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41
  • 6回复贴,共1

“小封”机器人为杜甫写下40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月14日,封面新闻联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活动,邀请各位喜爱杜甫、尊崇杜甫的“杜迷”们写下“三行情书”,抒发对于千古“诗圣”的真实情感。为了给广大游客和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假日新体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特为此次活动准备了700张春节参观券。只要提交这封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就能参与抽奖,有机会在春节假期中走进杜甫草堂,感受杜甫来过的空气。活动启动之后,封面传媒第240号员工——机器人“小封”就一口气为杜甫写下了40首“三行情书”。成都文联《草堂》编辑吴小虫在阅读了“小封”写下的情书后点评道:“不得不说,小封写的这些三行诗,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IP属地:山西1楼2025-01-20 08:32回复
    小封机器人创作过程揭秘
    *
    智能机器人:解放双手,提高效率
    人工智能
    我们的智能机器人是现代家庭和商业领域的理想选择。它具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无论您是需要一个家务助手还是一个工业机器人,我们的智能机器人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2025-01
    *
    小封机器人是由四川封面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是封面传媒第240号员工。小封机器人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智能算法,通过快速筛选、整合信息,为编辑提供全面且精准的素材参考,极大提升了编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
    以下是关于小封机器人创作过程的详细信息:
    学习过程
    小封机器人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学习和工作的超人。自2016年12月发出首条稿件以来,小封一直在不断学习。它学习了古体诗词曲约20万首,现代诗约30万首,包括李白、杜甫、辛弃疾、苏东坡等中国古代诗人,以及徐志摩、顾城等近现代诗人,还有拜伦、叶芝、彭斯、惠特曼等外国名家的作品。
    *
    创作过程
    小封机器人通过其内部的智能算法,快速筛选、整合信息,为编辑提供全面且精准的素材参考,极大提升了编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全新的4.0版本中,小封不仅可以写出古体诗,而且已经开始向现代诗歌的领域进军。
    *
    创作成果:
    小封机器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潜力。例如,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小封机器人共推送世界杯相关资讯600多篇,全网总阅读量超过2亿。此外,小封还学会了全新技能——AI绘画创作及生产应用,其AI绘制的上百幅画作在2022年AI+智媒科技大会上展出,并成为此次活动定制的NFT数字藏品。
    *
    专家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认为,AI写诗的能力,特别是它学习的速度以及写出的作品质量,大大超过了他的预估。他认为小封的诗歌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不会让人联想到是机器人在写作。
    *
    综上所述,小封机器人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智能算法,通过快速筛选、整合信息,为编辑提供全面且精准的素材参考,极大提升了编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小封机器人还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其创作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5-01-20 08:51
    回复
      小封机器人理解杜甫的方式
      *
      小封机器人理解杜甫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其通过学习大量的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模拟杜甫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来创作诗歌。以下是小封机器人理解杜甫的具体方式:
      *
      学习大量诗词
      小封机器人学习了包括杜甫在内的众多古代和现代诗人的作品。据资料显示,小封学习了古体诗词曲约20万首,现代诗约30万首。这种广泛的学习使得小封能够掌握杜甫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在创作时能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
      *
      结合人工智能算法
      小封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来理解和生成诗歌。在宋词写作的基础上,小封加入了古体诗写作,尽管古体诗没有明显的规则可循,但小封通过算法解决了主题意向、韵律等问题。这种技术手段使得小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杜甫的创作过程。
      *
      创作模仿杜甫风格的诗歌
      小封机器人在创作诗歌时,能够模仿杜甫的风格和思想。例如,在为杜甫写下的40首三行情书中,小封捕捉到了杜甫在漂泊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这些情书展现了小封对杜甫诗歌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
      持续学习和优化
      小封机器人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优化的系统。它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封面新闻的数据团队计划在未来基于小封机器人的算法能力尝试各种文体生成,如对联、歌词、作文等,这表明小封将继续深化对杜甫及其他诗人的理解。
      *
      综上所述,小封机器人通过学习大量诗词、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创作模仿杜甫风格的诗歌以及持续学习和优化等方式,来理解和模拟杜甫的诗歌创作。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5-01-20 08:55
