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装新风,研究了好久,有幸找到本吧。前前后后跟设计师沟通调整了很多细节。现在请教下大佬们帮看看,原始版本和改进版本之间相比,是不是更合理了。以及还有没有 bug 需要解决的。
这是户型图:

这是我自己算的需求:
长期 1-2 人、75mm PE 管,得到如下表。

这是方案一:
设计师二话没说,一上来很快,30 分钟实现出了第一版。(红色是进风管道,蓝色是回风管道)

这是经过讨论调整后的方案二:
主要调整是让设备居中,延长了主进/出风管道,缩短了所有 75mm 管道距离,减少拐弯,同时配合柜子实现顶出低回。

核心的疑惑点有这么几个:
1. 刷了挺多案例。很少把主管道放置得这么长的。这种系统阻力是不是很大?
2. 噪声问题。机器的噪声可以考虑包裹隔音棉,放过道可能还好。但主管道本身的噪音是否也很大,静音管道是否可接受?
目前只是给了几百块,让出方案阶段。下一步准备让他们计算一下系统阻力,预估风量,签合同了。
我想先听听大佬们的观点。
感谢!
这是户型图:

这是我自己算的需求:
长期 1-2 人、75mm PE 管,得到如下表。

这是方案一:
设计师二话没说,一上来很快,30 分钟实现出了第一版。(红色是进风管道,蓝色是回风管道)

这是经过讨论调整后的方案二:
主要调整是让设备居中,延长了主进/出风管道,缩短了所有 75mm 管道距离,减少拐弯,同时配合柜子实现顶出低回。

核心的疑惑点有这么几个:
1. 刷了挺多案例。很少把主管道放置得这么长的。这种系统阻力是不是很大?
2. 噪声问题。机器的噪声可以考虑包裹隔音棉,放过道可能还好。但主管道本身的噪音是否也很大,静音管道是否可接受?
目前只是给了几百块,让出方案阶段。下一步准备让他们计算一下系统阻力,预估风量,签合同了。
我想先听听大佬们的观点。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