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揩屁股的进化史
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侯耀文联袂主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令人笑喷。剧中侯耀文问“英雄母亲”在一天中,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的时候,赵丽蓉附着侯耀文的耳边一字一句小声地说:“上…厕…所”,憨厚的赵丽蓉加上意想不到的台词,令观众捧腹大笑。如今,两位大师已相继辞世,可他们的小品却依然令人浮想联翩。
近观某报刊《科普讲座》栏目的“揩屁股指南”一文。观后反倒对人类如厕后如何“揩屁股”茫然了。除了对“肛门齿线”、“直肠粘膜”、“辐射量”、“渗透性”这些专业术语如同“猪八戒看天书”以外,至于人类如何揩屁股却是无所适从了。
据“揩屁股指南”“不是危言耸听”的讲解,揩屁股的用物及方法那就讲究大了——
其一,用物:
① 草纸:纤维粗糙。对肛周皮肤摩擦系数过大,容易造成肛门皮肤擦伤或是诱发外痔、肛周脓肿等疾患;
② 废纸:细菌含量过高;书报纸的印刷油墨中含有重金属、苯胺类物质。除了会诱发肛周脓肿以外,还易引起直肠癌;
③普通手纸:细菌含量、纤维系数均不过关,漂白剂里面含有致癌物质。最好不用;
④水:水温过高容易烫伤肛周皮肤,而且热水能够加速直肠和肛周的血液循环极易诱发痔疮。水温过低刺激直肠和肛门括约肌,诱发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痉挛而引起腹痛。
其二,方法:
如厕大便后,以30-50℃的温水仔细冲洗肛门四周(水压不可过大),然后用纯棉纤维制成的专用如厕手纸(随用随时打开单个的密封包装),擦净肛门皱褶处后,再手纸轻轻吸干臀部上其他部位剩余的水分。日常保持肛周干爽,以免诱发肛周湿疹或肛门瘙痒。
照此“指南”,读者可真是“黄鼠狼进驻‘长城站’——找不到北了”。
“揩屁股”成了大学问,拉了亿万年屎的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倒是不会揩屁股了。用纸揩屁股,危险系数太大;用水冲洗,水温难以调控。那就返璞归真,还用土坷垃、秫秸瓣儿?这个办法在农村倒还好对付,城里怎么办?
还是戏台上的县太爷给过我们一个提示:“老爷我拉屎不擦屁股,拿手一抹咕儿。”应该说此法不错。首先说“温度适宜”——30-37℃之间;其次是自己的手绝非异物,不必担心“纤维系数过高”、“致癌因素超标”、以及“异物排斥反应”等不利因素,且舒适度恰当。
动物需要食品才能生存,从摄取能量这个角度看,人与动物没有区别。食物经过消化之后形成的废物排出体外,从低等的动物一直到高级的人类都是如此,这其中只遵循生物进化所形成的生理生化程序,不会有人类智慧因素的干扰。
动物把粪便排出体外就已经完成生理过程,排完,一走了之。人类脱离了低级动物界,进入文明社会。人类文明是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罗列出N种,但大便之后还有一个生理程序之外的人为程序,即把肛门外周的沾附物弄掉,弄得利索惬意,却是人类不同于其他任何动物的理性行为。
动物拉屎,拉完也就完了。顶多可以见到,猫在拉屎之前先扒一个浅坑,把粪便拉在坑里,完事之后再扒土掩埋,近似三级粪便无害化处理,灵性之极。可谁见过动物拉完之后还用东西擦屁股,以求干净、彰显文明的呢?
