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一贴,大家对100目争议比较大。本人也本着不耻下问的学习心态去跟他交流。今天晚上谈了比较多他个人的见解,我就凭记忆跟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他是比较资深的实力玩家,他家里大师壶比较多,他所说的是他的一家之言,我表述的是他个人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
1,他说紫砂壶在古代的名称不叫紫砂。砂是现代的叫法,根据砂去判断泥料的好坏是不正确的。是现代的误区。
2,关于100目的壶是存在的,但是泥料的工艺不一样,新练的泥要做80到100目的壶基本上是不可能,因为没有骨难成型,新泥要做高目的壶,只能是模型。
3.他说的100目好料成壶工艺,是指的是陈年老泥,自然发酵,数年陈腐形成的高目数细砂,不是机器磨粉。大师用料都是陈年老泥做出来的100目壶。油性比较佳,养壶出来的效果十分明细,也不存在不透气的情况。
4,他说明,清,老壶,包括近代的顾景舟,拍卖会的壶,都油性十足,经历数百年都非常的润泽光亮,和新的差不多,归根到底就是泥料油性好,所以可以证明大师用的料子好的原因,绝对不是看砂的明显去判断泥料。因为这类型的大师壶基本上是看不到砂。没有砂,不代表他不是紫砂壶,好料没有砂,依然是好壶。
5,老古董的壶,如果油性不足的紫砂壶,基本上是假的,根据存量在世的老壶,无论怎么看,润泽度油性都十足,这些都是好料的特征,外表无论怎么做旧。,如果油性不足的老壶都是假货。
6.普通壶都是30-50目的居多,普通玩家容易辨别泥料的真伪是好事情,但是,料子天然油性不足的情况是存在的,如果缺失润泽油性,后期是养不出效果的。(他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7,大师壶为什么润泽油性都比较多,80-100目的多,都是用老泥的情况居多,所以大师壶比较亮润,再根据壶的做工,看壶的个人功力就可以辨别真伪。如果作为大师,如果用料都不考究,一律当假货。
8,关于看料的油性问题,他个人意见是,先看内胆,再看外表,好的料,成型那一刻,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润,和亮度。不是泥浆油的亮,是那种内外都差距不大的舒服感,这个要人个多看多对比才能形成的感觉,如果外表亮,内胆缺失润和没有一点油性,砂再明显,也不算好料。
9,普通料虽然没有陈年老料油性那么足,但是好的料依然是可以看到一定的润泽的,就像小叶紫檀,油性的料和油性不足的料,差距就比较大了。
10,他的总结是,有些壶养起来很好看,有些壶养到后期茶山一大堆,缺失亮度,就是料油性的问题,油性不足的料就缺少润。泥浆占比大的料,收缩纹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考虑泥料作假的问题,陈年老料这样的收缩纹问题就很少。
大概就说了这些,有没有道理,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他是比较资深的实力玩家,他家里大师壶比较多,他所说的是他的一家之言,我表述的是他个人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
1,他说紫砂壶在古代的名称不叫紫砂。砂是现代的叫法,根据砂去判断泥料的好坏是不正确的。是现代的误区。
2,关于100目的壶是存在的,但是泥料的工艺不一样,新练的泥要做80到100目的壶基本上是不可能,因为没有骨难成型,新泥要做高目的壶,只能是模型。
3.他说的100目好料成壶工艺,是指的是陈年老泥,自然发酵,数年陈腐形成的高目数细砂,不是机器磨粉。大师用料都是陈年老泥做出来的100目壶。油性比较佳,养壶出来的效果十分明细,也不存在不透气的情况。
4,他说明,清,老壶,包括近代的顾景舟,拍卖会的壶,都油性十足,经历数百年都非常的润泽光亮,和新的差不多,归根到底就是泥料油性好,所以可以证明大师用的料子好的原因,绝对不是看砂的明显去判断泥料。因为这类型的大师壶基本上是看不到砂。没有砂,不代表他不是紫砂壶,好料没有砂,依然是好壶。
5,老古董的壶,如果油性不足的紫砂壶,基本上是假的,根据存量在世的老壶,无论怎么看,润泽度油性都十足,这些都是好料的特征,外表无论怎么做旧。,如果油性不足的老壶都是假货。
6.普通壶都是30-50目的居多,普通玩家容易辨别泥料的真伪是好事情,但是,料子天然油性不足的情况是存在的,如果缺失润泽油性,后期是养不出效果的。(他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7,大师壶为什么润泽油性都比较多,80-100目的多,都是用老泥的情况居多,所以大师壶比较亮润,再根据壶的做工,看壶的个人功力就可以辨别真伪。如果作为大师,如果用料都不考究,一律当假货。
8,关于看料的油性问题,他个人意见是,先看内胆,再看外表,好的料,成型那一刻,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润,和亮度。不是泥浆油的亮,是那种内外都差距不大的舒服感,这个要人个多看多对比才能形成的感觉,如果外表亮,内胆缺失润和没有一点油性,砂再明显,也不算好料。
9,普通料虽然没有陈年老料油性那么足,但是好的料依然是可以看到一定的润泽的,就像小叶紫檀,油性的料和油性不足的料,差距就比较大了。
10,他的总结是,有些壶养起来很好看,有些壶养到后期茶山一大堆,缺失亮度,就是料油性的问题,油性不足的料就缺少润。泥浆占比大的料,收缩纹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考虑泥料作假的问题,陈年老料这样的收缩纹问题就很少。
大概就说了这些,有没有道理,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