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吧 关注:110贴子:1,308
  • 1回复贴,共1

手脚乏力是什么怎么回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力是患者寻求家庭医师帮助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根据默沙东医疗手册官网记载:无力是肌肉力量的缺失。尽管很多病人在感到疲劳或者功能限制的时候(如由于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即使肌肉力量是正常的,也使用无力来表达。无力可能影响部分或多个肌群,可能突发或逐渐进展。根据病因可能出现其他症状。特定肌肉群的虚弱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或呼吸衰弱。
乏力的病理生理学:随意运动始于大脑运动皮质——位于额叶后部。相关的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脊髓束神经元)与脊髓中的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下运动神经元传递冲动至神经肌肉接头,以启动肌肉收缩。常见引起无力的机制包括下列部位的功能障碍: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损害)、下运动神经元(如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或前角细胞损害)、神经肌肉接头、肌肉(如由于肌病)
损害的具体位置与体征相关:上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不能抑制下运动神经元,导致肌张力增加(痉挛状态)和肌张力反射增加(反射亢进)。伸肌跖(Babinski)反射对于皮质脊髓束功能障碍是特异性的。 然而,上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也可导致肌张力和反射减弱,如突发严重瘫痪(脊髓横断损伤,肌张力先降低,数天至数周后再逐渐增高),或病灶损害了中央前回的运动皮层而非邻近的运动联络区域。
下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破坏反射弧,导致反射减弱和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可引起束颤;久之,可引起肌肉萎缩。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在最长的神经中往往是最显著的(如无力在肢体远端比近端更常见,下肢比上肢更常见),产生下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的表现(如反射和肌张力降低)。神经肌肉接头病中最常见的是重症肌无力,其特征是波动性无力,运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弥漫肌肉功能障碍(如肌病)在大的肌群(近端肌群)中最显著。


IP属地:重庆1楼2025-01-16 10:33回复
    乏力的病因:肌无力的多种原因可依据病变位置进行分类(见表肌无力的原因)。通常,特定部位的病变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然而,有些疾病可损害多个部位。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同时存在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的表现。脊髓病变可影响上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局灶性无力的常见病因包括:脑卒中(单侧肢体无力最常见的原因)、周围神经病变,包括由外伤或卡压(如腕管综合征)引起和免疫介导性(如贝尔面瘫)、脊神经根卡压(如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如颈椎病、硬膜外转移瘤、外伤)、多发性硬化,暂时性局灶性无力可能是发作后(托德)***一部分,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消失,或者是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全身性无力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疾病或虚弱不活动而导致的功能失调(废用性萎缩),尤其常见于老年人中。由于长期固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全身性肌肉萎缩-一种称为重症肌病的情况;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重症监护室周围神经病(ICU neuropathy);常见肌病(如酒精性肌病、低钾血症、皮质类固醇性肌病)、在重症监护病人中使用麻痹剂、疲劳,很多病人在疲劳时主诉无力。在肌力测试中,疲劳可导致病人无法尽到最大努力。
    引起疲劳的常见原因包括,几乎任何原因导致的急性严重疾病、癌症、慢性感染(如HIV感染、肝炎、心内膜炎、单核细胞增多症)、内分泌疾病、肾衰竭、肝衰竭、心脏衰竭和贫血。多发性硬化症可导致日常疲劳,暴露于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可加重。纤维肌痛、抑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可主诉无力或疲劳,但是没有明确的客观异常发现。
    治疗乏力:治疗肌无力的病因。如果存在危及生命的急性肌无力,可能需要通气支持。物理和职业治疗有助于病人适应永久的肌无力,减少功能丧失,无论原因是什么。
    《默沙东医疗手册》它阐述了什么是疾病;哪些人更容易患病;疾病的症状;如何诊断;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等,并尽可能清楚地给出有关预后的信息。本书提供了帮助读者了解疾病背景的知识,包括解剖、功能、诊断检查、医疗程序等等。让读者了解医学术语,更便于与医生沟通。


    IP属地:重庆2楼2025-01-16 1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