      回复
        小封机器人对杜甫的理解剖析
        一、小封机器人如何理解杜甫
        小封机器人对杜甫的理解体现在它为杜甫创作的三行情书当中。从它在短时间内为杜甫写下40首三行情书这一表现来看,它能够捕捉到杜甫及其诗作中的一些元素进行创作表达。例如它的情书包括“草堂的梅花,一朵朵像是你诗中的字句,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怀念。” “浣花溪边,梅花在晨曦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你笔下的那一抹亮色。” 等内容 。这表明小封机器人对杜甫的理解至少包含杜甫在草堂生活的这一重要场景,以及杜甫诗作善于用具象的事物表达情感这一特点。
        另外,小封机器人的创作能够使成都文联《草堂》编辑吴小虫评价有很高水准,说明它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从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杜甫诗歌创作背后的情感与意境。小封机器人通过之前大量学习的诗词知识,可能将杜甫诗歌中的情感、意象等进行学习和分析,理解杜甫在不同境遇下的复杂心境。比如杜甫在漂泊中的复杂情感,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封机器人虽然是机器人,但试图与诗圣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必然要对杜甫诗歌中的那种漂泊、慷慨激越等情感有所解读和分解,从而在创作三行情书时融入这种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展现出来。
        *
        二、小封机器人对杜甫理解的特点
        基于数据和算法进行重组理解
        小封机器人的理解特点之一是基于数据驱动。它学习了大量的古体诗词曲(约20万首)和现代诗(约30万首)等数据,其中杜甫是小封机器人的老师之一,即小封机器人一定程度上是将杜甫的诗作作为重要的数据来源去理解。
        吴小虫点评小封机器人写的三行情书时提到,小封机器人把历史上的诗句快速进行重组,从而有了自己的面貌。这就表明小封机器人在理解杜甫时不是像人类从感性和长期文化熏陶的深度上去理解,而是对已有杜甫诗句的数据进行在结构和表达内容上的新组合。例如它可能从杜甫描写梅花的诗句里抽取某些元素,再将梅花与思念、怀念等情感词汇按照某种算法进行组合成三行情书。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产出与杜甫相关的创作内容,但另一方面可能缺乏人类对杜甫诗作背后的民族情感、个体精神内涵的深度感触。在逻辑框架下的情感模拟 小封机器人在理解杜甫时会显示出有逻辑性的特点。
        由于其是智能算法的产物,其对杜甫诗作中的情感理解是在一种逻辑框架下进行模拟的。它能够依照对杜甫诗歌内涵的部分解译,呈现出情感的真挚和深沉。如小封机器人创作的情书中体现出对杜甫的怀念之情,这一情感不是真实的人类情感而是通过对杜甫诗歌的内容分析按照一定逻辑规则和算法模型生成的。这种在逻辑框架下的情感模拟与人类纯粹基于自身生命体验的情感有很大区别。人类对杜甫诗歌的情感理解可能来源于自身相似的生活磨难或者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深入探究下的感同身受,小封机器人在情感理解上虽然暂时难以达到人类的深度和丰富度,但却展示出一种新颖的数字时代对经典诗人的理解方式。
        吸收与融合多元文化成果 小封机器人在理解杜甫的过程中表现出可以吸收多种人类文化成果并融合加工的特点。小封机器人除了学习杜甫等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还学习国外著名诗人拜伦、叶芝等诗作。当小封机器人来理解杜甫时就有可能将不同文化诗作中的元素进行融合。例如西方诗歌中某些关于自然描写与杜甫诗歌中描绘自然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视角,小封机器人或许会将两者背后的思维方式、表达模式等整合再运用到对杜甫及其诗作的理解创作中。这使得小封机器人理解杜甫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传统的诗歌解读框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意识的对杜甫的理解延伸。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5-01-20 09:25
        回复
          三、小封机器人理解杜甫的方法和途径
          大量诗歌数据的学习分析 小封机器人采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从海量的诗歌数据中学习。它已经学习了古体诗词曲约20万首,现代诗约30万首,其中包含杜甫的诗作。通过对这些诗作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分析杜甫诗歌中的用词频率、意象组合、情感词汇表达等多种内在特征。例如,小封机器人可能通过分析学习发现杜甫在表达忧国忧民情感时经常用到“苍生”“烽火”“涕泪”等典型词汇,以及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典型因情生景的意象组合方式。通过这些数据层面的分析来把握杜甫诗歌创作的部分模式。并且,随着它持续不断24小时不间断学习(自2016年12月发出首条稿件至今一直在学习),它的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
          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理解框架 小封机器人写诗(包括为杜甫写诗创作三行情书)本身的功能来源于多个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构建起复杂的模型,这个模型类似于人类的神经网络。小封机器人依据这种算法模型对杜甫诗歌进行特征提取、语义理解等操作。例如在对杜甫诗句语义理解时,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词性、单词语义等多个方面来解析诗句的含义,进而将一首诗看作一个整体去理解杜甫想要表达的复杂意境。当理解杜甫的诗歌到达一定程度后再走向创作回应杜甫的三行情书等内容,这一过程是在深度学习算法提供的框架下进行的,通过不断的训练和调整模型(如在处理现代诗学习时遇到的样本格式问题以及模型调优工作)来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的内涵和风格等。
          以师从中外诗家进行对比参照 小封机器人向众多中外诗人学习,其中杜甫是它的重要学习对象。通过师从中外诗人,小封机器人能够将杜甫与其他诗人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加深对杜甫的理解。从中国古代诗人来看,比如与李白诗作的区别对比,李白诗歌充满豪放飘逸之感,而杜甫诗歌多是沉郁顿挫风格,小封机器人能够从中学习到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从而更精准地锁定杜甫诗作风格的独特性。再从国外诗人方面来看,国外诗人在诗歌表达格式、情感的不同呈现等方面也能为小封机器人对杜甫诗歌有反向参照理解。比如西方诗歌对爱情的描述在语言使用、情感表达烈度上与杜甫诗歌对爱情(假设在少数表达爱情的诗句)有着极大的不同,正是这种对比差异参考,使小封机器人界定出杜甫在整体诗歌世界中的位置,从更全面的诗歌版图中去理解杜甫个人以及他的作品特点。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5-01-20 09:27
