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我忍着困意开始记一下梦。这一点也很值得吐槽,清醒梦归清醒梦,但是也是一种梦的类型……在做之前我以为清醒梦的内容完全不会缺失(毕竟已经清醒了)但实际上还是会忘记的…这次是怎么成功的呢?首先,是我今天睡前从我开始对太玄功的底层原理产生质疑开始的。回顾太玄功的流程:睡觉,在隔睡眠周期的一段时间用闹铃叫醒自己,然后进行感官切换,最后再睡。今天我想到这里,立刻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太玄功为啥要这么做?感官切换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答案很明显,通过我前一段亲身体验的了解,首先走一遍太玄功的流程,是会让你的精神兴奋度降低(体现在我一开始练太玄功,结果不仅没做清醒梦,而且睡眠质量变好了这件事)这是太玄功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让你能够更加准确的抓住临睡状态: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一种你快要睡着(或者说处于睡和醒的边界之间的状态)这段状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你开始能看到一些想象中的画面,你的想象力发散,你会回顾你今天留在你脑海印象最深的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我相信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游戏画面,当然我也一样)。如果是正常睡觉,这之后的下一阶段是什么呢?答案很明显,就是随着你的意识发散,你的“主体意识”会弱化,然后你的思维开始朝着“梦”的方向滑落,最后你完全进入梦(当然,由于人的大脑机制,正常梦的前半段通常就会完全忘记,或者只记得一点微小的碎片。就连清醒梦也会忘,更别说正常梦了。然后你的梦会分段落进行,通常是随着睡眠周期起伏,做两到三个梦,最后,只有临醒前的梦的内容你才会大致记得更清楚)。我想了想,太玄功的功效就是这两个了,再无其他。
可是,这两个功能虽然是做清醒梦的前置条件,但是对我来说完全不够用!这一段时间,我照着太玄功去做,但是也只是每天有记得自己做梦而已(这么看来,没准太玄功还有能让你多记点梦的功能)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太玄”好像只是一种梦中知梦的方法!照着太玄做到最后去睡觉,睡着以后你就只能祈祷自己在梦里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而这种事发生的几率……对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渺茫了。随即我意识到,对我来说想要去做清醒梦,是“绝对不能去拼运气”的。这违反我的三观美学。我一直自诩是一个客观理性的人,崇尚逻辑推导解决一切问题,怎么能赌自己能梦中知梦呢?就算想做梦中知梦,也缺乏前置条件,而在之前的帖子里我已经提到过了,我原来很快就意识到:我缺乏一个“强提示”来在梦中提示到我正在做梦。但是很显然,我到现在也没找到给自己做强提示的方法()毕竟我这次入梦方法是“清醒入梦”。(即第一次睡觉就成功做清醒梦,且是由醒进入清醒梦,而不是在梦中意识到自己进入清醒梦的。)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灵感还是源自太玄功。太玄功的内容只是表象,其整套方法的核心目的还是那两点:降低精神兴奋度,让你找到临睡状态。而这两点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第二点。想睡,对很多睡眠质量好的人来说躺着就能睡着,真正需要去理解和从太玄中学到的是“发现睡着过程中存在着临睡状态”。只有抓住临睡状态,在这上面做文章,才能有可能做清醒梦。
首先,我修改了太玄功的步骤:我在第一次睡觉就去做太玄功的感官切换。当然,也不必那么严格,我做的很随意,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临睡状态。
其次,第二点很重要:控制自己不睡着。这点很难,因为临界状态的下一刻你就该睡着了……人很难控制的。我是怎么控制的呢……说来这一点,别人应该是很难模仿的。我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做到像我这样的方法。可能是我曾经做过牙齿纠正的原因,我睡觉时会有一点呼吸困难,也就是会打呼。而在我在脖子下垫了东西时(通常是胳膊)这一点就会更明显。而核心技术就在此(什么核心技术,笑死了)临睡状态时人的意识已经远去了,所以身体因此会完全放松,这时支持我呼吸的肌肉也会放松,我会立即开始打呼(也就是气管堵住导致呼吸不畅)而在临睡状态达到是瞬间被自己惊醒。这样我就回到了临睡状态的前一状态。
没错,通过这样略奇葩的方法,我就能精准的把握临睡状态了!然后,下一个关键点,就是进入梦境,而且是有意识的进入梦境。我将胳膊挪了挪,略微降低了垫在脖子后面的高度(这个距离很微妙,大概会让我更慢的打呼?谁知道)我也是边做边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我觉得顺着“惯性”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很多吧友都是通过类似咬手指的方法进入清醒梦,我这样试过几次,感觉效果不佳。这个方式太影响我睡眠了。我没法边睡边咬手指,不然会失眠(笑)怎样顺着惯性睡?我决定在思维发散那里做文章。观察很多吧友,进入清醒梦时最困难的一步不就是在梦中起身吗?(感觉他们起身很困难)于是我非常机智的想到,那还需要想啥,在睡前还有意识时的发散思维阶段,我直接想象自己在以第一人称不停的做仰卧起坐不就得了~!虽然听起来有些搞笑,但我觉得这种方式实在是太巧了,于是也就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