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林李大家好,欢迎来到科学羽球羽毛球测评第三期,本期给大家测评的是“南极风小熊猫”,入手价格75。
“南极风小熊猫”标注是一款一二级鹚鸪鸭全圆窝毛球,可以理解为是鸭毛版的拉直球。每颗球由16根毛片组成,毛片整体比较洁白和干净,部分毛片有羽毛开裂的现象。涂胶还算均匀,个别球有一点溢胶,胶水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球头使用的是“台纤+碎木”组合的双拼复合材料,碎木颗粒适中,占比中等。
在数据实测中,对一桶12颗球分别进行重量测量,去掉一个最大重量5.14g和一个最小重量4.83g后,计算可得平均重量为5.00克,整体重量控制地还算均匀。随机挑选一颗球,对16根毛片中部位置的毛杆和羽毛的厚度进行测量,去掉一个最大毛杆厚度1.53毫米和一个最小厚度1.11毫米后,计算可得平均毛杆厚度为1.31毫米,去掉一个最大羽毛厚度0.32毫米和一个最小厚度0.21毫米后,计算可得平均羽毛厚度为0.27毫米。
在飞行稳定性测试中,使用风洞机对12颗球进行飞行稳定性测试,可以看到部分球有轻微的晃动,个别球晃动明显,在实战测试中,除个别球外,飞行轨迹还算稳定,在断一点尾部碎毛后,仍能保持一定的飞行,毛杆折断或变形后,飞行失稳明显,新球速度偏快,尾部碎毛、炸毛后飞行减速明显,碎毛脱离后飞行速度又有所恢复。
在耐打测试中,随机挑选3颗球,熏球后进行业余中低水平单打测试,直至球出现严重的偏移或旋转无法对抗为止。实测场地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33.5%,气压为1021千帕。实测1号球坚持18分钟,2号球坚持17分钟,3号球坚持13分钟,在测试中发现,“南极风小熊猫”碎毛、毛杆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但毛杆还算比较有韧性,即使发生弯折也不太容易分离,整体耐打表现一般。
做一下总结,“南极风小熊猫”作为一款鸭毛拉直球,基本继承了鹅拉直球的一贯特性,打感要比一般的鹅拉直球稍轻,飞行基本良好,能满足简单的对抗需求,不过碎毛现象严重,耐打表现一般。
如果大家对“南极风小熊猫”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本期测评到这就结束了,咱们下期再见。
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测评视频在我的抖音“科学羽球”,感兴趣的球友可以去搜索观看)

“南极风小熊猫”标注是一款一二级鹚鸪鸭全圆窝毛球,可以理解为是鸭毛版的拉直球。每颗球由16根毛片组成,毛片整体比较洁白和干净,部分毛片有羽毛开裂的现象。涂胶还算均匀,个别球有一点溢胶,胶水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球头使用的是“台纤+碎木”组合的双拼复合材料,碎木颗粒适中,占比中等。
在数据实测中,对一桶12颗球分别进行重量测量,去掉一个最大重量5.14g和一个最小重量4.83g后,计算可得平均重量为5.00克,整体重量控制地还算均匀。随机挑选一颗球,对16根毛片中部位置的毛杆和羽毛的厚度进行测量,去掉一个最大毛杆厚度1.53毫米和一个最小厚度1.11毫米后,计算可得平均毛杆厚度为1.31毫米,去掉一个最大羽毛厚度0.32毫米和一个最小厚度0.21毫米后,计算可得平均羽毛厚度为0.27毫米。
在飞行稳定性测试中,使用风洞机对12颗球进行飞行稳定性测试,可以看到部分球有轻微的晃动,个别球晃动明显,在实战测试中,除个别球外,飞行轨迹还算稳定,在断一点尾部碎毛后,仍能保持一定的飞行,毛杆折断或变形后,飞行失稳明显,新球速度偏快,尾部碎毛、炸毛后飞行减速明显,碎毛脱离后飞行速度又有所恢复。
在耐打测试中,随机挑选3颗球,熏球后进行业余中低水平单打测试,直至球出现严重的偏移或旋转无法对抗为止。实测场地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33.5%,气压为1021千帕。实测1号球坚持18分钟,2号球坚持17分钟,3号球坚持13分钟,在测试中发现,“南极风小熊猫”碎毛、毛杆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但毛杆还算比较有韧性,即使发生弯折也不太容易分离,整体耐打表现一般。
做一下总结,“南极风小熊猫”作为一款鸭毛拉直球,基本继承了鹅拉直球的一贯特性,打感要比一般的鹅拉直球稍轻,飞行基本良好,能满足简单的对抗需求,不过碎毛现象严重,耐打表现一般。
如果大家对“南极风小熊猫”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本期测评到这就结束了,咱们下期再见。
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测评视频在我的抖音“科学羽球”,感兴趣的球友可以去搜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