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吧 关注:1,486贴子:19,965
  • 9回复贴,共1

苦县故城今何在

收藏回复

苦县故城今何在
钟 钰
关于苦县故城,虽然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鹿邑县境,但在具体位置上看法不一:一说在今鹿邑县城;一说在鹿邑县东或县东十里,与谷阳故城同地。1992年版《鹿邑县志·建制沿革表》苦县“治所”栏下标注为“存疑”。但近年来,出于争老子故里的需要,涡阳、谯城也分别找出了他们的“苦县故城”和相关遗址。苦县故城关系老子故里的去向,因而有必要加以审慎辨析。
一、唐代之前史书记载的苦县故城
《后汉书》在苦县条下注:春秋时曰相(指县境),有濑乡;《晋书卷一四 志第四》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齐魏收《魏书》在谷阳县条下注:有苦城、阳都坡(今郸城宁平东南)、老子庙、栾城。东魏崔玄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东南十二里……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其他如《晋太康地记》等史书也有类似记载。《晋书·列传第二十九》还记载:晋怀帝永嘉五年(311),东海王越薨于项(河南项城),秘不发丧,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歼晋军主力十余万人。宁平就是今郸城县宁平镇,位于鹿邑县城西南部,晋怀帝时期隶属苦县。《水经注》也记载,苦县故城在武平故城以东,在赖乡和谯县故城以西。据此可知,苦县故城应在今郸城宁平东北,赖乡西北12里、谯城西60里左右。
二、涡阳县与苦县故城风马牛不相及
尽管涡阳说领军人物孙以楷教授连篇累牍的考证一再否定《史记》,否认苦县就是老子故里,但涡阳县仍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与老子有关的要素,照样依照明代凤阳府方志《中都志》的失实记载,向壁虚构,在本县“考证”出苦县遗址和真源县城来。仔细对照元代以前的国家官修正史,认真比对涡阳的历史沿革,就会发现整个涡阳县与苦县故城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苦县故城的位置在《水经注》和有关文献中记载非常清楚,一致取向是在谯县故城以西,但涡阳说就是不认这个理,偏偏要玩弄史料,从含混不清的有关记载中寻找新的答案。比如涡阳一中杨光老师就从陈涉大泽乡起义的行军路线中“考证”出“苦”在“谯”东。《史记·陈涉世家》载:“陈胜自立为将军……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杨光认为:“从蕲至谯,从谯再进军陈,苦县当在亳州东”。他盯住“苦”却有意忘记与苦相邻的“柘”(今柘城)。按杨光的逻辑推理,柘城也当在亳州东,但他却未敢这样说。其实,大泽乡起义的行军路线恰恰证明苦县在亳州之西。从陈胜进攻的五城排序看,苦在酂(今永城酂城)之后、柘之前。地理上,酂和柘之间已经有一个谯了,酂和谯相距仅60华里,中间已插不下一个县的编制,而柘和谯相距110多华里,中间刚好插下一个县的编制,因此,“苦”只能在“柘”和“谯”之间,也即是在亳州以西。谯县历史悠久,城防坚固,陈胜避实击虚,先攻銍、酂,再下苦、柘,对谯县展开迂回包抄,最后将其一举拿下,说明陈胜善于用兵。
把苦县由谯西挪到谯东后,涡阳方面就按图造骥,在涡河北岸又“考证”出来一个涡阳历史上从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苦县遗址”来,其理由是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春申君受封淮北12个县疑有苦县。查看《史记·春申君列传》,在春申君受封15年后,曾谓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很明显,春申君受封的12个县与齐国临边,而楚之相邑(苦县)和城父均在原陈地,当时并不与齐国临边,况且当时楚国已将都城迁至陈16年,不可能将都城周边的12个县再封给春申君。《史记》又云“春申君以荀况为兰陵令”,兰陵县治就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这说明春申君受封的12个县的确在距涡阳400华里以外的苏鲁交界一带。涡阳说者对老子故里研究得很透彻,深知苦县故城在老子庙以西,而这片遗址却在天静宫以东,与涡河东岸的义门镇相距30多华里,无法自圆其说,因此,煞费苦心找出的这个遗址却不敢冠以“苦县故城”的称谓,而是冠以“苦县遗址”的名称。



