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夏,清军攻陷南京,太平军中有一个叫熊荫棠的水师将领侥幸逃出。他先是化名潜伏至鄂州,联络旧部,意图再起。然而随着太平军残部很快被各个击破,熊荫棠知大势已去,便在长江航线的外商轮船上做了一名水手以谋生计。
几十年过去,熊荫棠已成耄耋老翁。这一天,熊家喜添新丁,熊荫棠抱着自己的孙子激动不已,为之取名“长伢”。
长伢,意思是“长毛的后代”。太平军皆剪去发辫,清廷蔑称为“长毛”,未曾想“长毛”却成了太平军的革命者们引以为傲的称谓。
熊荫棠在他的风烛之年,胸中仍有当年投身太平天国的风云激荡。
这个长伢后来从军,成为湖北新军工程营的一名战士。1911年10月10日的晚上,正是他率敢死队攻破湖广总督署东辕门,赢得武昌首义成功。他的大名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叫熊秉坤。
几十年过去,熊荫棠已成耄耋老翁。这一天,熊家喜添新丁,熊荫棠抱着自己的孙子激动不已,为之取名“长伢”。
长伢,意思是“长毛的后代”。太平军皆剪去发辫,清廷蔑称为“长毛”,未曾想“长毛”却成了太平军的革命者们引以为傲的称谓。
熊荫棠在他的风烛之年,胸中仍有当年投身太平天国的风云激荡。
这个长伢后来从军,成为湖北新军工程营的一名战士。1911年10月10日的晚上,正是他率敢死队攻破湖广总督署东辕门,赢得武昌首义成功。他的大名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叫熊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