由拉完大便后的不擦到擦,在生物界少说也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才得以完成,也即经历了由动物进化为人的漫长过程,至于在进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才出现这种行为艺术,或者说这个艺术如何完善,是一个至今也还没有考证过的问题。是不是由于这是无聊之事,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怕引来讥笑呢,不得而知。
可以推测,人在方便之后的后续程序,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直到工业文明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历史动辄也以百万年来计算。远古人类如何擦屁股,正如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擦屁股的古老话题一样不明确。古人如何如厕,也许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查找到蛛丝马迹,然后拼图考证,但费那么大的劲去干这出力不讨好而且意义不大的事,恐怕没有人愿意干。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以来,在浩如烟海的考古资料中,也没见到关于揩屁股的历史记载。几千万代的先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创造出数以亿万计的人类文明,却也没有发现哪位先民因为揩屁股发表过什么专论。
本人不是历史学者,无从考证先民用什么办法解决揩屁股的问题。不过就在区区四十多年前,农村解决大便后揩屁股的问题是那么样的随意和简单——在野外,一把野草,一块土坷垃一擦一抹解决问题;在茅房,撅一节秫秸一劈两半儿(文辞叫它“厕筹”),用其锋利的边缘三刮两刮,提上裤子完事儿;用水洗,这多见于小孩或是在坑塘里洗澡时,当然是在用水比较方便的地方。也有用玉米骨头揩腚的,到现在还有人坚持用玉米骨头擦屁股,他们说是解痒痒。
至于老外们的“如厕神器”——古罗马时期用一种叫做 tersorium(特索伦) 的玩意儿擦屁股。这玩意儿就是在树枝插上一块海绵,和我国的“厕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特索伦”顶端的海绵既吸水又柔软,显然比竹子、秫秸或树枝那种硬邦邦的东西感觉好多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叫狗舔”。大人抱着小孩让狗用舌头将小孩的腚沟儿舔干净。“叫”,因为要呼唤才能得到狗的帮助,协助解决问题。聪明的人利用狗吃人屎的习性(这也是狗饿的没办法了),让它帮助干净屁股,正像利用狗嗅觉灵敏的特性让狗帮助破案一样。当小孩拉完屎之后,大人就放开嗓子高叫“巴儿banr……巴儿……”,于是狗就寻声溯源拔腿飞奔,准确无误地及时赶到,吃掉地上的,舔净屁股上的,结果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除了人类以外,其他任何动物拉屎都不用揩屁股(极个别动物会用自己的舌头舔净屁股)。自古以来也有“骡马吃母粪,猫狗舔儿肛”的现象。
揩屁股用废纸。这一类比较高雅,也比上列几类更有文采。报纸,常用来擦屁股,因为报纸为随处可见之物。用日历牌揩屁股,可以随手撕来。人有三急,急起来管他是哪一天的日历,所以那时挂在墙上的日历大多是超前“消费”的;或用包中药的包装纸,包药纸带着药香带着芬芳兼具除臭功能,如今熏香的卫生纸,恐怕有盗版侵权嫌疑了;有念书人的家庭,则用旧书旧作业本,有当老师的家庭,用废试卷、备课本等等。
揩屁股用草纸。这是相当高的档次了,也是上面所列之中必须用钱买的一类。草纸是那个时代的妇女卫生用品,也作引火之物,比较名贵,不会轻易浪费,只有生活比较富裕、思想比较前位的才会用它揩屁股。
用草纸的也可以分出两个档次,草纸毕竟要花钱,所以,能省则省,擦了一次的草纸,再小心地对折,用干净的一面复擦,甚至三折再擦,以提高利用率;另一个档次的使用人,则是一纸一擦,毫不吝啬!
如此五花八门的方法,其整体上是与那时如厕的条件相配套的。自古以来,中国农村的卫生设施简陋甚至缺如,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厕所、茅坑、粪池、田埂边、庄稼垅沟、空旷的原野、丛林等等,一如擦屁股的方法种类繁多一样,它们互为配套,相得益彰。
如果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必然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那么中国近40年来社会的巨大进步,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和住房条件的巨大改善,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的愚昧、落后阶段的如厕条件,可能已成为历史,被人遗忘了;或是变成这篇散文中的恶心和无聊。“千村薜荔人遗矢”的现象已是一去不复返,更难以设想的是,如今高雅的陶瓷马桶如何能够承受秫秸、瓦片、石块、稻草、树叶、废纸的惠顾?擦不干净的下体带着吲哚的特殊气味闯入高雅的社交圈,或者钻入整洁的拉舍尔席梦思,是怎么样的尴尬就更不用说了。
造纸术在西汉年间发明,纸张制造的工艺开始逐步成熟。
但是,直到唐宋时期,厕筹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如厕用具,纸张似乎并没有流行开来。
这是因为汉民族有着“敬字惜纸”的传统,自发明以来,纸张主要用来书写和祭祀。
很多士大夫认为纸张和文字代表儒家文化,这么高尚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擦屁股呢?