1楼2010-11-21 18:29回复
    说明宋真宗下榻的奉元宫确实位于真源县城。正式朝拜的那天,“自奉元至太清十余里,夹道设笼灯燎台”,说明太清宫距奉元宫十多里,而今鹿邑明道宫与太清宫直线距离为10.6华里,两者完全吻合。如果当时真源县治设在太清宫或今鹿邑县东十里,那么,宋真宗“至真源县西五里大次”时,就已至奉元宫东5里,怎么还会出现“帝服靴袍乘大辇至奉元宫”,难道半路上再折回不成?“李母坟在县东十三里”岂不也跑到太清宫东七里开外?《金续修太清宫记碑》也载:金代太清宫重修时,募化所得“莫可胜计”,“由县(指卫真县城)西乡东入太清,前车已抵宫而后车未出县”,绵延十多里,与现今太清宫及鹿邑县城的布局完全吻合,也说明金代卫真县城就是今鹿邑县城。三是现存遗迹昭示今鹿邑县城就是真源县城。今鹿邑县城东南4公里堌堆洼村仍有唐陇西夫人墓>荨冻轮尽贰⑶ 豆榈赂尽芳窃兀媚褂诿鞒珈跏辏1640)重修鹿邑砖城时被发现,后改葬城东堤内黑龙潭之东南。由墓志铭可知,墓主人陇西夫人为唐代宗室李氏之女,陇西人士,其高祖封燕王,曾祖做过银青勋禄大夫,祖父初授真源令,父迁真源丞。陇西夫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以疾卒,时年22岁。真源县令之女孤单一人客死他乡,其父不可能把她远葬,必把她葬于真源县城附近。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地理总志《舆地广记·卷第二十》也载:“卫真县,本苦县城”。明万历二十年(1592),鹿邑县城西北也曾建有精忠祠,以纪念唐代真源县令张巡;万历己酉年(1609),鹿邑县城明道宫刻立《道德真源碑》。这说明,明代也把鹿邑县视为真源县,把今鹿邑县城视为真源县城。
    (5)今鹿邑县城并非元初平地新建的县城
    近代以来,有人主张今鹿邑县城既非古代的鹿邑县城,也非卫真县城,更非苦县故城,而是元代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后重新选址,在第三地新建的县城。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元史》仅载“卫真入鹿邑”,未涉及两县合并时县城迁移情况,但鹿邑县志对此略有记载。《许志》载:“元初避水东迁,今地并卫真,仍曰鹿邑,而旧鹿邑废。”“鹿邑”之名比“卫真”、“真源”等县名要早许多年,因而合并后采用“鹿邑”为县名。“卫真入鹿邑”,按常理应继续使用原鹿邑县城,但由于金元社稷转移之时,鹿邑、卫真两城“皆残毁无居人”(见《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后又经河涡合流冲刷,两城已都不能使用,无论利用哪一个作县城,都得重新建设;两者比较,卫真县城更靠近州治亳州,且张柔镇守亳州重修太清宫、明道宫时已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水患发生的可能性已经降低,于是合并后就利用了卫真县城。所以,从县城沿革上来说,实际上是“鹿邑入卫真”。正是这一用“鹿邑”之名、用“卫真”之城的合并结果,迷惑了古今不少学者。大凡主张今鹿邑县城系平地新建者,往往是受旧志“迁建”一词的影响。其实“迁建”并非就是选择第三个地方建,从鹿邑挪到卫真,在卫真县城原址上兴建新的鹿邑县城,对“鹿邑”来说不正是迁建吗?试想,如果合并时两个县城都弃之不用,重选新址,白手起家,平地造城,这符合一般人的逻辑吗?
    (6)个别学者把“今鹿邑县东十里”误作苦县故城的原因
    一是由“鹿邑”地名演变造成的。鹿邑、卫真两县合并之前,鹿邑县名称数易、县城数移。史料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平为鹿邑,在“故鹿城地”置县,“取故鹿邑城为名”,治所西迁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今鹿邑故城)。唐宋金因之。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鹿邑县,上。东至(亳)州一百一十七里……鹿邑故城,县西十三里。俗名牙乡城,春秋时鸣鹿邑也。武平故城,县东北十八里”。《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其对鹿邑县城位置的记载应该是最权威的。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也与此类同。这说明唐代鹿邑县城就在“鹿邑城村”,当时所称的鹿邑故城则是战国时期的鹿邑城,史书又称牙乡城、虎乡城、鸣鹿邑、名城,《水经注》中“濄水又东迳鹿邑城北”即此,今人则称其为鸣鹿故地(今鹿邑辛集东北)。古今鹿邑的县城实际是这样变化的:春秋战国时在鸣鹿邑(今鹿邑辛集东北);西汉时在宁平(今郸城宁平);东汉至南北朝时在武平(今鹿邑县邱集乡武平城村);隋至元初在鹿邑(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元初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后,县城东迁卫真至今未变。从古至今,今鹿邑境内先后出现三个“鹿邑城”,即鸣鹿故地、鹿邑故城、今鹿邑县城(参见附图2:城父、义门地理位置图)。古代苦县在鹿邑县(合并前的鹿邑)东,按《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真源县城与鸣鹿故地相距71里;按《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表》(清初顾栋高撰)等记载,苦县故城与“鹿邑城”相距70里(《读史方舆纪要》云鹿邑县“东至江南亳州百三十里”就是把鸣鹿故地误作为明清时期的鹿邑县城了)。与苦县同期的鹿邑城系鸣鹿故地,所以,苦县故城应在鸣鹿故地东71里,《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春秋大事表》等史书所言是一致的。但后人以不同的“鹿邑城”为坐标,就出现了不同的苦县故城:以鸣鹿故地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是70里外的今鹿邑县城;以鹿邑故城(今鹿邑城村)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在70里外的今鹿邑县东十里太清宫镇境内,与谷阳故城、赖乡城同地;以今鹿邑县城(卫真县城)为“鹿邑城”,苦县故城就移到70里外的亳州东十里了。


