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吧 关注:12,378贴子:528,512

北洋海军建设支撑体系之辽中南与京津唐工业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往大家讨论均在讨论购买怎样的军舰来赢得甲午战争,但战争是打的综合国力,北洋以“一隅敌一国”,即便是打赢了大东沟,但也无法赢得整个甲午战争。
很多吧友也说拖垮日本,但拿什么拖?空间换时间?在空间换时间的过程中,看到这么虚弱不堪的中国的,难道列强不会群起而攻瓜分中国?
扯远了,开始正题。
创立北洋海军的核心目标是守卫京畿要地,也就是要建立环渤海防御圈,但是这一目标对于当时的农业中国来说财力的支出实际上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战时没有办法及时补充。
且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洋务派也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那么在这一期间,集中部分精力先期在辽东依托鞍山、本溪、阜新等地丰富的铁煤资源,建设大型钢铁厂,进而在旅大地区发展造船业,如果可能得话在沈阳发展军事装备制造。
将金陵、江南部分或全部北迁到初具规模的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当中,大力发展天津制造局,全力打造出一个军事重工业基地,或者说为配合环渤海防御带而形成一个环渤海工业带,来支撑北洋海陆军队的建设。
这样即便是一隅敌一国也能拖死小鬼子。
这样北洋海军的建设再也不会是无根之萍。
这样或许会有另一种可能。
以此为题,欢迎大家讨论。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21 10:14回复
    同意,个人认为,开发重心应该放在辽西,沈阳大连到唐山修铁路,船政搬到大连,挨着旅顺,鞍山距离大连和沈阳都不远,可以修专线,在鞍山一代建钢铁厂。最后一步是铁路从沈阳修到丹东,在丹东和新义州分别修轮渡码头。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1 10:25
    收起回复
      2025-07-27 10:4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且辽西平原还能供应粮食,1880年代初期开关的话,山东山西大量人口可以出关搞北部大开发,10喵时间1890年代初作为朝鲜有事时出兵得后方肯定没问题,粮食,武器弹药都能就近生产就近供应,也不用完全依赖海运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1 10:28
      收起回复
        东北你就别想了,满清龙兴之地甲午以前是不允许汉人去的。选唐山比较合适靠海有煤矿又有铁矿还靠近天津等城市。把汉阳铁厂改在唐山就行了,有开平煤矿,唐山铁厂,天津制造局,再建个天津造船厂接招商局的订单,可以形成完整的重工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1 14:22
        收起回复
          出卖全国无主无干涉之有用之地,制成地契卷,山林河泽都卖给百姓,发行4亿两地契卷,两个亿用于开发奉天实业,铁路,铁厂,军工。
          2个亿做好4年,每年5000万两的军费,建成新式陆军四支,共24万人。海军及陆战队3万人,新增前无畏3艘,轻巡洋舰3艘即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1 14:45
          收起回复
            建设大型钢铁厂
            ——————
            钢铁厂最重要的资源煤铁。
            东北三大铁矿:鞍山、本溪湖庙儿沟、辽阳弓长岭。
            其中鞍山铁矿蕴藏量丰富,但绝大部分为贫矿,不如本溪湖。但鞍山矿交通便利,开采和运输都更有利。
            鞍山站至营口52.2哩,至大连189.3哩;本溪湖到大连306.6哩
            煤矿则是抚顺一马当先,日据后期产量虽然下降,但依然位居首位;本溪湖紧随其后,辽阳烟台也有相当产量;阜新煤矿后期增长迅猛,从1929年5万吨到1941年412.7万吨。
            本溪湖赛马集铁厂等处的煤是富有粘结性的,可制上等良质的焦煤。烟台煤矿产无烟煤,缺乏粘结性,不适合炼焦冶铁,需从本溪等地调运购置焦炭,而鞍山铁矿在统制时期除从抚顺本溪湖调运外,更需要从外省的鹤岗、密山等处长途购置。
            此外当时石灰石也主要产自本溪湖。
            ……………………
            因此历史上主要是鞍钢和本溪湖煤铁公司,两家各有所长。远期发展后劲来说鞍山占优;集中一地节省初始投资而言,本溪更佳。
            PS:某些八旗子弟死皮赖脸、无知无畏的习气为何恒久流传?


