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李虎吧 关注:403贴子:5,144
  • 0回复贴,共1

即心即佛即智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即心即佛即智慧
创作声明:本文非封建迷信,内容词语大多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为什么有人一定要去五台山找文殊呢?就是因为文殊菩萨象征了“智慧”。凡夫只因无明,只有智慧才能除却无明,脱离烦恼,所以他要去五台山找文殊。
然而,认为自己缺乏智慧,要去寻找智慧来让自己脱离凡夫,这本就是无明,没有智慧的表现。
智慧不在外,而在内,就是时时陪伴每个人的“真心、觉知、本能”。
这份觉知是人人皆有的,它是万物的本性。祂正带你与当下一切发生互动,看见、听见、感觉、理解、思维等等一切活动都是它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这些活动,世界才真实、立体起来。
这份觉知是连绵不断的。刚刚还在那句话上,现在又落在这件事上;才下心头,又上眉头。觉知的对象和结果是瞬息万变的,而觉知本身是始终如一的。它一直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随时取用。
智慧就像一只蝴蝶,一会儿飞到这片花丛,一会儿又飞往那片林间,带领着你领略无限风光。风光不曾间断,但内容却千姿百态,一会儿是花丛的迷香,一会儿是林间的清风。
但在此时此处,只有唯一所得,这就是你“当下”的全部。无论外境如何多娇,皆与你无关。花丛无论多么繁盛,你只能拥有蝴蝶落脚的这一朵花儿之上。
这就是禅,这就是佛的智慧。
太阳升起,必然温暖大地。然而,阳光没有照射到自己脸庞之时,那一切都是妄想。只有阳光照射到自己时,那才是真实。
对于每个人而言,真实不在外面,只在自己这里。该如何面对当下一切呢?如果明白了这个真相,该怎么做就不难抉择了。
这就是禅、佛法,没有教会你任何技能或知识,只是带你去体悟自心创造的那个真实世界。
至于外在的那个客观世界,是真相但不真实。佛学从来不否定客观存在,只是说那个存在不是你的。于你而言,那仅仅是一张底片,你只能得到透过底片见到投影,底片再真对你而言都没有意义。
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心就是佛性、就是文殊、就是智慧,叫什么都可以。只要你能觉察到它正在作用于当下,一切都因为它而呈现,就能驱散无明。
文殊不在五台山,就在每个人的心里面,不在天边,就在咫尺。如果你到了五台山寻找文殊,碰见得道高僧肯定会说“岂可有俩文殊!”,意思就是:你自揣着文殊,还要到哪里去找文殊!
如果能有此体悟,就不会对那位得道高僧起疑了。这个时候,你就会一眼看透,一切修行法门对你而言就没有作用了。就像药一样,病好了,药就不起作用了。
禅门教义不是分析、推理可破,唯有一眼看透。如果习惯了用“本心”看世界,慢慢的就会“一眼看透”了。所以不用急,常人都是用知见看世界,所以有烦恼。
要除却烦恼,就要逐渐的改掉用大脑、用意识、用知识看事物的习气,这就是修行。修行不是为了得到个什么东西,而是除掉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的这种对“俗世认知”的方式。
——李虎逸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4 09: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