    6楼2010-11-21 18:29
    回复
      清代以后,“鹿邑城”的迁徙已鲜为人知,史书中出现不同的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由赖城、赖乡、赖乡城等三个地点误会成同一个地点造成的。《水经注》记载,“濄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濄也。濄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濄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谷水自此东入濄水”。这一段记述的是死涡于赖城注入谷水,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然后在赖乡城南注入已绕过苦县故城南的另一支涡水。按照郦道元的叙述来画一张河流水系复原图,就会发现,只有苦县故城与赖城南北紧邻才能完成这种互相注入的复杂流程。如果赖城、赖乡、赖乡城均系同一地点的话,苦县故城就必须东迁到赖乡才能使谷水既经苦县故城又经赖乡城南。但《水经注》中有一句话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郦道元对“苦县故城”的解释:“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这就告诉我们,新莽时期苦县更名为赖陵,那么,“苦县县城”就谓“赖陵县城”,“苦城”也就是“赖城”。王莽之后,仍有人沿袭这一称呼。《水经注》中这个“赖城”就应是新莽时期的苦县县城,而非苦县东部的“赖乡”或“赖乡城”。死涡在这里注入谷水后,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然后又东流到10里外的赖乡城南注入涡水。
      由此可见,《水经注》注录的谷水、涡水流经的城乡胜迹与今之鹿邑完全吻合,苦县故城当在今鹿邑境内。经考证,今鹿邑西关遗址就是汉苦县故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部,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保留有汉代文化层1米左右,其东北部至今仍有河道与护城河相连,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楼2010-11-21 18:29
      回复
        有理有据


        8楼2010-11-23 10:38
        回复
          这才叫学术!


          IP属地:江苏9楼2010-11-23 20:12
          回复
            造假的不要脸谁也没办法!


            10楼2010-11-25 15:33
            回复
              看了后恍然大悟,原来顾宗正道士在偷换概念,把唐代的鹿邑县城(今鹿邑故城)说成是现在的鹿邑县城。


              11楼2010-11-26 10:42
              回复
                谷阳和鹿邑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鹿邑《旧唐书·地理志》:亳州,望,隋谯郡。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酂五县。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鹿邑不是真源,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宋史为证,《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元偁体素羸多病,上幸真源,时已被疾,恳求扈从。至鹿邑疾甚,肩舆先归。车驾还,临问数四。"(注:赵元偁宋太宗第七子


                IP属地:江苏12楼2023-06-30 16:27
                回复

                  目前存世最早的明嘉靖《亳州志》卷二 苦县词条 记载”苦县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天静宫内,汉桓帝延禧八年遣常侍左悺在苦县祠老子,……宋真宗天禧二年敕修。据《鹿邑志》载即本县近是。”

                  修嘉靖亳州志时,编撰者曾言亳州因战乱,无藏书之家,故编撰时参考了周边县志,鹿邑志也在其中。明版《鹿邑志》明确记载苦县位于亳县东一百二十里的天静宫内。90年代涡阳学者曾到鹿邑考察,当时双方相谈甚欢,鹿邑老子研究会张景志先生曾不小心说漏了嘴,”我们这边(指鹿邑)的县志都记载老子故里在你们那里(即涡阳县)”。后来涡阳学者提出要看一看,鹿邑方面以资料遗失等借口搪塞了过去。从此,最早只能看到的《鹿邑县志》是清代的版本,明代的版本被当地别有用心的掩藏了。


                  IP属地:安徽14楼2024-04-06 23: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