            IP属地:上海6楼2025-01-21 16:46
            收起回复
              当时鬼子已经发生粮荒了国内都有抢米事件在拖一拖鬼子肯定撑不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21 20:10
              收起回复
                曾经是好人: 东北你就别想了,满清龙兴之地甲午以前是不允许汉人去的。
                2025-1-21 14:22回复
                曾经是好人: 回复 🐶🌰红衣派蒙 :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
                2025-1-21 20:07回复
                ——————————
                看到别人拿出真实历史,便不顾1860与甲午哪个在前的打脸(因为本来就没脸皮)直接盗用。可见曾经这种无脑没脸的九漏鱼惯犯本色。


                IP属地:上海8楼2025-01-22 13:19
                回复
                  2025-07-27 10:3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曾经是好人: 北京到沈阳二三千里?你的沈阳是在日本海上的吧
                  2025-1-22 11:28回复
                  曾经是好人: 京奉铁路全长就860公里,哪个猪脑子能搞两三里来
                  2025-1-22 13:38回复
                  ————————
                  1890年5月7日李鸿章《致总署 预估关东路工》:“曾详考其程途,据称由营口至吉林一千零十三里,由吉林至珲春约一千里,共计二千余里”。
                  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二日,李鸿章《致总署 论关东铁路》,路线定为关内出山海关“经锦州、广宁、新民厅至沈阳以达吉林;再由沈阳建枝路以至牛庄、营口”。
                  第一段的两千来里,加上关内到奉天府千把里(现在的京沈线七八百千米),合起来是多少?
                  也就曾经这种脑子里都是水,专看地摊货,连复制黏贴剽窃别人文章,都能把李鸿章和各地督抚报效慈禧的260万两海军巨款与海防捐混为一谈的乐色,连当年修的是什么铁路都不知道,瞎扯啥京奉铁路的九漏鱼S叉算不清。


                  IP属地:上海10楼2025-01-22 14:08
                  回复
                    曾经是好人: 回复 🐶🌰红衣派蒙 :架空也要看历史实际……京奉铁路从1891年开始修到甲午时期都没完成。
                    2025-1-21 20:27回复
                    ——————————
                    如10楼所述,1890年代前期李鸿章修的是关东铁路。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以便利军运为名,擅自在交战区以外铺设了奉天至新民屯间(59.8公里)的窄轨铁路,当时称做新奉轻便铁路。
                    1907年4月24日,清政府的邮传部以关内外铁路余利款赎买并接管新奉轻便铁路,并于6月将该路改造为与关内外铁路一致的标准轨距。至此,关内外铁路的北京至奉天皇姑屯全线通车,遂后改称京奉铁路。
                    能把1907年的京奉铁路之名,穿越到甲午前的关东铁路头上,这便是曾经这种脑袋全是水,整天拼接异位面历史却贼喊捉贼“要看历史实际”的za碎惯用手法。


                    IP属地:上海11楼2025-01-22 14:23
                    回复
                      曾经是好人: 回复 姿瓷董先僧 :清光绪十九年,清政府修筑沈山铁路,于1899年修至锦县(锦州),同年建锦县(锦州)站,这是在东北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由山海关向绥中展筑之始,称作关东铁路。修建绥中至新民段时称关外铁路。1891开工修关东铁路是你那个大聪明脑子想象的吧
                      2025-1-22 14:30回复
                      ——————
                      关东铁路的名称,楼上我已列出相关文件为据。至于“沈山铁路”云云,当时确实有称盛京、奉天府为沈阳的,但能把这个当成正式名称用于铁路命名,也就脑袋全是水整天把地摊货当宝贝的曾经大S叉有智商有勇气这么干了。


                      IP属地:上海12楼2025-01-22 15:49
                      回复
                        如果当时北洋舰队的军舰大多数是中国造,战争不至于那么快就输了。再就是如果当时的岸基部队是海军管辖也不至于败的那么快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25-01-22 17: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14楼2025-01-25 17:59
                          回复
                            清朝统一的货币,银行,金融都没有,还扯啥搞工业呢? 清朝那兵工厂年产几千枪,还奢侈搞工业体系呢?


                            IP属地:河北15楼2025-02-17 21:44
                            收起回复
                              2025-07-27 10:29: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建设东北以前,唐山是否建立炼钢厂?
                              炼钢最主要的两项资源,煤矿有历史现成事例,提早些开发就行了,主要问题是铁矿。以当时的勘探、开采水平,有哪些适合的来源?
                              《唐钢沧桑:唐山钢铁公司史志(1943-1989)》介绍说一炼铁厂前身是1943年1943年始建的开滦制铁所,当时原料主要是宣化原矿石(估计是张家口龙烟铁矿)。
                              从张家口到唐山,现代张唐铁路525千米,公路也要300多,距离远了些。
                              开发本地铁矿的话,较早工业采掘的一个,在抗战期间,从数量看,当时勘探、开采程度很有限。
                              https://www.tsdsw.gov.cn/list_info_33_0_186.html
                              开采司营铁石山。“1941年,日本政府派地质学家大西千秋和田岛六郞来滦勘查。由于他们对安特生和丁格兰的结论先入为主,勘察范围很窄,所以也认为‘开采价值不大’,但出于侵略战争的紧迫需要,仍然决定对铁石山进行掠夺开采。“据记载,此次开采,日本侵略者共掠走铁矿石11万吨。”(《滦县文史(五)》唐向荣文《滦县铁矿业的曲折历程》108--109页)


                              IP属地:上海16楼2025-03-10 13: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