后来,元朝统治者觉得柔软的纸张更贴近肌肤,用于如厕再合适不过了,于是纸张开始广泛地出现在厕所中。
明太祖朱元璋也沿用了这一传统,并在皇宫的后勤机构中专门设立了宝钞司。这名字是不是听着像印钞票的?其实不是,宝钞司是专门提供厕纸的部门。
到了明清之际,用草纸擦屁股已经是一种习惯。
当然,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不管什么纸都是用不起的。他们大便完事之后,翘起屁股,让臀沟对着茅厕的墙角,一蹭,算是走完程序,至于能否够得上边际,切得入沟壑,干净不干净,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类比,就是通过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古老的方法,推演我们的祖先们不外乎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好让用惯了卫生纸的现代人去领略一下“古典”的韵味。当然也应该记下一段伴随着人类文明走过漫长岁月的历史。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屁股也随之娇气了。土坷垃、植物叶、秫秸瓣儿揩屁股的时代早已过去,自是不必说它了。不过人拉完屎后怎么擦屁股可能还是要讨论的。
那么,厕纸是何时普及的?
虽然中国人发明了纸,并率先将它用在揩屁股上。但真正把厕纸进行工业化生产并推广到全球的是美国人盖耶蒂。
1857年,盖耶蒂推出了第一款带包装的厕纸,随后各种品牌的厕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标志着厕纸时代的到来。
后来,人们给厕纸增加了纹理、压花、加香、着色、印刷图案、添加抗菌剂等设计,可谓花样百出。
因造价相对低廉、触感柔软舒适、吸水性好等优点,厕纸逐渐成为主流的如厕用品。
曾有乡下人调侃说,我们用秫秸瓣儿刮屁股的时候城里人用卫生纸擦屁股,我们用卫生纸擦屁股的时候,他们却用来揩嘴巴。如今,狗已经吃不到那道“可口的盛宴”,城乡使用卫生纸的幅度和范围更是没有区别了。
“万物归其类,诸事具其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柔软的卫生纸独领风骚没多少年,那些善于“钻营”搞发明的人,开始瞄准已经暴富起来的人们,他们盯住了大款的口袋,发明的目光锁定在土豪们的屁股上。
近期(2019年)有报道说,“全球已出现最“昂贵”的卫生纸,这款款稀有的黄金卫生纸一卷卖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在国内可以购买到一套别墅。”这玩意儿,我估计用它擦完屁股会舍不得扔掉,可能洗干净后下次再用。也有网友认为,使用这种手纸揩屁股的人物,要“出恭”前会通知亲朋好友们来观摩“揩屁股”的盛况,其渲染程度大有与国产电视剧里和珅拉屎的空前奢华所媲美。
也有好事者发明了售价以数万元计的“全自动智能座便器”。如厕者使用这种卫生器具,唯一需要人动手的只是解、系裤子,其他一切由这个器具自动完成。就连用卫生纸擦屁股都无需多劳,而改成智能电脑操纵,自动温水冲洗、暖风吹干,不留痕迹,不留异味。
人类由不擦屁股到随意用各种物品擦屁股,如今又可以不擦屁股,回到了原点,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要为“人类揩屁股”的科学革命而喝彩。
毕竟“宇宙飞船”、“嫦娥涉月”等话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解决“排泄”问题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
——“揩屁股指南”万岁!
不知道下次您坐在马桶上看小说或者刷手机的时候,是否能记起我们一代代人类的祖先与屁股斗智斗勇的漫长历史?
