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987年二汽准备上马轿车项目,当时国家的规划是,上汽搞中型轿车(桑塔纳),一汽后来搞了标准型和大型轿车(捷达和奥迪),二汽上马小型轿车,小汽车按当时标准,轴距在2.35米上下,长度4100米以内,和三厢夏利差不多长。但引进了雪铁龙ZX,雪铁龙ZX轴距2.54米,比捷达还多了7公分,和高尔夫差不多大,捷达就是三厢版的高尔夫。国产富康998长度达到了4.3米,所以引进的雪铁龙富康在车型上和捷达一样,都是标准型轿车,这点和当时的规划不太符合。
90年签订合同后,92年才下线第一辆车,92-98年,六年多时间内,由于二厢车缘故,产量一直都不高,98年推出998三厢版后,产量才上去,不过最多的时候一年也就五万两左右吧,就捷达的几分之一,92-98年这四年时间白白浪费了,本来比捷达好的车,因为没有三厢版,而被人嫌弃,当时92年就应该和雪铁龙协商,直接生产三厢版。98年距离当时二汽准备引进轿车项目,都已经过去了十一年了。
这个群里都是富康的车友,雪铁龙ZX比捷达强多了,只不过最开始几年没有上马三厢版,导致口碑有点差。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下,其实当时二汽可以选择的厂家很多,我也是个汽车迷,认真总结了下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美欧日厂商,最适合二汽的有三款:
1、日本五十铃公司的第二代双子座,长度4.07米,油耗也很低,这个车还贴通用雪佛兰的标,卖往美国和南美,总产量七十多万辆,还有个重要原因,五十铃和二汽性质差不多,都是以生产货车为主的,五十铃生产的各类货车都很先进,二汽当时要是能和五十铃合作,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不仅能生产双子座,还能生产五十铃的货车,又能给雪佛兰代工,最完美的组合。


2、福特 Festiva的第一代三厢版。轴距2.22米,长度3.94米。福特当年是马自达的重要股东,这款车是马自达帮助设计的,优秀的操控,超低的油耗,最适合当出租车和家庭用车,韩国起亚给福特代工的,后来还在江苏悦达起亚国产过,叫起亚普莱特,很优秀的小型汽车,标配安全气囊。总产量二百多万辆。伊朗前几年才停产,能成立东风福特也是不错的。

3、菲亚特乌诺三厢版(三厢版叫杜纳)。轴距2.36米,长度4.04米,菲亚特乌诺这个车大家都了解,90年代中国进口过,两厢车,欧洲城市狭窄都爱用两厢车,但三厢车主要在南美生产销售,三厢车88年都已经开始生产了,还有专门的天然气和酒精版本的。乌诺算得上一带名车了,二厢加三厢车一共生产了八百多万辆。二汽如果能生产乌诺这款车,凭借中国的人工、配件成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那些代工厂都得倒闭了。


还有一款车就是丰田的小型轿车第二代Tercel,Tercel也是一代名车,威驰的祖宗,质量好,开不坏的,但丰田当时不太看重中国市场,所以就没把Tercel算进去。
列出来的那三款车都是小型轿车,绝对适合当时的中国市场,光生产出租车估计都供不应求,比三缸夏利强多了,但当时没有招标的概念,二汽只是一家一家的去谈判的,觉得雪铁龙的态度最好,才选择了雪铁龙,应该发招标书,看着三家谁的条件最好就选择哪款车,雪铁龙ZX三厢版和捷达重叠了。
90年签订合同后,92年才下线第一辆车,92-98年,六年多时间内,由于二厢车缘故,产量一直都不高,98年推出998三厢版后,产量才上去,不过最多的时候一年也就五万两左右吧,就捷达的几分之一,92-98年这四年时间白白浪费了,本来比捷达好的车,因为没有三厢版,而被人嫌弃,当时92年就应该和雪铁龙协商,直接生产三厢版。98年距离当时二汽准备引进轿车项目,都已经过去了十一年了。
这个群里都是富康的车友,雪铁龙ZX比捷达强多了,只不过最开始几年没有上马三厢版,导致口碑有点差。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下,其实当时二汽可以选择的厂家很多,我也是个汽车迷,认真总结了下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美欧日厂商,最适合二汽的有三款:
1、日本五十铃公司的第二代双子座,长度4.07米,油耗也很低,这个车还贴通用雪佛兰的标,卖往美国和南美,总产量七十多万辆,还有个重要原因,五十铃和二汽性质差不多,都是以生产货车为主的,五十铃生产的各类货车都很先进,二汽当时要是能和五十铃合作,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不仅能生产双子座,还能生产五十铃的货车,又能给雪佛兰代工,最完美的组合。


2、福特 Festiva的第一代三厢版。轴距2.22米,长度3.94米。福特当年是马自达的重要股东,这款车是马自达帮助设计的,优秀的操控,超低的油耗,最适合当出租车和家庭用车,韩国起亚给福特代工的,后来还在江苏悦达起亚国产过,叫起亚普莱特,很优秀的小型汽车,标配安全气囊。总产量二百多万辆。伊朗前几年才停产,能成立东风福特也是不错的。

3、菲亚特乌诺三厢版(三厢版叫杜纳)。轴距2.36米,长度4.04米,菲亚特乌诺这个车大家都了解,90年代中国进口过,两厢车,欧洲城市狭窄都爱用两厢车,但三厢车主要在南美生产销售,三厢车88年都已经开始生产了,还有专门的天然气和酒精版本的。乌诺算得上一带名车了,二厢加三厢车一共生产了八百多万辆。二汽如果能生产乌诺这款车,凭借中国的人工、配件成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那些代工厂都得倒闭了。


还有一款车就是丰田的小型轿车第二代Tercel,Tercel也是一代名车,威驰的祖宗,质量好,开不坏的,但丰田当时不太看重中国市场,所以就没把Tercel算进去。
列出来的那三款车都是小型轿车,绝对适合当时的中国市场,光生产出租车估计都供不应求,比三缸夏利强多了,但当时没有招标的概念,二汽只是一家一家的去谈判的,觉得雪铁龙的态度最好,才选择了雪铁龙,应该发招标书,看着三家谁的条件最好就选择哪款车,雪铁龙ZX三厢版和捷达重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