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张琼瑶介绍,为了使医院信息系统更好地与全省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对接,福建省立医院出台了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平台如何配置、数据怎么上传、怎样定义好标准等。医院在国内首创毫秒级调阅检查检验结果,推出了省立模式,并着手从以下方面对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
1.支撑平台配置:网络(政务外网)、服务器、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配置与部署;
2.数据上传:检查检验结果数据上传,包括HIS、LIS、PACS等系统数据及相应PDF报告;
3.数据下载:根据患者预约信息,提前到省检查检验互认平台把第二天就诊患者的近期(三个月)检查检验信息下载到院内系统,这就是“预加载”模式。
4.医生工作站改造:就诊过程中的互认提醒及报告调阅功能,包括近期检查检验信息调阅、互认项目主动提醒、检查检验结果引用等内容;
5.标准数据映射:包括院内检查检验明细项目与标准数据对照(结果上传)、检查检验临床项目与标准数据对照(开单提醒)等内容。
“再好的政策和思路,要落到实处,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张琼瑶强调,全省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启动以来,取得很好的效果,惠及政府、医院和患者三方:平台将检查检验互认规则嵌入就诊各个环节中,主动提醒医生进行报告调阅或结果互认,实现全过程互认监管,并根据省互认平台及临检中心、放射质控中心的反馈及时核对上传数据,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落到实处;借助该平台,医院实现了检查检验报告、影像资料上传、下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在患者就诊全过程中,无需患者提醒是否有其他医院报告,系统会在各个节点自动提醒医生进行互认,并支持对外院报告的引用,提升互认全过程的工作效率;平台支持图文报告和PACS影像在线调阅,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检验,缩短等待时间,提高群众满意度。
谈及推进统一检查检验平台建设的经验时,张琼瑶认为:“需要靠多方协作推动,全省‘一盘棋’,领导重视,专人负责、持续改进,加强沟通协作,做好质量控制,广泛开展社会公众宣传工作,同时医疗IT人要发挥聪明才智,从而将便医惠民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