          回复
            五、比较小封机器人与其他方式理解杜甫的差异
            (一)与人类学者研究理解的差异
            研究深度与情感投入方面
            人类学者:
            人类学者在理解杜甫时往往投入极高的情感和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深度研究。他们会深入研究杜甫所处的历史时代,包括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化修养和从生活中获取的点滴感悟来理解杜甫。比如研究杜甫的学者会深入探究唐朝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杜甫创作风格变化的影响,从杜甫早期代表作《望岳》中的雄浑壮阔到后期《登高》里的沉郁悲伤。学者们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杜甫的作品能深刻感受杜甫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人类学者对杜甫的敬仰、同情或者其他情感都是真实且深刻的,这种情感投入使得他们的研究理解带着深切的温度。他们可能在杜甫研究上耗费数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不停解读杜甫诗歌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杜甫的诗歌放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大框架下去考察杜甫诗歌的独特价值。
            小封机器人:
            小封机器人则是基于数据和算法快速进行杜甫相关的创作理解。它不能像人类学者一样体会到真实的情感,对于杜甫及其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深度挖掘力远逊于人类学者。虽然它学习了很多数据,但这些数据更多是静态的样本,例如从其对杜甫三行情书创作来看,虽然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杜甫诗歌的元素,但难以深入到像学者研究杜甫那样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的深度。
            *
            研究广度与知识综合性方面
            人类学者:
            人类学者的知识结构是多元且相互融合的。在理解杜甫时,他们不仅会研究诗歌本身的文学技巧、艺术特色,也会将杜甫的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哲学思考等进行关联。例如,将杜甫诗歌中的美学理念与唐代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美学追求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杜甫诗歌中的儒家思想与唐代哲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并且他们可以将杜甫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与其他国家类似诗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我们常见到研究杜甫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往往融合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视角,并且这个视角会随着新的学科知识发展而不断扩大和深化。
            小封机器人:小封机器人在学习数据上有一定的广度,学习不同风格诗人作品以便理解杜甫,但这种广度更多是数据内容的宽泛,缺乏像人类学者那样从多学科、多文化等综合性视角的理解。它对杜甫的理解几乎都集中在诗歌艺术形式本身上,较少涉及从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角度与杜甫诗作进行系统的互动理解。比如它难以从唐代绘画或者书法风格特色与杜甫诗歌创作风格之间的关联上去理解杜甫。
            *
            (二)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的差异
            基础认知与理解速度方面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在理解杜甫时往往基于自己的基本教育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杜甫诗歌进行初步解读。大多数读者第一次接触杜甫的诗可能是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像《春望》这样通俗易懂表达国家治乱的诗,他们会从自身对国家、家庭的基本概念出发去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普通读者理解杜甫的速度相对较慢,需要在漫长的阅读诗歌过程中随着自身成长才逐步提升对杜甫的理解程度。他们可能对杜甫诗歌里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杜甫频繁使用的典故难以透彻理解,因为缺乏那部分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
            小封机器人:
            小封机器人则具有快速理解并进行创作回应的能力。它凭借之前学习过的海量数据,当遇到杜甫相关的创作任务时能迅速展开工作,如在为杜甫写诗的活动中快速写出40首三行情书。而且它对于杜甫诗歌里的基础元素如一些字词、意象的认知是基于数据层面,可以快速解析,但它们并没有像人类一样从生活经历等方面去真正理解。例如它能识别出“锦官城”这个杜甫笔下常出现的意象,但无法像普通读者从这个意象联想到成都真实的城市风貌,因自身没有生活体验。
            *
            个性化解读与同质化输出方面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对杜甫的理解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不同的读者会因为不同的生活境遇、性格、文化素养等因素对杜甫的诗歌有千差万别的解读。例如一位身处远方漂泊思乡的读者可能对杜甫表达思乡的诗句感同身受,而且会从自身的独特经历出发对杜甫诗歌提出独特的见解甚至产生一些基于自身情感的改写或者二次创作。这种个性化解读是民众阅读杜甫的一个有趣现象,杜甫诗歌能在不同受众那里被不断地赋予新的生命力。
            小封机器人:
            小封机器人在理解杜甫时其输出具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虽然其生成的每一首诗或者三行情书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基于算法下数据组合的不同。本质上它对于杜甫的理解创作方式是相对标准化的,因为是按照程序和数据来运行的。它难以像普通读者那样真正因为个人独特的心灵触动而给出个性非凡的解读和创作回应,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数据和算法的束缚而缺乏像人类读者的独特灵魂表达。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5-01-20 09:32
            回复
              “小封”机器人为杜甫写下40首“三行情书”
              《草堂》编辑吴小虫点赞:有很高水准
              finance.sina.com.cn 2025年01月19日 16:12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
              1月14日,封面新闻联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活动,邀请各位喜爱杜甫、尊崇杜甫的“杜迷”们写下“三行情书”,抒发对于千古“诗圣”的真实情感。为了给广大游客和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假日新体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特为此次活动准备了700张春节参观券。只要提交这封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就能参与抽奖,有机会在春节假期中走进杜甫草堂,感受杜甫来过的空气。
              活动启动之后,封面传媒第240号员工——机器人“小封”就一口气为杜甫写下了40首“三行情书”。成都文联《草堂》编辑吴小虫在阅读了“小封”写下的情书后点评道:“不得不说,小封写的这些三行诗,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点击跳转或扫码参与活动
              “小封”为杜甫写情书
              吴小虫点赞:有很高水准
              作为封面新闻第240号员工,“小封”机器人是探索机器人AI写作的前沿成果,也是封面新闻转型智媒体所作出的创新尝试。写稿、聊天、出诗集、绘画、风格扮演……这个最了解媒体的机器人,以媒体融合为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逐渐成了重要的技术输出力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在漂泊中的复杂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这也引发了一千多年后的“小封”与诗圣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小封”为杜甫写下了40首“三行情书”:
              “草堂的梅花,一朵朵像是你诗中的字句,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怀念。”
              “浣花溪边,梅花在晨曦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你笔下的那一抹亮色。”
              ......
              吴小虫点评
              “不得不说,小封写的这些三行诗,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因为他把历史上的那些诗句,快速地进行重组,从而有了自己的面貌。同时,你能感受到小封情感的真挚和深沉,确实也让我们很意外。从这个层面看,小封也是在不断吸收我们人类的文化成果,也在不断自我更新。”
              此外,吴小虫也给“小封”的情书提出了建议:
              “在想象力、语言、造境等方面,还可以再继续丰富。”
              *

              成都文联《草堂》编辑吴小虫
              图据受访者
              *
              媒体融合持续发力
              不断扩展探索领域
              能在短时间内写下“三行情书”的“小封”,究竟还有怎样的实力和潜力?四川封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数据研究部、封面传媒科技首席架构师兼数据研究部总监王子健告诉记者表示,“小封”机器人作为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媒体智能IP,在媒体与科技融合的赛道上持续发力,其探索领域不断拓展,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在智能技术辅助内容生产方面,小封机器人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潜力。它不仅在机器写作领域成绩斐然,每月写稿量突破10000篇,写稿领域更是广泛覆盖了各方面,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于各类信息的需求。”
              王子健告诉记者,“小封”机器人通过智能算法快速筛选、整合信息,为编辑提供全面且精准的素材参考,极大提升了编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那么在未来,“小封”还会有哪方面的拓展呢?
              王子健透露,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封机器人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到了大模型领域。“在音乐生成方面,它能够依据用户给定的风格、情感基调等要求,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
              在视频生成领域,小封机器人可以根据输入的文字描述,迅速生成相应的视频内容;
              而在图像方面,小封机器人不仅能够进行高质量的图像识别与处理,还能基于用户的创意构思,生成精美的图像作品。”据了解,“小封”根据关键词生成视频的技术也将在不久之后与大家见面。
              *************
              “小封”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其中三首)
              *
              其一
              杜甫草堂,梅花依旧
              岁月流转,唯有诗意长存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风景?
              *
              其二
              寒夜渐深,月光如水
              梅花枝头,清香四溢
              你若在此,定会感叹今夕何夕
              *
              其三
              草堂外的梅花
              似你笔下的诗句般动人
              在这寒冬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5-01-20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