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效服务战略规划
信息中心在服务战略规划方面,其核心职责主要涵盖两大方面:一是将战略规划细化并转化为本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例如电子病历等级评审、机房整改等;二是汇总并整理各科室提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或信息应用能力提升请求。尽管这两项工作的划分看似清晰明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执行效果 往往不尽如人意。
信息部门对于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虽然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但在处理各科室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时,却常常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需求的研究论证往往不够充分,科室提出什么,信息中心就按照其要求制定预算,并在市场上寻找供 应商。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过于注重价格因素,容易忽视产品细节和服务内容,导致最终采购回来的系统与科室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功能不全面,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不仅影响科室的日常工作,也使得信息中心背负了沉重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服务战略规划,信息中心必须具备体系化的建设思维,始终围绕高效达成战略目标来开展工作。由于业务科室大多缺乏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背景,其提出的用户需求往往难以直接转化为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因此,信息中心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各科室理清需求,明确所需功能和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息中心还可以协调有能力的厂商进行前期调研和需求开发,以确保科室对所需系统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同时,信息中心还需考虑前瞻性因素。例如,在当前全面信创的背景下,信息中心需要评估意向软件是否支持信创要求;同时,根据政策对智慧管理、 内控等建设节奏的要求,信息中心也需要评估意向厂商是否具备按时达到政策要求的能力水平。
在甄选厂商时,信息中心需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仅要听取厂商的宣讲,更要关注其在头部医院、同级同类医院的成功案例落地情况,以及医院的痛点在其他医院是如何解决的。此外,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是否得到满足。然而,也不能过于注重所有细节的实现而迟迟不做决断。在没有明确预算的前提下,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最后,关于信息化投入的合理性问题,信息中心同样需要发挥专业优势。系统的价格与价值必须对等,信息中心需要评估系统的性价比并制定相应的预算方案。同时,也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以确保采购到的系统既满足科室的实际需求又符合预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