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149贴子:339,157
  • 6回复贴,共1

张学良日记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属于图书分享,内容来自《张学良遗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10 20:57回复
    引言 1
    张学良在监禁中是否真有日记?在若干年前尚是一个猜测不透的谜。
    一个在国民党军统和保密局特务严密控制下的人,他是否有写日记的自由?即便特务们允许他写,但在这种特殊环境中记下来的东西,莫非真是张学良思想灵魂的真实记录与写照吗?因此,早年盛传一时的张学良日记,笔者闻知也难以相信其有无。现在有幸见到一部分1937年张学良失去自由以后的日记,方才解开了心中之谜,原来张学良失去自由以后不但确有日记传世,同时这些近年来陆续在美国和台湾披露的日记,虽然片片断断,并非一部完整的日记,然而,从这些被张之宇女士解密的第一手资料中,仍然不难看出如下事实:所有日记的确出于当事人张学良之手!
    无论从语言风格,还是所见所闻及所想所思,均为当事人张学良自己才能写出来的。尽管在这些日记的字里行间,尚能见到当事人在特殊环境下不能不有的必要谨慎,然而张学良在幽禁期间没有思考自由等说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国内史学界与出版界对张学良幽禁生涯产生兴趣,大约始于上世纪七十年记,方才发现这些根据第二手资料、甚至根据一些来源不清的海外传闻、新闻报道撰写的文稿,多与张学良的真实情况南辕北辙。也许正由于这些关心张学良近况的史学家和小说家们,当时接触到的资料十分有限,亦因那一时期的张学良,确实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所以,消息来源之闭塞,加重了所有著述人对张学良的神秘感。有时著述者们仅仅根据张学良偶尔出现在报端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0 20:59
    回复
      引言2 的一幅新闻照片,借以估计与判断他在台湾当局严密控制下的处境与生活。张学良多年谢绝记者与作家的许多事实,都已从另一侧面证实了他自由的有限。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有一些来自香港、美国的学者、作家和友人,希望到台湾和张学良见面。然而传出的信息大多都不如意,这些希望接触并采访张学良的好心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受到来自台湾当局的无情阻挠。例如旅美女学者傅虹霖甚至已经闯到了台北北投那个幽深的小院门前,就在她准备试一试张学良自由真伪之时,不料竟被一个暗哨突然发现,并且不容分说地把她拦挡在张宅的院门前。此事一经传开,让所有关心张学良自由的人大吃一惊,原来台湾当局果然无情到这种地步。蒋介石已死去多年矣,为什么还要对一个发动“西安兵谏”的老人如此施派重兵,甚至连一个从美国赶来的女学者也被视若洪水猛兽?像这样的生活状况,怎么会有真正自由呢?
      然而,现在翻阅张学良在长达几十年幽禁中写下的日记,才发现在这重兵防守,如临大敌、严加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的张学良,也并非完全没有自由。他的外出和会客,虽然在九十年代以前一直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是,张学良的其他生活自由总还是有的。与我们从前看到的文章截然不同的是,张学良五十年幽禁生活的概貌远非如文字记载的那样形如囚人。尤其是他的思想,数十年来終处于活状态。即便在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的危险时期,张随时都面临着遭到特务袭击的情势下,他仍然还在悄悄地写日记,甚至他可以在日记中记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即便对特务刘乙光一家行迹所流露出的不满,亦都惟妙惟肖地留在纸上。因此,这些在国民党特务眼皮底下写成并保存下来的日记,极有选挑摘编的必要。现编注其中几个局部片断,以飨研究张学良的史家与喜欢张学良的读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10 21:00
      回复
        南京(北极阁)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1日
        呀!二十六年的元旦了!不只失地未复,而国权日衰,就是我今日之处境。百感交集。但我是中国人,我是个丈夫,悲愤是无用的,只有不顾一切,冲出一条血路,打倒我们的仇敌日本帝国主义,然后国事有复兴机会。
        昨夜梦中过新年,同乡二人来访,述及亡国衰家之苦,大家相对泣,恐非东北人不知此中滋味。因梦中涕泣,被看守我的人将我叫醒,我心中十分惨然。读《旧约·创世纪》一篇。余身体不甚自由,但精神十分自由,并甚畅快,知人静思真自得也。我这个人,好的字眼来说是从善如流,知过必改。用另一个眼光来看,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过去最大的弱点是我不能沉思静虑,又素匮修养。
        周伟龙来,戴雨农来,述委座追问西安火车事,余致虎城一电催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10 21:02
        收起回复
          1月2日
          余鲁莽孟浪,国难家仇,不知何以得雪,天下无难事,只怕不诚求,余深信余有见故土之一日。
          一日吃睡之外,得安静看书,快哉!读三朝名臣言行录,韩琦一篇。
          鲍志一(即鲍文樾——笔者注)来看我,彼从西安(来),现被派返西安,余致虎城等一函,令速复交通,令飞机第九大队返南昌。并言余约在五号左右可返。戴雨农(即军统特务戴笠——笔者注)陪同鲍(文樾)来。
          子文来一函慰我。
          (笔者按)
          在南京的日子,诚如张在日记中所云,他一天除“吃睡之
          外,得安静读书。”这种生活对普通人来说,确也不足为奇。
          但是,对于一位麾下指挥着数十万东北军的少帅而言,实为难
          忍之苦!所幸他虽经军审与蒋介石失信的双重打击,精神仍然
          没有被击垮。因为在日记上还有张亲笔写下的“深信余有见故
          土之一日!”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从这一天起,他再也无
          法实现亲吻东北泥土之心愿矣!此时孔公馆内外尽管哨兵如
          林,戒备森严,但是仍允许东北旧属鲍文樾前来探视。由此可
          见,张学良的自由正在随着时日推移在逐渐消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10 2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