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和书本上常见的酸感觉无非两类
第一类是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
第二类是有机酸(如醋酸)
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价态以及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一、看看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越强,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得电子,使其他物质被氧化。
(1)硝酸
• 浓硝酸:氧化性极强,是高中化学中最强的氧化性酸之一。浓硝酸可以氧化几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等惰性金属外)和非金属(如碳、硫等)。例如,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u + 4HNO₃(浓) → Cu(NO₃)₂ + 2NO₂↑ + 2H₂O
• 稀硝酸:氧化性稍弱于浓硝酸,但仍然很强。稀硝酸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生成一氧化氮:
3Cu + 8HNO₃(稀) → 3Cu(NO₃)₂ + 2NO↑ + 4H₂O
(2)硫酸
• 浓硫酸:氧化性很强,主要体现在其+6价的硫元素上。浓硫酸可以氧化铜、碳等物质,生成二氧化硫:
Cu + 2H₂SO₄(浓) → CuSO₄ + SO₂↑ + 2H₂O
C + 2H₂SO₄(浓) → CO₂↑ + 2SO₂↑ + 2H₂O
• 稀硫酸:几乎无氧化性,主要是酸性作用,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3)盐酸
• 浓盐酸:氧化性较弱,但可以被氧化剂(如二氧化锰、氯酸钾等)氧化生成氯气:
MnO₂ + 4HCl(浓) → MnCl₂ + Cl₂↑ + 2H₂O
• 稀盐酸:无明显氧化性,主要体现酸性。
(4)磷酸(H₃PO₄)
• 磷酸的氧化性很弱,通常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体现酸性。
(5)醋酸(CH₃COOH)
• 醋酸是弱酸,无明显氧化性,主要体现酸性。
二、看看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还原性越强,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失去电子,使其他物质被还原。
(1)氢硫酸(H₂S)
• 氢硫酸的还原性很强,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强还原性酸。它可以被氧化剂(如氯气、二氧化硫等)氧化:
H₂S + Cl₂ → 2HCl + S↓
(2)亚硫酸(H₂SO₃)
• 亚硫酸的还原性较强,可以被氧化剂(如氧气、氯气等)氧化为硫酸:
2H₂SO₃ + O₂ → 2H₂SO₄
(3)其他常见酸
• 磷酸、醋酸:无明显还原性,主要体现酸性。
三、小结一下
• 氧化性顺序:浓硝酸>浓硫酸>稀硝酸>浓盐酸>稀硫酸>磷酸>醋酸。
• 还原性顺序:氢硫酸>亚硫酸>其他常见酸(硝酸、硫酸、盐酸等)。(没有还原性的不用硬排)
还是需要注意酸的浓度、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等)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