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家讨论均在讨论购买怎样的军舰来赢得甲午战争,但战争是打的综合国力,北洋以“一隅敌一国”,即便是打赢了大东沟,但也无法赢得整个甲午战争。
很多吧友也说拖垮日本,但拿什么拖?空间换时间?在空间换时间的过程中,看到这么虚弱不堪的中国的,难道列强不会群起而攻瓜分中国?
扯远了,开始正题。
创立北洋海军的核心目标是守卫京畿要地,也就是要建立环渤海防御圈,但是这一目标对于当时的农业中国来说财力的支出实际上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战时没有办法及时补充。
且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洋务派也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那么在这一期间,集中部分精力先期在辽东依托鞍山、本溪、阜新等地丰富的铁煤资源,建设大型钢铁厂,进而在旅大地区发展造船业,如果可能得话在沈阳发展军事装备制造。
将金陵、江南部分或全部北迁到初具规模的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当中,大力发展天津制造局,全力打造出一个军事重工业基地,或者说为配合环渤海防御带而形成一个环渤海工业带,来支撑北洋海陆军队的建设。
这样即便是一隅敌一国也能拖死小鬼子。
这样北洋海军的建设再也不会是无根之萍。
这样或许会有另一种可能。
以此为题,欢迎大家讨论。
很多吧友也说拖垮日本,但拿什么拖?空间换时间?在空间换时间的过程中,看到这么虚弱不堪的中国的,难道列强不会群起而攻瓜分中国?
扯远了,开始正题。
创立北洋海军的核心目标是守卫京畿要地,也就是要建立环渤海防御圈,但是这一目标对于当时的农业中国来说财力的支出实际上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战时没有办法及时补充。
且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洋务派也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那么在这一期间,集中部分精力先期在辽东依托鞍山、本溪、阜新等地丰富的铁煤资源,建设大型钢铁厂,进而在旅大地区发展造船业,如果可能得话在沈阳发展军事装备制造。
将金陵、江南部分或全部北迁到初具规模的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当中,大力发展天津制造局,全力打造出一个军事重工业基地,或者说为配合环渤海防御带而形成一个环渤海工业带,来支撑北洋海陆军队的建设。
这样即便是一隅敌一国也能拖死小鬼子。
这样北洋海军的建设再也不会是无根之萍。
这样或许会有另一种可能。
以此为题,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