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文明之旅》节目。欢迎你,穿越到公元1007年。
今年,在中国是大宋景德四年,宋真宗在位;也是大辽统和二十五年,辽圣宗在位。
这一年,历史记载上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如果你切换到皇帝个人和家庭的视角,发生的又都不是小事。
在辽朝这边,著名的萧太后,把两个亲姐姐杀掉了。不过这可不是简单的宫斗,而是契丹贵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她这两个姐姐背后都是不同的契丹皇族势力,一个要带兵谋反,一个要毒死她,萧太后把她们杀了,也是被逼无奈。
在大宋这边呢?也是后宫出了大事:四月的时候,真宗皇帝的郭皇后去世了。
结发妻子去世嘛,悲痛当然免不了。但是这个事还有另外一层意味。这个时候,真宗皇帝在后宫里最宠爱的人,其实是刘氏。郭皇后这一死,就给刘氏崛起让开了一条大路。果然,五年后,刘氏封后,此后20多年的宋朝政治中,刘氏这个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直到成为大宋朝十几年的真正的当家人,“章献明肃太后”,民间文学里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当事人。不过这是后话,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那公元1007年,我们聊一个什么话题呢?
就在这一年正月,辽朝修建了一个新的都城,叫“中京”。这是辽朝修建的第四个都城了。位置在哪儿呢?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你可能一听:什么?内蒙古?那不是大草原上吗?“回首关山远,伤心道路长”啊。我估计当年的南方大宋朝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感觉应该也差不多:燕山以北的事啊?感觉可能会是非常隔膜。
我们这个《文明之旅》前面几期节目,都是从大宋朝的角度来看问题的。那这一期,我们就试着跳到大辽的角度再来看当时的中国:辽朝人为什么要建这个京城呢?辽朝的皇帝在这个京城里是怎么生活的呢?辽朝皇帝是怎么统治他的疆域呢?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好吧,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假设自己是一个契丹人,我们一起穿越回1007年,大辽统和二十五年。

辽朝人为什么自豪?
如果我是一个1007年生活在辽朝的契丹人,我会怎么看待我的国家?如果我有机会跟中原的宋朝人争论,大宋和大辽谁更好,我会怎么介绍?
下面是我把自己代入契丹人的发言——
你可别觉得我们还是什么蛮夷,还茹毛饮血什么的。我其实可以有很多理由向你证明:我们现在土地广袤、欣欣向荣、甚至在文化上可以傲视中原。对,你没听错,我说的不是军事上,就是文化上可以傲视中原。
你看,和中原人相比,草原上的胡人往往缺少自己的历史。但是,我们契丹不一样。我们的历史,甭管你信不信,也可以向前追溯到黄帝、炎帝;我们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所谓“青牛白马”嘛;我们的族人英雄辈出,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郭子仪、李光弼——其中的李光弼就是我们契丹人啊。
这个李姓是怎么来的?那是更久远的时候,唐朝的太宗皇帝把自己的姓赐给我们契丹人的啊,我们跟大唐血脉相连,光荣啊。
和中原人相比,过去草原上的人没有文字,中原人怎么说,历史就怎么记载。但是后来突厥人率先在草原上创制了文字,我们的太祖耶律阿保机英明啊,也创制了我们契丹文字,到现在用了也快一百年了。
和中原人相比,你们有什么儒释道这些精神信仰,现在我们契丹人也有啊。话说将近100年前,公元918年的时候,我们建造了一座都城,就是“上京”,里面建了孔子庙,建了佛寺,建了道观。你们有的,我们也都有啊。你还别觉得奇怪,怎么你们契丹人也供奉孔子呢?谁规定的孔子只能你们供奉?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我们太祖耶律阿保机问大臣们,说我们也要供奉一些精神领袖,那肯定得是有大功德的人或者神,咱们供谁啊?大臣们都说,咱们供佛吧。但是太祖多英明啊,说了一句:佛?不行,佛不是中国的宗教啊。说白了,要供咱就和中原人抢同一个精神领袖。后来就决定了供孔子,所以我们的上京里面也有了孔子庙。