2004/11/27 杏林拙叟写於唐山48小区
杏林拙叟注——确有一种物品真的不能用来擦屁股,这就是金皮树。曾经有一个外国的军官在野外方便后,顺手摞一把金皮树树叶擦屁股,结果肛周皮肤立即疼痛难忍,几经医院多方医治非但无效而且是越来越疼,最后他居然拔出手枪而杀了。
此事绝非杜撰,请你百度一下这个网址《世界上最痛的植物,用它擦屁股后开枪自杀,戴防毒面罩才敢靠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226697138291219&wfr=spider&for=pc就真相大白了。
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侯耀文联袂主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令人笑喷。剧中侯耀文问“英雄母亲”在一天中,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的时候,赵丽蓉附着侯耀文的耳边一字一句小声地说:“上…厕…所”,憨厚的赵丽蓉加上意想不到的台词,令观众捧腹大笑。如今,两位大师已相继辞世,可他们的小品却依然令人浮想联翩。
近观某报刊《科普讲座》栏目的“揩屁股指南”一文。观后反倒对人类如厕后如何“揩屁股”茫然了。除了对“肛门齿线”、“直肠粘膜”、“辐射量”、“渗透性”这些专业术语如同“猪八戒看天书”以外,至于人类如何揩屁股却是无所适从了。
据“揩屁股指南”“不是危言耸听”的讲解,揩屁股的用物及方法那就讲究大了——
其一,用物:
① 草纸:纤维粗糙。对肛周皮肤摩擦系数过大,容易造成肛门皮肤擦伤或是诱发外痔、肛周脓肿等疾患;
② 废纸:细菌含量过高;书报纸的印刷油墨中含有重金属、苯胺类物质。除了会诱发肛周脓肿以外,还易引起直肠癌;
③普通手纸:细菌含量、纤维系数均不过关,漂白剂里面含有致癌物质。最好不用;
④水:水温过高容易烫伤肛周皮肤,而且热水能够加速直肠和肛周的血液循环极易诱发痔疮。水温过低刺激直肠和肛门括约肌,诱发直肠及肛门括约肌痉挛而引起腹痛。
其二,方法:
如厕大便后,以30-50℃的温水仔细冲洗肛门四周(水压不可过大),然后用纯棉纤维制成的专用如厕手纸(随用随时打开单个的密封包装),擦净肛门皱褶处后,再手纸轻轻吸干臀部上其他部位剩余的水分。日常保持肛周干爽,以免诱发肛周湿疹或肛门瘙痒。
照此“指南”,读者可真是“黄鼠狼进驻‘长城站’——找不到北了”。
“揩屁股”成了大学问,拉了亿万年屎的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倒是不会揩屁股了。用纸揩屁股,危险系数太大;用水冲洗,水温难以调控。那就返璞归真,还用土坷垃、秫秸瓣儿?这个办法在农村倒还好对付,城里怎么办?
还是戏台上的县太爷给过我们一个提示:“老爷我拉屎不擦屁股,拿手一抹咕儿。”应该说此法不错。首先说“温度适宜”——30-37℃之间;其次是自己的手绝非异物,不必担心“纤维系数过高”、“致癌因素超标”、以及“异物排斥反应”等不利因素,且舒适度恰当。
动物需要食品才能生存,从摄取能量这个角度看,人与动物没有区别。食物经过消化之后形成的废物排出体外,从低等的动物一直到高级的人类都是如此,这其中只遵循生物进化所形成的生理生化程序,不会有人类智慧因素的干扰。
动物把粪便排出体外就已经完成生理过程,排完,一走了之。人类脱离了低级动物界,进入文明社会。人类文明是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罗列出N种,但大便之后还有一个生理程序之外的人为程序,即把肛门外周的沾附物弄掉,弄得利索惬意,却是人类不同于其他任何动物的理性行为。
动物拉屎,拉完也就完了。顶多可以见到,猫在拉屎之前先扒一个浅坑,把粪便拉在坑里,完事之后再扒土掩埋,近似三级粪便无害化处理,灵性之极。可谁见过动物拉完之后还用东西擦屁股,以求干净、彰显文明的呢?
