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吧 关注:4,705贴子:34,177
  • 1回复贴,共1

老王讲糖第59讲:受风寒后为什么要喝姜汁红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王讲糖第59讲:受风寒后为什么要喝姜汁红糖?
问:受风寒后为什么要喝姜汁红糖
答: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姜汁红糖的配方包括了红糖(益气活血的作用)、老姜(性味辛热,能温里散寒、发汗解表)、紫苏(发汗解表,理气宽中)、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葱白(通达阳气、发汗解表)等。因而在风寒初起时饮用一杯浓浓的热乎乎的姜汁红糖水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注:此为沪生堂姜汁红糖配方,市场上并非所有姜汁红糖均为此配方】
以下为详细解读。
1. 中医角度:辛温解表,驱寒散邪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外感风寒之邪导致的肺气失宣,症状包括怕冷、鼻塞、头痛、咳嗽、无汗等。其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通过温散寒邪使人体正气得以恢复。
红糖:
性味:甘温。
功效:补中益气、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中医应用:红糖可以补充气血,活络经脉,特别适合气虚寒体者服用。此外,它性温助阳,有助于生姜的驱寒效果。
姜:
性味:辛温。
功效:温里散寒、发汗解表、止呕、温胃。
中医应用:生姜中的“辛辣之气”能快速发散体表的风寒邪气,促进微微发汗,缓解外感症状。同时,它还可以暖脾胃、散寒止呕,尤其适合因风寒感冒引起的胃寒、呕吐。
两者结合:
生姜辛温,走表散寒;红糖甘温,益气活血。两者搭配既能祛寒解表,又能调和身体气血,适合风寒初起的阶段。
辅料分析:
紫苏:辛温,擅长发汗解表、理气宽中,可缓解恶寒和胃寒症状。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减轻生姜辛辣对胃的刺激。
葱白:通达阳气,温经散寒,增强发汗作用。
2. 传统生活习惯:姜汤的民间经验
姜汤在中国传统生活中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祛寒饮品,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或淋雨后饮用。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生姜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驱寒保暖的必备品。尤其是长时间受寒、雨淋后,喝姜汤被认为能够迅速驱散体内的寒气,避免寒邪深入。
红糖的加入:
红糖富含微量元素和糖分,能快速补充体力。古代劳动者在受寒或劳累后,喝一碗红糖姜汤,可以缓解寒冷和疲乏。红糖本身的甘甜还能中和姜的辛辣,更容易被接受。
女性特殊应用:
姜汁红糖水在传统上被视为女性的保健饮品,尤其是在经期受寒、痛经时,可起到暖宫、缓解疼痛的作用。这一习惯延续至今。
3. 热水效应:温热刺激的作用
热水本身就对人体有一定的理疗作用,其效应在姜汁红糖水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温热刺激改善血液循环:
风寒感冒时,人体的血液循环可能因寒气收缩而减弱。热饮能够刺激血管扩张,加速全身的血液流动,从而帮助排除寒邪、缓解肌肉紧张和关节不适。
发汗效应增强:
热姜汤能够让身体迅速升温,促进轻微出汗,而发汗是风寒感冒初期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暖胃作用:
热饮对胃有温暖保护的作用,特别是在因寒冷导致的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时,热姜汤可以恢复胃动力,增加食欲。
心理安抚:
热饮的温暖感能够给予受寒者心理上的舒适感,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
4. 现代药理分析:姜与红糖的活性成分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姜和红糖的成分对身体的调理作用也得到了验证:
姜的药理作用:
姜辣素:具有驱寒、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和炎症。
抗菌性:姜中的成分对某些细菌具有杀菌作用,能减少感冒并发的细菌感染。
镇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痛经、胃痛等症状。
红糖的作用:
富含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助于补充体力,改善因寒冷引起的低血糖。
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为身体提供能量支持。
5. 注意事项与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风寒感冒初期(症状包括畏寒、无汗、鼻涕清稀)。
女性经期痛经或寒气较重者。
胃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痛人群。
不适用人群:
风热感冒(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热、鼻涕黄稠),喝姜汤可能加重病情。
有内热或热性体质者,姜汤可能导致上火。
总结
从中医、传统习惯和现代药理的综合角度来看,姜汁红糖水通过温热、辛甘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驱散风寒、暖胃助阳、缓解感冒初期的不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应急饮品。同时,根据配方的不同,功效也可能有所差异,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辨证施治。


IP属地:上海1楼2025-01-10 20:17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25-05-14 0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