就是原始汉藏语与原始乌拉尔语的混合。研究乌拉尔语的学者高晶一发现,汉语中的很多词汇都是双套的,有俗言和雅言两种说法,俗言来自乌拉尔语,雅言来自汉藏语。例如“爷娘”来自乌拉尔语,“父母”来自汉藏语,“家”来自乌拉尔语,“宫”来自汉藏语。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很出乎意料
-------------------他们的基因和汉族的基因非常接近,Y染色体类型是汉族部分类型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分支。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研究发现,乌拉尔语系,例如芬兰语,很多字词的韵母和汉语的对应关系非常明确[1,2]。汉语里读“分”的,在芬兰语里叫“pala”,汉语读“鲲”的,他们读“kala”,存在成系列的对应关系。他们为什么从中国跑到环境严酷的北冰洋沿岸?
-------------------北欧神话体系非常完备,他们的主神是住在北极的天神奥丁。天神必须住在众星环绕的地方,那就是北极,所以他们一路向北到了那
这些都还挺有趣的,比如原来小时候可能看到的很多猴子捞月的猴子其实画错了,我们中国的猴子的尾巴不会卷曲,自然也没办法挂在树上
还比如我们居然有可能跟芬兰人是亲戚,这真的,太神奇了!可惜还是上面说的,这种时候作者又不细讲了,一笔带过
-------------------
约8000~6000年前,桑干河流域的小米种植人群渐渐增多,向外扩张寻找更多可耕地。约8000年前向南扩散的人群延伸到了黄河流域,发展出裴李岗—仰韶文化。约6000年前向北扩散的人群延伸到西辽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赵宝沟文化人群,发展成了红山文化。汉藏语系的分化就此开始。南下人群奠定了藏缅语族基础,北上人群奠定了汉语族基础。在红山文化最高规格墓葬人骨中,检测到了汉族最主流的Y染色体类型O-M117。
比如这一段,重点其实是在桑干河这个河流上,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但是,反正我也没看过,就是上语文的时候死记硬背过。作者提到说如果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桑干河就是祖母河,看过之后我也觉得,确实,挺有道理,我们对这条河流,乃至对于燕山山脉一代,好像都有点没有意识到它们在中华起源中的重要性,提的相对来说有点少,但是商人是从燕山附近来,还是桑干河,乃至于北京直立人的发现等等,其实这里很重要,但是至少对大众来说,提的有点少
-------------------特别在民间,名声不好,所以一般没人愿意冒认为是他的后代
到后半部分的讲作者追溯曹操后代的地方开始有趣起来了,比如这一点,我觉得体现了历史的黑色幽默,就是,其他的王侯将相,在后来都有很多人来攀龙附凤假装自己是人家后代。结果到了曹操这,因为被三国志三国演义黑得太惨,诶,反而没人敢冒充想冒充了,反而,很顺利地追踪到了真正的后代
但是同时哪怕是还算有意思的后半段,也有挺多我觉得,不太对或者说,反正意见跟作者不一致的地方
到了后半段,作者反而又开始夹带一些,不能说私货,但至少我个人不认同的东西了
比如作者批判仰韶文化这种类似的以周边小村庄命名的考古学方式-------------------比如仰韶文化,是在河南仰韶村发现的。这个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影响了中原很大范围,还涉及周边地区,甚至到了甘肃最西北的地方。那些地方都曾经发现有与仰韶文化类似的文化类型。那么长的一个时期,那么大的一个地理范围,仰韶文化人群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族群,他们生活的时期甚至可能是一个朝代。他们是什么族群,他们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他们的首领是谁,这些问题考古学都没有回答,而是简单地用一个小村子的名字命名,来称其为仰韶文化,回避了所有历史问题。这个新命名的名词脱离了传统的轨迹,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问题。
我觉得,反驳这位作者的说法,最简单的,你称呼李白应该怎么称呼?李白,如果别人不知道这是谁,他做过什么,来自哪个朝代,成就如何,光看名字,也看不出来啊,那,那你要怎么办?以后说起李白,或者任何一位名人,那就别说名字了呗,直接说成就说历史地位得了呗
以后说将进酒,不是“李白写了《将进酒》”,而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 [130]),一说山东人, [136-137]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28],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写了《将进酒》”呗
搞笑不搞笑?
为什么大众对仰韶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名字的原因吗?是宣传的不够是教育的不够,而不是名字取得不够好
还比如这一段-------------------你的基因型是O3α型,这种型上面的M117位点有突变,然后怎么怎么变异,说明你来自数千年前的某个考古文化。作为一名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听得懂吗?所以说这种描述脱离了常用语境,虽然试图讲历史,但是没有真正讲明白,没有解决历史学的问题。传统的人类学创造了一堆生硬的新名词,比如说把人分成东亚人种、南亚人种、北亚人种,然后这个北亚人种是数万年前开始混合形成的,多少万年前后有竞争。这些东西一般人听着很陌生,北亚人种是什么,怎么从民族分辨谁是北亚人种?不知道!
那么多名人那么多国家那么多民族,按照作者的说法,都别起名了,直接按照成就地位出身来历来介绍好了
不好好介绍主题,夹带这种很low的私货,丝毫没有考古学常识,想推翻人家,你提一个好的呗你也没提,真的有点自不量力了
还比如作者写到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阶段只是一个假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一个普遍性的母系社会阶段。在考古上也从来没有发现过普遍的母系社会
是吗???首先是,什么叫做普遍性的?如果说,是发现过,虽然很少哪怕只有个位数,但是发现过,那么,是不是就不能被称为“假说”?只要存在哪怕一例,就不能说是假说
其次是,在前言里,作者自己写到“僰猿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女权主义”盛行的社会,也是一个母系社会,子女一生都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这个僰猿在作者的描述里之上达到了人类十岁儿童的水平,社会化的程度也很高。当然我不是什么什么学家,但我就觉得,可能是民科的刻板印象,我就觉得,既然在跟人类很相似的智商很高社会化程度很高亲缘关系也非常近的猿类里发现了母系社会,那么人类社会就有理由也存在母系社会
作者的话,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我也不是为了女权才反驳,而是作者本身的这个结论就是有漏洞的自相矛盾的
还比如,关于为什么西方产生科学中国没有,很多人提很多很多的猜想,至少我看过的正经的书籍里,人家都是有理有据的,没有像这本书一样纯粹靠脑补靠私货
-------------------比如车轱辘,马上就可以造车;吊井架,马上就可以打水,省很多力。这些应用性的东西,凭经验发明了很多,但是对基础的科学原理都没有探索,所以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反观西方,古希腊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等先贤,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哲学,研究基础的物理学、数学,那些在当时看上去完全没有用的,根本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的学问
这真的是胡说八道了。就像有位up说的那样,一件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从外国来说,那牛顿研究微积分就是出于实用目的啊,很多二战的成果就是出于战争的目的啊
是战争推动了二战时期的科技大爆发啊,至少战争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啊
从中国来说,“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哲学,研究基础的物理学、数学”,中国没有吗?老子孔子韩非子,那不叫哲学???圆周率等等,不叫基础的数学??
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纯粹靠发泄靠脑补来写结论,还是以科普的名义,也太丢份了吧
总之,也是正好都做了批注,随手吐槽,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前面的结论,这本书,当然也有提供一些新鲜的信息,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那看这本就是浪费时间


IP属地:河南1楼2025-01-21 17: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