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精力和投入资源问题,内鬼向在许多流程上都做不到专业,所以我定下过一个最低线的原则,那就是“真诚”,即受访者无论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必须是他真的这么想,任何想要引导玩家的受访者,其提供的信息都会被完全弃用——上次那位偷吧的朋友,就是如此处理的。
顺便一提,我会不加选择的浅度采访相当多的受访者,但真正会完整记录逻辑思路的只有主受访者一人,其他杂糅进稿子的消息,也只有收集内容的一小部分,所以很多采访都是无用功。这也没办法,属于必要的沉没成本。
2、做到真诚并不容易,但也没想象中那么难。一来我不会接触线上以引导玩家为目标的社管,基本只从知晓其线下真实身份的人那里获取消息,而大部分人显然是比较实诚的;二来采访技巧也可以规避许多问题,一个基本操作:请ZZZ文案发表崩铁意见,请崩铁美术吐槽原,请原的制作组畅谈ZMD(他在鹰脚呆过)。
3、而在受访人真诚的基础上,我会大幅度裁剪内容中不适合公开——通俗的讲就是会挨骂——的内容,毕竟大多数受访者目的是吐槽厂家和游戏,而不是来挨骂的,所以基本都对我这样的处理没有异议。这是正常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举例而言:如何拿捏人性的弱点,是游戏产业的核心,任何干到一定层级的业内人士,都会对此形成一套方法论,并且聊天的时候以此分析游戏策略,但是大部分时候,这块内容我是当他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