由拉完大便后的不擦到擦,在生物界少说也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才得以完成,也即经历了由动物进化为人的漫长过程,至于在进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才出现这种行为艺术,或者说这个艺术如何完善,是一个至今也还没有考证过的问题。是不是由于这是无聊之事,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怕引来讥笑呢,不得而知。
可以推测,人在方便之后的后续程序,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直到工业文明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历史动辄也以百万年来计算。远古人类如何擦屁股,正如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擦屁股的古老话题一样不明确。古人如何如厕,也许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查找到蛛丝马迹,然后拼图考证,但费那么大的劲去干这出力不讨好而且意义不大的事,恐怕没有人愿意干。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以来,在浩如烟海的考古资料中,也没见到关于揩屁股的历史记载。几千万代的先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创造出数以亿万计的人类文明,却也没有发现哪位先民因为揩屁股发表过什么专论。
本人不是历史学者,无从考证先民用什么办法解决揩屁股的问题。不过就在区区四十多年前,农村解决大便后揩屁股的问题是那么样的随意和简单——在野外,一把野草,一块土坷垃一擦一抹解决问题;在茅房,撅一节秫秸一劈两半儿(文辞叫它“厕筹”),用其锋利的边缘三刮两刮,提上裤子完事儿;用水洗,这多见于小孩或是在坑塘里洗澡时,当然是在用水比较方便的地方。也有用玉米骨头揩腚的,到现在还有人坚持用玉米骨头擦屁股,他们说是解痒痒。
至于老外们的“如厕神器”——古罗马时期用一种叫做 tersorium(特索伦) 的玩意儿擦屁股。这玩意儿就是在树枝插上一块海绵,和我国的“厕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特索伦”顶端的海绵既吸水又柔软,显然比竹子、秫秸或树枝那种硬邦邦的东西感觉好多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叫狗舔”。大人抱着小孩让狗用舌头将小孩的腚沟儿舔干净。“叫”,因为要呼唤才能得到狗的帮助,协助解决问题。聪明的人利用狗吃人屎的习性(这也是狗饿的没办法了),让它帮助干净屁股,正像利用狗嗅觉灵敏的特性让狗帮助破案一样。当小孩拉完屎之后,大人就放开嗓子高叫“巴儿banr……巴儿……”,于是狗就寻声溯源拔腿飞奔,准确无误地及时赶到,吃掉地上的,舔净屁股上的,结果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除了人类以外,其他任何动物拉屎都不用揩屁股(极个别动物会用自己的舌头舔净屁股)。自古以来也有“骡马吃母粪,猫狗舔儿肛”的现象。
揩屁股用废纸。这一类比较高雅,也比上列几类更有文采。报纸,常用来擦屁股,因为报纸为随处可见之物。用日历牌揩屁股,可以随手撕来。人有三急,急起来管他是哪一天的日历,所以那时挂在墙上的日历大多是超前“消费”的;或用包中药的包装纸,包药纸带着药香带着芬芳兼具除臭功能,如今熏香的卫生纸,恐怕有盗版侵权嫌疑了;有念书人的家庭,则用旧书旧作业本,有当老师的家庭,用废试卷、备课本等等。
揩屁股用草纸。这是相当高的档次了,也是上面所列之中必须用钱买的一类。草纸是那个时代的妇女卫生用品,也作引火之物,比较名贵,不会轻易浪费,只有生活比较富裕、思想比较前位的才会用它揩屁股。
用草纸的也可以分出两个档次,草纸毕竟要花钱,所以,能省则省,擦了一次的草纸,再小心地对折,用干净的一面复擦,甚至三折再擦,以提高利用率;另一个档次的使用人,则是一纸一擦,毫不吝啬!
如此五花八门的方法,其整体上是与那时如厕的条件相配套的。自古以来,中国农村的卫生设施简陋甚至缺如,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厕所、茅坑、粪池、田埂边、庄稼垅沟、空旷的原野、丛林等等,一如擦屁股的方法种类繁多一样,它们互为配套,相得益彰。
如果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必然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那么中国近40年来社会的巨大进步,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和住房条件的巨大改善,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的愚昧、落后阶段的如厕条件,可能已成为历史,被人遗忘了;或是变成这篇散文中的恶心和无聊。“千村薜荔人遗矢”的现象已是一去不复返,更难以设想的是,如今高雅的陶瓷马桶如何能够承受秫秸、瓦片、石块、稻草、树叶、废纸的惠顾?擦不干净的下体带着吲哚的特殊气味闯入高雅的社交圈,或者钻入整洁的拉舍尔席梦思,是怎么样的尴尬就更不用说了。
造纸术在西汉年间发明,纸张制造的工艺开始逐步成熟。
但是,直到唐宋时期,厕筹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如厕用具,纸张似乎并没有流行开来。
这是因为汉民族有着“敬字惜纸”的传统,自发明以来,纸张主要用来书写和祭祀。
很多士大夫认为纸张和文字代表儒家文化,这么高尚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擦屁股呢?
