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6,149贴子:8,220,393

今天我再次深入问了资深壶友关于泥料油性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发了一贴,大家对100目争议比较大。本人也本着不耻下问的学习心态去跟他交流。今天晚上谈了比较多他个人的见解,我就凭记忆跟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他是比较资深的实力玩家,他家里大师壶比较多,他所说的是他的一家之言,我表述的是他个人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
1,他说紫砂壶在古代的名称不叫紫砂。砂是现代的叫法,根据砂去判断泥料的好坏是不正确的。是现代的误区。
2,关于100目的壶是存在的,但是泥料的工艺不一样,新练的泥要做80到100目的壶基本上是不可能,因为没有骨难成型,新泥要做高目的壶,只能是模型。
3.他说的100目好料成壶工艺,是指的是陈年老泥,自然发酵,数年陈腐形成的高目数细砂,不是机器磨粉。大师用料都是陈年老泥做出来的100目壶。油性比较佳,养壶出来的效果十分明细,也不存在不透气的情况。
4,他说明,清,老壶,包括近代的顾景舟,拍卖会的壶,都油性十足,经历数百年都非常的润泽光亮,和新的差不多,归根到底就是泥料油性好,所以可以证明大师用的料子好的原因,绝对不是看砂的明显去判断泥料。因为这类型的大师壶基本上是看不到砂。没有砂,不代表他不是紫砂壶,好料没有砂,依然是好壶。
5,老古董的壶,如果油性不足的紫砂壶,基本上是假的,根据存量在世的老壶,无论怎么看,润泽度油性都十足,这些都是好料的特征,外表无论怎么做旧。,如果油性不足的老壶都是假货。
6.普通壶都是30-50目的居多,普通玩家容易辨别泥料的真伪是好事情,但是,料子天然油性不足的情况是存在的,如果缺失润泽油性,后期是养不出效果的。(他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7,大师壶为什么润泽油性都比较多,80-100目的多,都是用老泥的情况居多,所以大师壶比较亮润,再根据壶的做工,看壶的个人功力就可以辨别真伪。如果作为大师,如果用料都不考究,一律当假货。
8,关于看料的油性问题,他个人意见是,先看内胆,再看外表,好的料,成型那一刻,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润,和亮度。不是泥浆油的亮,是那种内外都差距不大的舒服感,这个要人个多看多对比才能形成的感觉,如果外表亮,内胆缺失润和没有一点油性,砂再明显,也不算好料。
9,普通料虽然没有陈年老料油性那么足,但是好的料依然是可以看到一定的润泽的,就像小叶紫檀,油性的料和油性不足的料,差距就比较大了。
10,他的总结是,有些壶养起来很好看,有些壶养到后期茶山一大堆,缺失亮度,就是料油性的问题,油性不足的料就缺少润。泥浆占比大的料,收缩纹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考虑泥料作假的问题,陈年老料这样的收缩纹问题就很少。
大概就说了这些,有没有道理,仅供大家参考。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09 23:39回复
    楼主,提个建议,您看可以不?
    楼主帖子讲了贵资深实力玩家朋友的很多观点和心得,发到壶吧来和吧友一起分享,您和贵朋友有心了。但是,俗话说得好,没图说个jb。
    所以,冒昧的请求楼主,能不能把贵资深实力玩家朋友的部份百目老壶,或百目大师壶,放出来给尔等吧友参观学习一下呢?
    毕竟,理论说的再好,也得有图才有真相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09 23:56
    收起回复
      40目低温紫泥壶(红皮龙),壶龄约4年,用的次数不是很多,油润度还算不错(有图为证)。单从油润度方面,请求和贵资深实力朋友的百目老壶,或百目大师壶一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1-10 00:03
      收起回复
        顶贴混经验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10 00:11
        回复
          40目生砂生料朱泥壶,仿古,容天,扁腹,壶龄约6年。单从油润度方面,请求与贵资深实力玩家朋友的百目老壶,或百目大师壶一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10 00:12
          收起回复
            围观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10 00:38
            回复
              3条4条,看后就没往下看,如果你这个朋友真上手过,就是那种拥有过好好玩过,就知道,目测看不到砂不是没有砂,是砂性极重,目数又高所以看不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10 00:46
              收起回复
                “百目老泥”这词听着都稀罕这明清、近代的大师们都用模具了!?不用模具、这身桶怎么拍出来了的…… 就算他们能拍出来,最后怎么刮呀!?那得多好的视力!?那要是尽可能提高成品率,他们得用紫外线吧…… 朱泥难做成品率低,一般也不超过70目。照您说的、都不敢想象这“百目老泥”的成壶成品率;目数越高、烧制收缩比越大,知不知道…… 那么好的泥料陈腐那么多年,烧出来那么多废品…… 得多聪明的人、干这种事呢…… 你说!这大师们也成天处理瑕疵壶!?还是砸着玩…… 说话没有理据怎么行啊,您得好好问问这大师们是怎么组织攻关、克服的这些难题…… 不能胡扯八道!怎么感觉像是直播间里洗脑那一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10 01:15
                收起回复
                  那他说的自然陈腐后的泥巴100目也只是他自己猜测的是不?其实并不是真实数据,因为说到目数那肯定是要筛子为依据,他说的这种是靠陈腐后泥巴或者沙料自然溶解,这种也谈不上多少目,那其实也就是溶解的浆。浆多容易显得油性好这个我可以认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1-10 01:44
                  收起回复
                    有一定道理,不愧是大玩家,经验都是钱堆出来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10 07:02
                    回复
                      混经验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1-10 07:03
                      回复
                        对于大部分要上图的,图片不能讲故事,紫砂壶光线不同表现出来的质感都不一样,有些商家可以把垃圾壶拍成大师壶的感觉,老壶必须上手。对于没见过老壶的,讲这些都没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10 07:04
                        收起回复
                          按照他说的,博物馆这种有砂的,应该不怎么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1-10 07:30
                          收起回复
                            泥料的油性取决于其自身矿的性质,也与后期练泥的手法、明针功夫和烧窑有很大关系。好的矿料练得不好或者不正确的烧窑方法也可能使其变得贼光明显。泥料的结晶度越高,壶表面瓷化现象就越明显,声音变得清脆,油性就开始偏向表面化,甚至出现贼光。
                            结晶度高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泥料本身的浆太多,二是提高烧窑温度或次数。每个泥料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温度区间,如果提高温度还在区间内,就没什么影响,超过了区间就开始瓷化严重。比如声音清脆是判断瓷化的一个标准,但多脆才算脆呢?这方面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正确运用,千万不要死搬硬套。
                            陈腐时间久泥料中微生物发酵使颗粒更圆润,会使颗粒变小,但不可能变小太大。
                            之所以老壶看着细大多是岁月痕迹,看看古建筑的青砖,尤其是地面磨损,温润如玉。
                            再看看景区颗粒更粗的石头,被游人经常抚摸,油润度、细腻光滑度,目视表面120目也有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1-10 07:31
                            收起回复
                              这个人一看就是老玩家,以前的玩家不像现在的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一日千里,只能都是凭经验,有的时候方向错了也很难得到纠正,就是你传我我传你。
                              我说过好的紫砂是砂与粉的平衡。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1-10 07: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