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赵构中的答案如下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东路金军到达汴京城下。闰十一月初二日,西路金军也进抵汴京,钦宗一面授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要他率勤王之师前往救援,一面派人带蜡诏到相州,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要求他们从速领兵入卫。在此之前,赵构也与耿南仲一起在相州募兵。但到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东京就被金兵攻破,徽钦二帝及百官都被金人控制。十二月初一日,赵构开大元帅府于相州,广招兵马,人数很快达到一万余人。钦宗又派閤门祗候侯章带蜡书来到相州,要赵构尽发河北兵救援,但赵构却向东移师至大名府。此时,各路宋军纷纷来会。宗泽率二千士兵首先到达,知信德府梁祖扬以三百人继至。宗泽提议将军队直接开往黄河要津澶渊,以截断金军退路,最终解东京之围。但是,赵构和汪伯彦拒绝这一建议,他们为避免与金兵遭遇,始则逗留不进,稍后便退入山东境内。为了掩护赵构逃跑,大元帅府命宗泽进屯澶渊,造成赵构正在军中的假象,同时又可将宗泽排挤出军事领导的中枢。
靖康二年(1127)正月初三日,赵构到达东平,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也率数千士兵来会。黄潜善与汪伯彦一样,也是一个力主向金人妥协屈服的投降派官员,他们两人从此成了赵构的谋主。二月二十三日,赵构一行退到济州,各路宋军和义军继续前来投奔,其中有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侍卫马军都虞候刘光世等文武官员。此时大元帅府的军队人数已号称百万,他们分布在济、濮诸州府,直接受赵构统率的士兵也有八万余人。但是,赵构在汪、黄的教唆下,面对父兄被俘、东京百姓惨遭金兵蹂躏的局面,仍作壁上观,并想继续逃到长江以南,只是因为军队反对,所以暂时驻防山东境内。
金人在开封一阵掳掠之后,由兵力不济和水土不服,便没有继续南下,而是俘徽钦二帝等宋朝皇室成员北撤,赵构的母亲韦氏、妻子邢秉懿和几个女儿也在俘虏之中。撤退时,金人于三月初七日立张邦昌为帝,建立伪楚政权。没被俘的宋室近支除了赵构外,就只有身在民间的宋哲宗废后孟氏。三月二十七日,赵构从黄潜善那里得知父兄被俘北去,金人另立伪楚的消息,为之痛哭,一时不知所措,“更无分毫主意”,随后传檄诸路,共力勤王。张邦昌在金人撤走后,找到孟氏,先称“宋太后”,不久改称“元祐皇后”。与此同时,他又命人赴济州寻找赵构,准备拥立为帝,徽宗北上途中也给赵构下了一道“可便即真,来救父母”的密旨(但到七月才送达)。四月初八日,张邦昌派谢克家将“大宋受命之宝”送到了济州,赵构“恸哭跪受”,但不肯回东京。四月十一日,元祐皇后在张邦昌的敦请下垂帘听政,张邦昌退居左相。四月十五日,以元祐皇后的名义昭告天下,命赵构“嗣宋朝之大统”,并强调:“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三天后,元祐皇后手书被尚书左丞冯澥、权尚书右丞李回送到济州,随后百官劝进,赵构拒绝。四月二十一日,赵构离开济州,继续向南退却,于二十四日到达“艺祖兴王之地”(宋太祖发祥地)——南京应天府。次日,张邦昌也来到应天府向康王“待罪”。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翌日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尊元祐皇后为隆祐太后。同日,隆祐太后撤帘归政,几天后也来到应天府。就这样,南宋王朝拉开了序幕。