后来,元朝统治者觉得柔软的纸张更贴近肌肤,用于如厕再合适不过了,于是纸张开始广泛地出现在厕所中。
明太祖朱元璋也沿用了这一传统,并在皇宫的后勤机构中专门设立了宝钞司。这名字是不是听着像印钞票的?其实不是,宝钞司是专门提供厕纸的部门。
到了明清之际,用草纸擦屁股已经是一种习惯。
当然,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不管什么纸都是用不起的。他们大便完事之后,翘起屁股,让臀沟对着茅厕的墙角,一蹭,算是走完程序,至于能否够得上边际,切得入沟壑,干净不干净,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类比,就是通过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古老的方法,推演我们的祖先们不外乎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好让用惯了卫生纸的现代人去领略一下“古典”的韵味。当然也应该记下一段伴随着人类文明走过漫长岁月的历史。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屁股也随之娇气了。土坷垃、植物叶、秫秸瓣儿揩屁股的时代早已过去,自是不必说它了。不过人拉完屎后怎么擦屁股可能还是要讨论的。
那么,厕纸是何时普及的?
虽然中国人发明了纸,并率先将它用在揩屁股上。但真正把厕纸进行工业化生产并推广到全球的是美国人盖耶蒂。
1857年,盖耶蒂推出了第一款带包装的厕纸,随后各种品牌的厕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标志着厕纸时代的到来。
后来,人们给厕纸增加了纹理、压花、加香、着色、印刷图案、添加抗菌剂等设计,可谓花样百出。
因造价相对低廉、触感柔软舒适、吸水性好等优点,厕纸逐渐成为主流的如厕用品。
曾有乡下人调侃说,我们用秫秸瓣儿刮屁股的时候城里人用卫生纸擦屁股,我们用卫生纸擦屁股的时候,他们却用来揩嘴巴。如今,狗已经吃不到那道“可口的盛宴”,城乡使用卫生纸的幅度和范围更是没有区别了。
“万物归其类,诸事具其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柔软的卫生纸独领风骚没多少年,那些善于“钻营”搞发明的人,开始瞄准已经暴富起来的人们,他们盯住了大款的口袋,发明的目光锁定在土豪们的屁股上。
近期(2019年)有报道说,“全球已出现最“昂贵”的卫生纸,这款款稀有的黄金卫生纸一卷卖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在国内可以购买到一套别墅。”这玩意儿,我估计用它擦完屁股会舍不得扔掉,可能洗干净后下次再用。也有网友认为,使用这种手纸揩屁股的人物,要“出恭”前会通知亲朋好友们来观摩“揩屁股”的盛况,其渲染程度大有与国产电视剧里和珅拉屎的空前奢华所媲美。
也有好事者发明了售价以数万元计的“全自动智能座便器”。如厕者使用这种卫生器具,唯一需要人动手的只是解、系裤子,其他一切由这个器具自动完成。就连用卫生纸擦屁股都无需多劳,而改成智能电脑操纵,自动温水冲洗、暖风吹干,不留痕迹,不留异味。
人类由不擦屁股到随意用各种物品擦屁股,如今又可以不擦屁股,回到了原点,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要为“人类揩屁股”的科学革命而喝彩。
毕竟“宇宙飞船”、“嫦娥涉月”等话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解决“排泄”问题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
——“揩屁股指南”万岁!
不知道下次您坐在马桶上看小说或者刷手机的时候,是否能记起我们一代代人类的祖先与屁股斗智斗勇的漫长历史?
2004/11/27 杏林拙叟写於唐山48小区
杏林拙叟注——确有一种物品真的不能用来擦屁股,这就是金皮树。曾经有一个外国的军官在野外方便后,顺手摞一把金皮树树叶擦屁股,结果肛周皮肤立即疼痛难忍,几经医院多方医治非但无效而且是越来越疼,最后他居然拔出手枪而杀了。
此事绝非杜撰,请你百度一下这个网址《世界上最痛的植物,用它擦屁股后开枪自杀,戴防毒面罩才敢靠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226697138291219&wfr=spider&for=pc就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