就说中原人也喜欢的佛教吧,这个时代中国北方的佛教遗迹,很多都是我们辽朝人干出来的啊。比如,今天还有好多人参观的,大同的华严寺,山西应县木塔,河北涿州的双塔,都是辽朝人建造的。更别提我们还印了一部《大藏经》了,在佛教史上地位很高的。你看看那些建筑,那个气势,那个创造性,平心而论,真的不比中原的差啊。



你可能还是会说,这不是抄中原的作业吗?中原才是华夏正统啊。你要是这么说,我就跟你较较这个理儿:要说华夏正统,没准还是我们大辽呢。
历史上都记载,我大辽的太祖耶律阿保机是907年登基的。那请问这一年是哪一年?是唐朝灭亡的那一年啊。太祖登的是什么基?刚开始可不是皇帝,而是“天可汗”。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在草原上就被称为“天可汗”。
所以,你看出来吧?我们的太祖继承的可是唐朝的法统。比中原那些乌七八糟的梁唐晋汉周正派多了。
咱们再看公元947年。那一年,是我契丹人攻陷了中原的开封,灭了后晋,我们就在开封城里办了一件大事:把国号从“契丹”改成了“辽”。按照中原的礼法,这个正统,总算是归了我了吧?至于那个后汉的刘知远,他称帝比我大辽的皇帝还要晚个十四天:对啊,我们大辽是二月初一称的帝,他刘知远是二月十五称的帝,这不正好晚十四天吗?当皇帝、抢正统,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后来虽然我们大辽退出了中原,但是可没说这个正统我们也不要了啊。
所以,到底是谁继承了大唐,不好说嘞!
好,现在澶渊之盟也签了,你们中原的大宋是哥哥,我们大辽算弟弟。但是,要论国势蒸蒸日上,还得数我们大辽。为啥?你看大宋的国土也就这样了,但是我们大辽可是一刻也没停地经略远方啊。
就拿这一年,1007年来说,我们不是还建成了中京吗?这已经是我们建成的第四个都城了。
第一个是上京。那是将近100年前,具体地说,是公元918年建成的。上京在哪儿呢?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这个地名我说了估计你也懵。
我试着这么解释一下,你就知道上京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今年,在中国是大宋景德四年,宋真宗在位;也是大辽统和二十五年,辽圣宗在位。
这一年,历史记载上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如果你切换到皇帝个人和家庭的视角,发生的又都不是小事。
在辽朝这边,著名的萧太后,把两个亲姐姐杀掉了。不过这可不是简单的宫斗,而是契丹贵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她这两个姐姐背后都是不同的契丹皇族势力,一个要带兵谋反,一个要毒死她,萧太后把她们杀了,也是被逼无奈。
在大宋这边呢?也是后宫出了大事:四月的时候,真宗皇帝的郭皇后去世了。
结发妻子去世嘛,悲痛当然免不了。但是这个事还有另外一层意味。这个时候,真宗皇帝在后宫里最宠爱的人,其实是刘氏。郭皇后这一死,就给刘氏崛起让开了一条大路。果然,五年后,刘氏封后,此后20多年的宋朝政治中,刘氏这个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直到成为大宋朝十几年的真正的当家人,“章献明肃太后”,民间文学里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当事人。不过这是后话,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那公元1007年,我们聊一个什么话题呢?
就在这一年正月,辽朝修建了一个新的都城,叫“中京”。这是辽朝修建的第四个都城了。位置在哪儿呢?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你可能一听:什么?内蒙古?那不是大草原上吗?“回首关山远,伤心道路长”啊。我估计当年的南方大宋朝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感觉应该也差不多:燕山以北的事啊?感觉可能会是非常隔膜。
我们这个《文明之旅》前面几期节目,都是从大宋朝的角度来看问题的。那这一期,我们就试着跳到大辽的角度再来看当时的中国:辽朝人为什么要建这个京城呢?辽朝的皇帝在这个京城里是怎么生活的呢?辽朝皇帝是怎么统治他的疆域呢?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好吧,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假设自己是一个契丹人,我们一起穿越回1007年,大辽统和二十五年。

辽朝人为什么自豪?
如果我是一个1007年生活在辽朝的契丹人,我会怎么看待我的国家?如果我有机会跟中原的宋朝人争论,大宋和大辽谁更好,我会怎么介绍?
