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菩萨吧 关注:224贴子:3,169
  • 9回复贴,共1

释迦佛纵尽变无边世界,而成极乐,恶业众生所见,仍是秽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极乐无恶道,弥陀就算强行接引噁卝人,恶业众生也见不到极乐净土)


IP属地:辽宁1楼2025-01-20 21:16回复
    《李炳南彿敩问答类编》
    问:释迦牟尼佛为何介绍我们往生西方世界,世尊自己生何世界?世尊为何不造世界呢?(宝珠)
    李炳南答:世界无尽,皆是众生业力所现,不缺乏,释尊又何必再造。弥陀造世界者,不过悲悯众生业杂,世界多苦,故造一有乐无苦世界,接引他界众生耳。众生生者,皆是受释迦世尊之训而转业者,不转业者,亦无分生,故仍得谓之众生业力所感。


    IP属地:辽宁2楼2025-01-20 21:17
    回复
      2025-05-09 19:13:28
      广告
      释尊曾以足按地,立变庄严,因众生业力关系,不能持久。明乎此,便知净秽在众生之心及业,释尊纵尽变无边世界,而成极乐,恶业众生所见,仍是秽土。如同观一水,天人鬼龙所见各异,理亦同也。


      IP属地:辽宁3楼2025-01-20 21:19
      回复
        附:【一水四见】
        指对于同一境界,由于见者心识之不同,其所抱持之观点亦因而大异其趣。又作一处四见、一境四见、一境四心。乃唯识学中常用之譬喻。同一水,天人看来是宝饰庄严之宝池;凡人见之,则是水池;而在饿鬼眼中乃一池脓血;鱼则视之为最佳居所。〔摄大乘论释卷四、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


        IP属地:辽宁4楼2025-01-20 21:20
        回复
          ----
          按:
          如《观经》原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所言:“始恶何妨终善,噁卝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
          印光大师曾言:“(弥陀)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IP属地:辽宁5楼2025-01-20 21:21
          回复
            注:很多人误会下三品五逆十恶往生,误以为是直接以噁卝人身份往生,其实不是!
            经中说得清楚,是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念佛忏净恶道诸罪,恢复善男子身份,而往生!
            否则,弥陀是不能强行接引不够标准的念佛人。为何?把他送去极乐,也不见净土!
            弥陀不能他力灭罪的,本源门声称只要口念佛号,就灭罪,是他力灭罪……
            这绝对是错误的知见!如果弥陀能他力灭罪,试问,还有罪报吗?还有三途吗?
            若弥陀可以强行接引而截断众生噁报,那么法界中六道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他力灭罪,他力断惑,纯他力往生,根本是错误的知见!


            IP属地:辽宁6楼2025-01-20 21:25
            回复
              ----
              注:
              莲祖《疏钞》中言:“虽时顷少,心力猛利,是最后心,名为大心,当知即是一心不乱故。”
              在临终后期,正因第六识渐断渐灭,又心识主念一句佛号,主思往生大事,
              依第六识而起的见思惑,会有一种不伏而伏,不断而断的特殊效果,
              所以,弥陀加持力,反而越来越胜,要远远大于生前散心念佛时期,
              自力系念,兼得弥陀冥加,二力和合之下,方能入此“一心不乱”(《悲华经》称之为宝冥三昧)


              IP属地:辽宁7楼2025-01-20 21:27
              回复
                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的念佛人,即下三品,多是名字位散心念佛人,
                生前念不到一心不乱,但临终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故能有如此特殊效果,
                《观经》下三品,及《悲华经》所言皆是临终,故知临终俢法有胜方便,远超平时……
                只要入得宝冥三昧,理论极值甚至可以念至无生忍,即理一心,故能至心十念灭五逆罪!
                (附:《净土十要》:“佛言垂终之心,其力甚大。故临终之念,能消重业。”正是此意!)


                IP属地:辽宁8楼2025-01-20 21:30
                回复
                  2025-05-09 19:07:28
                  广告
                  临终特殊一心不乱,名字位散心念佛人,也能入得,但必须是临终后期,甚至末期才行。
                  有些人尽管有他人助念,但在后期出现糊涂颠倒甚至魔扰等情形,这是未感弥陀他力冥加。
                  遇到这类情形,助念人员一定要简短开示,令其重发菩提心,生大惭愧忏悔心,方能感佛。


                  IP属地:辽宁9楼2025-01-20 21:30
                  回复
                    (众生第八识,随各自烦惑厚薄,善恶业多寡,六道引业何者成熟,而心现识变,相应境界。这个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算大神通的佛菩萨,也不能直接干预而强行改变的。)


                    IP属地:辽宁10楼2025-01-20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