下面是我把自己代入契丹人的发言——
你可别觉得我们还是什么蛮夷,还茹毛饮血什么的。我其实可以有很多理由向你证明:我们现在土地广袤、欣欣向荣、甚至在文化上可以傲视中原。对,你没听错,我说的不是军事上,就是文化上可以傲视中原。
你看,和中原人相比,草原上的胡人往往缺少自己的历史。但是,我们契丹不一样。我们的历史,甭管你信不信,也可以向前追溯到黄帝、炎帝;我们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所谓“青牛白马”嘛;我们的族人英雄辈出,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郭子仪、李光弼——其中的李光弼就是我们契丹人啊。
这个李姓是怎么来的?那是更久远的时候,唐朝的太宗皇帝把自己的姓赐给我们契丹人的啊,我们跟大唐血脉相连,光荣啊。
和中原人相比,过去草原上的人没有文字,中原人怎么说,历史就怎么记载。但是后来突厥人率先在草原上创制了文字,我们的太祖耶律阿保机英明啊,也创制了我们契丹文字,到现在用了也快一百年了。
和中原人相比,你们有什么儒释道这些精神信仰,现在我们契丹人也有啊。话说将近100年前,公元918年的时候,我们建造了一座都城,就是“上京”,里面建了孔子庙,建了佛寺,建了道观。你们有的,我们也都有啊。你还别觉得奇怪,怎么你们契丹人也供奉孔子呢?谁规定的孔子只能你们供奉?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我们太祖耶律阿保机问大臣们,说我们也要供奉一些精神领袖,那肯定得是有大功德的人或者神,咱们供谁啊?大臣们都说,咱们供佛吧。但是太祖多英明啊,说了一句:佛?不行,佛不是中国的宗教啊。说白了,要供咱就和中原人抢同一个精神领袖。后来就决定了供孔子,所以我们的上京里面也有了孔子庙。
就说中原人也喜欢的佛教吧,这个时代中国北方的佛教遗迹,很多都是我们辽朝人干出来的啊。比如,今天还有好多人参观的,大同的华严寺,山西应县木塔,河北涿州的双塔,都是辽朝人建造的。更别提我们还印了一部《大藏经》了,在佛教史上地位很高的。你看看那些建筑,那个气势,那个创造性,平心而论,真的不比中原的差啊。



你可能还是会说,这不是抄中原的作业吗?中原才是华夏正统啊。你要是这么说,我就跟你较较这个理儿:要说华夏正统,没准还是我们大辽呢。
历史上都记载,我大辽的太祖耶律阿保机是907年登基的。那请问这一年是哪一年?是唐朝灭亡的那一年啊。太祖登的是什么基?刚开始可不是皇帝,而是“天可汗”。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在草原上就被称为“天可汗”。
所以,你看出来吧?我们的太祖继承的可是唐朝的法统。比中原那些乌七八糟的梁唐晋汉周正派多了。
咱们再看公元947年。那一年,是我契丹人攻陷了中原的开封,灭了后晋,我们就在开封城里办了一件大事:把国号从“契丹”改成了“辽”。按照中原的礼法,这个正统,总算是归了我了吧?至于那个后汉的刘知远,他称帝比我大辽的皇帝还要晚个十四天:对啊,我们大辽是二月初一称的帝,他刘知远是二月十五称的帝,这不正好晚十四天吗?当皇帝、抢正统,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后来虽然我们大辽退出了中原,但是可没说这个正统我们也不要了啊。
所以,到底是谁继承了大唐,不好说嘞!
好,现在澶渊之盟也签了,你们中原的大宋是哥哥,我们大辽算弟弟。但是,要论国势蒸蒸日上,还得数我们大辽。为啥?你看大宋的国土也就这样了,但是我们大辽可是一刻也没停地经略远方啊。
就拿这一年,1007年来说,我们不是还建成了中京吗?这已经是我们建成的第四个都城了。
第一个是上京。那是将近100年前,具体地说,是公元918年建成的。上京在哪儿呢?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这个地名我说了估计你也懵。
我试着这么解释一下,你就知道上京这个地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